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堀内朗先生在NVIDIA的新挑战:从企业销售到企业营销讲述25年的IT职业生涯
作者:CIO&睿观 来源:CIOCDO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点击数:

本次,“Leadership Live Japan”邀请到的嘉宾是英伟达(NVIDIA)合同会社企业营销本部本部长堀内朗先生。我们请他谈谈个人的职业生涯、工作观、价值与魅力等。

图片提供:CIO.com

一、IT行业25年的轨迹:在NVIDIA的新挑战

我于1996年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财阀系的国内企业工作。大学期间,我学习了IT相关知识,在第二次AI热潮与第三次AI热潮之间的“寒冬期”也上过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最初我加入了一家物流公司,在与作为货主的美国大型IT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对IT行业产生了兴趣。 2000年,在千禧年之际,我转行进入IT行业,从此开始了在外资IT企业的职业生涯。至今约25年间,我在数家公司积累了经验,现在在英伟达(NVIDIA)工作。

我之前在一家PC相关企业负责产品营销,从那时起就与NVIDIA有着深厚的联系。亲眼目睹了深度学习的进步,我感到有机会再次与NVIDIA产生交集。大约6年前,我实际加入了NVIDIA。

二、支撑客户成功:25年的IT职业生涯与数字化转型

从2000年至今约25年,我一直从事企业IT领域的工作。主要是支持日本企业客户的IT化和数字化转型。我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企业销售企业营销两个方面,扮演了混合型的角色。

在销售方面,我通过导入IT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直接支持了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我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成就。 在营销方面,我通过将成功案例和问题解决过程转化为信息或故事进行广泛传播,间接支持了客户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我致力于将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成功案例作为基准进行介绍,并通过此举促进其他客户的采纳。 大约15年前,企业内部信息公开的门槛很高,公关活动很难开展,但我与客户合作,一点点地将其故事化,并成功地进行了广泛传播。这为日本企业着手进行数字化转型创造了契机,也帮助许多客户引入了新的IT方法。

三、用营销故事开拓:IT行业的新方法

我的挑战在于增加直接接触客户的机会。公司内部的销售团队或客户团队经常说“这很难”,所以我努力创造尽可能多地直接与客户对话的机会。 通过向公司内部展示成功案例,并让营销团队负责,我们采用了“只要帮忙打开局面(Door Open),之后构建营销故事到发布为止,由营销团队和客户直接对接”的方式推进。不仅仅是单个案例或广告,收集大量案例并以专题会议(Session)的形式展示给客户看,这一点非常重要。

去年11月我们举办的AI峰会(AI Summit)上,有超过50场专题会议,但如果平时不与客户直接沟通,是很难邀请他们登台演讲的。通过始终与团队合作,并进行细致入微的对应,我感到我们成功地抓住了重大的机遇。

四、向黄仁勋学习,成功的两个秘诀

在我得到的建议中,有两条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条是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Jensen Huang)常说的“Be A Perpetual Learning Machine”(成为永恒学习的机器)。“Perpetual”意为“永恒的”,传达的信息是“要持续不断地学习”。 黄仁勋本人作为经营者,对最新的信息和技术也极为熟悉,并且总是在学习。在营销方面,我也深感为了清晰地传达客户的课题和解决方案,自己必须深入学习。最近,营销团队的成员们都在尝试考取一般社团法人日本深度学习协会的G认证(G検定)等资格。 

另一条是“Feedback is a gift”(反馈是礼物)。

这是将反馈视为礼物来接受的理念。职位越高,获得反馈的机会往往越少,但我直属上司告诉我:“能够坦率听取反馈也是一种能力,应该将其作为礼物接受,并用于自身成长。”我再次感到,无论是好是坏,将反馈作为礼物来接受非常重要。 

我们与堀内先生就更具体的营销工作观、价值与魅力、领导力以及对IT领导者的有效建议等进行了交流。

1、关于营销的价值、作为营销人员的魅力:我目前负责法人营销工作,我认为营销的魅力在于,能够共同见证并支持客户的变化,同时将其成功故事化并公之于众。 营销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这些成功案例来连接到下一个商机。我认为对业务的贡献是营销最重要的使命。通过激活市场,降低采纳新技术的门槛,我们的业务也能够得以增长。我认为这正是营销最大的魅力所在。

