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中心 >> LCA大赛
师大讲座:以人为本,推进福建企业信息化
作者:Alex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4年06月11日 点击数:

6月10日,受福建师大信息管理系邀请,福建CIO分会在师大举办了一场交流讲座。


谢磊

2004年6月10日(星期四),8:30-11:30
福建师范大学文科楼
主题:以人为本,推进福建企业信息化
听众主体:师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共48人)
演讲前小调查:
1、自备电脑:27人
2、懂CIO中文含义:36人
3、认为CIO可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48人
4、自认为能够胜任CIO:17人
交流形式:PPT演讲、播放VCD宣传片及互动问答。
效果: 1、学生对福建企业信息化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对今后职业生涯发展增添信心;
2、学校找到自身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不足,为下一步向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找准定位;
3、企业向学校转达了对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期望并提出建议;
4、CIO分会为推动在人员培训与人才交流的工作,找到新的突破口。
讲座结束后,CIO分会人员拜访了师大社会历史学院院领导并就下一步开展建设性合作进行磋商。

交流

=====

2004-6-10(星期四)师大文科楼讲座
现场学生所提问题:
1、请问:假若我们想成为CIO分会的会员有可能性吗?成为一名会员要具备有哪些条件?
(参见: http://www.fjcio.org/fhjs.asp )
2、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所需的IT技术许多,但我想我们了解、懂IT技术又应该与搞IT的纯技术人员有所区别,请问:侧重点或者说区别应该或会是什么呢?
3、您好,谢秘书长,我想请问一下:(1)你们在进行企业信息化推动时,发现在企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时会遇到哪些内部、外部的困难?(2)在福建企业中,CIO有没有参与高层决策?
4、在信息管理过程中,重复的价值如何体现?
5、CIO如何帮助CEO构建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6、CIO对一个系统是否符合其企业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
7、就以我们目前的自身条件而言,从一个应届毕业生到一个合格的企业CIO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8、中国CIO的薪酬偏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但做的事情却很多,能谈一下此方面的问题吗?
9、(1)目前,CIO的生存状况如何?(面临什么样的状况?)(2)CIO要成为主干力量需要多长时间?(准CIO什么时候能拆下“准”而成为真正的CIO?)
10、我们离CIO还有多远?要从哪几个方面训练自己?
11、CIO在企业中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您作为CIO秘书长,是怎么看CIO在企业中的位置?面对媒体的笑话,在企业中所承受的压力您觉得CIO最应该做些什么?
12、前两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CIO的三项基本功》:沟通交流,熟悉业务流程,具有战略思想,里面还提到如果想成为一名成功的CIO现在就要学会远离电脑,但我们又知道,CIO应该具有技术、业务和管理这些能力,那我想请问一下如何去把握这些?
13、我们现在学的主要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能否给我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14、就个人认为把“管理的信息化”一骨脑儿扔给CIO,是过分沉重,现在企业都在谈“3C”管理,所以我认为信息化的过程是“3C”(注:集权、集中、集成)一起推动,一起做起来的。我想请问在现在的企业中“3C”是如何取得一个管理和职权的平衡?对于现在的企业管理层,CIO就好象一把尖锐的针,一无返顾的冲进去,那他们是如何协调新的管理理念与旧的管理模式的冲突呢?
15、请问在福建省中小型企业中信息化建设计划投资额如何?
16、信管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在企业中主要能从事“信息化”的哪些基础性工作?我们又该做哪些较为具体的准备?
17、我们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公司中时,在协助CIO(准CIO)建设信息资源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或有什么经验可以介绍的?
18、在实习过程中,应注意学习哪方面的技能或问题,以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质,为今后就业作好准备?
19、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很片面,同时,企业领导班子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重视。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改变领导的传统思维让CIO拥有更广阔的平台来发挥CIO在企业中的作用?
20、(1)就我们所了解,福建企业的信息化比全国其他地区(如北京、上海等)要慢半拍,那福建企业的信息化步伐是否会沿它们的路线?(2)泉州还有许多中小型企业,我们想知道泉州地区的企业信息化程度如何?
21、国外的CIO机制远早于我国,而且它的发展也较之我国更规范,更成熟,而我国凡事都讲究中国特色。那么我想问:有中国特色的CIO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条路应该怎么走?
22、请问:如果我们以后有缘于CIO或相关的行业,那么我们现在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哪里,或者是哪一个方向?
23、现今,中国拥有CIO能力的人有几十万,可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却较少,剩余的人应何去何从?
24、据统计中国40%的CIO的出身背景是IT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到底CIO中IT成份比较重要还是经验重要?

==========

以下是东南汽车公司周主任的殷切期望:
个人对学校期望:
1.增设企业管理的课程,提供学生选修(如营销,财务,生产,物料,人资等等管理)
如此可以增加同学要进入企业前,有一些企业营运的概念

2.强化同学能力部分:
(1)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工程):
同学们都知道有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系统测试,上线运作
等等几个重要步骤,如果再细问如何去做需求分析 ? 如何评估效益 ? 有些同学抄袭一些课本,或模仿已有的产品,所以根本不知如何去做需求分析.

(2)Database logic design (数据库逻辑设计):
学校通常有开数据结构,数据理论等等必修课程,如果有开数据库逻辑设计课程那将更好,让学生学会 E-R model 的设计,企业可以节省此部分的强化培训.

(3)报告与演示:
同学们经过重重的考试,文学基础应该是相当好,但是报告却有待加强,在学校同学的收信息的对象通常只有教授或老师,在企业有同部门同仁,不同部门同仁,有不同的主管,有厂商,有客户,同学有些有机会学,但大部分没机会,书面的重点是不准有错字,有时候个人发现好象在做校字员.

3.建教合作:
今年(2004)我们资讯部门与福大应届毕业学生尝试建教合作,看起来还不错,公司给实习的学生算工作年资,也核算试用期,当然也有实习的工资,唯一的缺点是时间,不到2个月,学生需回校作毕业设计,这段时间只能训练他们企业部门经常性的工作,初步了解企业文化,离产出还有一段路.
建教合作需校方与企业人资部门深入商研,今年是我们资讯部门急需人才, 人资部门临时的对策,长期的运作模式,是需要双方进行多方面研讨的.

东南汽车资讯中心
周明乾
=======

以下是嘉达纺织公司王总助的观点:
1、地处沿海的纺织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将来是很难生存和发展的。我们嘉达纺织近五年以来,各方面都处在快速发展和变化之中。福州嘉达工厂目前只有10万纱绽,我们很大一部分是海外订单(品种多、小批量、交货时间和产品质量要求高,产品的附加值也比较高)。在山东投产的新厂今年要达到36万纱绽,几年后要达到300万纱绽的规模。
企业要生存、发展和提高竞争力。信息化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比如,就像POS机给银行业务流程带来的改变那样,企业可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和优化业务流程,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和集成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 2、国家的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学历的双认证是一件好事,学了可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能力。让学生有个更好的基础,这样可以缩短学生与企业相融合的时间。其实很多企业也不真正知道企业信息化倒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解决什么问题。企业信息化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懂得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和企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
> 3、 目前身为嘉达纺织公司总经理助理,曾经在学校、纺织厂和软件公司干过。纺织企业的变化如此之快,自己身在其中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才能跟上发展得需要。
我国高校的相当一部分老师跟外面接触比较少,离企业实践较远。教材更新速度也比较慢。有的老师课时任务较重, 一个星期有二十多节课,根本就没有时间参加实践。讲课时自然就脱离实践。当然,这也有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在嘉达纺织公司的高层都上过在职的MBA,发现我国的MBA教育同样也存在一些脱离企业实际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企业的需要,首先,要解决我国教育体制和教师的问题。
>
> 4、学生的心态有几种:(1)沉得下去,静得下来。比较愿意专研,自学能力比较强,不懂也会去问,这样的学生未来一定会很有所成;(2)容易浮燥,抱着没找到更好的工作,在这儿是暂时过渡一下,不懂不问混日子也还比较轻松;(3)原来家里听父母的,学校里面听老师的,进入社会不知道该听谁的,人比较茫然。而企业不同于学校天天有人管着你、教你做什么,很多东西要靠你自己。(4)对待遇预期比较高,“这山望着那山高”,频频跳槽,更换工作,过了几年经历了一些挫折,才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5)其它,比如要考研、要出国等···。客观来说,产生这几种心态都有其背景因素。
>
> 5、 当然,企业如果能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从事业上、待遇上和情感上等多方面对员工进行关心。这对企业、对个人来说都会带来好处。比如企业注重培训教育工作,也能吸引并留住一些人才。目前企业内部正推行平衡计分卡管理,这也是一种学习。

=======

关于第四个问题:在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重复的价值如何体现?
我的看法是首先要做好规划,
分析我的优势在哪里,比如接受过信息管理的专业系统理论教育,(这方面第七维可以总结一下);
我的劣势在哪里,比如没有实践经验也缺乏有效指导;
机会在哪里,比如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浪潮开始涌动,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可以大展拳脚;
威胁在哪里,比如就业压力、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价值还不甚了解。

在根据现状确定未来发展目标(比如,成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真正的CIO,推动中国企业与社会的发展,月薪**美元,在**年以前拿到MBA或EMBA学位,教育并带动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身于CIO的事业中···)
请大家记住,白龙马是一路西行取回真经,而驴总是绕着磨盘打转。
重复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而在于是否在朝自己设定的方向执着努力!

=====

7、就以我们目前的自身条件而言,从一个应届毕业生到一个合格的企业CIO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时间来看:8-10年
学习来看:要学ICT方面的各种知识,要学企业管理知识,学企业的业务知识,学习如何与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人沟通,···
方法来看:多学多问,不怕苦,不达目的不罢休
生活来看:朴素、有条理
心理素质:要有比较高的智商、情商和逆商
······大家可以补充
功是自己立的,誉是别人给的,有那么一天你已经不那么在乎别人是不是称你为CIO的时候,对不起,这时候你已经是一个CIO了,
或许你会把嘴一撇,还CIO?我已经是CEO了!

=====
谨让我代表我们信管班的全体同学感谢信息协会的相关领导对我们专业的大力支持和重视、特别是谢秘书长昨天为我们带去的精彩讲座,同时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专业知识、加强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以不负东南汽车公司周主任、嘉达纺织公司王总助、雪津啤酒的王部长还有其他企业领导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同时希望能与你们在未来一同推进企业信息化特别是本省的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专业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年后我们应获得知识和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

  开设的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运筹学原理、 生产与会计学、广告学、计算机应用基础、C++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图书馆学导论、信息组织、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经济学、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分析、大众传播学、文献计量学、知识产权法
=====
回答师大同学提问:15、请问在福建省中小型企业中信息化建设计划投资额如何?
一、福建省2003年GDP总值为:人民币5241.73亿元。--------《福建统计公报》
分析一,按照省内工商业份额所占85%的份额,按照0.03%(国家对有关企业在信息化的投入占年营业额的百分比)的投入,得出数据为:1.336亿元。按照3%(国外对企业在管理信息化的占年营业额的百分比为3-5%)的投入,得出数据为:13.36亿元。
二、2003福建全年工业总产值7353.95亿元,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953.74亿元。------《福建统计公报》
分析二,中小企业总产值为:2400.21亿元,省内工业中小企业创造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为:32.6%。
假设分析二中,第一、二、三产业中小企业所占比重相同。
以2003年数据为参考,福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计划投资额应在:0.4356亿---4.356亿元人民币这个区间。(以上分析仅供同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