2、关于领导力,成功的管理层需要具备什么?在这个重视团队规模和成员多样性的时代,我的看法是,多样性是理所当然的。从年轻人到资深人士,无论男女,拥有不同背景的成员聚集在一起,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发挥各自的优势,让团队像一台大型机器一样运作起来。 特别是在营销团队中,汇集了工程师出身的成员、应届毕业就学习营销的成员等拥有多样经验的人。每个人都容易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但为了避免团队变成“个体户”的集合,将每个人的力量汇聚起来,使其作为“动力室(Powerhouse)”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日常的团队合作以及将力量升华为一体的努力,在像AI峰会这样的大型项目中会发挥出效果。虽然我们还在路上,但我正有意识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3、您对渴望成为IT领导者或营销人员的人有什么建议?在拥有各种背景的人才中,我认为在职业生涯早期参与销售活动,对于加深对营销的理解非常重要。原因有几点,首先是了解业务成立的过程至关重要。客户开出订单,销售接受订单这一行为并不简单,需要双方付出巨大努力。不理解这个过程就进行营销是很困难的。 此外,年轻时积累大型项目或困难经历也很重要。这些经验能够培养自己的判断力,为将来应对大型项目奠定基础。也能培养从失败中学习并重新站起来的能力。

再者,在营销方面,理解客户的背景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日本推进数字化转型时,需要向工程师以外的群体也传递恰当的信息。活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并持续学习至关重要。 营销工作容易只关注眼前的数字或指标,但退一步思考,分析自己需要什么并进行学习很重要。技术和数字营销工具很多,但理解客户的需求并扎实学习才是关键。

4、关于未来展望与中长期举措:作为NVIDIA营销应扮演的角色之一,是促进日本“主权AI(Sovereign AI)”的发展。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发展日本独有AI的重大课题,我们正致力于实现它。 特别是,不仅是国家直接支持的企业,对于众多今后打算利用AI或深度学习的客户,我们的营销团队持续以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解决问题的路径非常重要。我们将支持客户能够将复杂的技术作为自己的工具来使用。 此外,让大家理解NVIDIA不仅仅是一家GPU公司,而是综合提供相关硬件、软件、微服务等的平台制造商,这一点也很重要。这是我们的课题,也是前进的步骤。

虽然有些客户可能仍觉得“主权AI”像个流行词,但在发展日本独有AI方面,有很多领域可以引领。NVIDIA也认为,在将灾害预测、预知检测等AI应用模型引入日本方面,可以做很多事情。 此外,日本制造业,特别是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和机器人技术(Robotics)领域的AI应用也很重要。将日本可以引领的领域联系起来,通过NVIDIA提供支持,可以加速这些领域的发展。

作者:Nobumasa Takeuchi 编辑(日本)

(作者英文简介同原文)


睿观:英伟达(NVIDIA)日本企业营销负责人堀内朗,凭借其25年横跨销售与营销的IT经验,强调现代营销的核心在于深度理解并讲述客户成功故事以驱动业务增长,他深受CEO黄仁勋“持续学习”和“视反馈为礼物”理念的影响,并认为成功的领导力在于整合团队多样性,同时建议营销人员应早期积累销售实战经验、勇于面对挑战并持续学习,未来将致力于推动日本“主权AI”发展并确立NVIDIA作为综合AI平台的市场认知。

主要支撑论据 (Supporting Arguments):

  1. 营销的核心价值与实践:

    • 客户成功驱动:

      营销的根本是见证、支持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并将其故事化传播,从而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 业务贡献为导向:

      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激活市场、降低新技术采纳门槛,直接贡献于公司业务增长。

    • 深度客户互动:

      强调直接与客户沟通,共同打造营销内容(如案例、峰会演讲)的重要性,而非仅依赖内部传递。

  2. 关键成功理念(源自黄仁勋):

    • 持续学习:

      强调个人和团队(如考取G认证)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技术、客户业务),以保持专业度和有效沟通。

    • 视反馈为礼物:

      积极、坦诚地接受各方反馈(无论好坏),并将其视为个人成长的宝贵资源。

  3. 领导力与团队管理:

    • 整合多样性:

      视团队成员背景(经验、性别、年龄)的多样性为常态和优势,领导者的职责是将其凝聚成一个高效协作的整体(“Powerhouse”),避免“单打独斗”。

  4. 对营销/IT领导者的建议:

    • 早期销售经验:

      强烈建议年轻营销人员积累销售经验,以深刻理解业务流程和客户签约的复杂性。

    • 拥抱挑战与失败:

      鼓励早期承担困难项目,从中锻炼判断力、韧性和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

    • 深度客户理解与持续学习:

      不仅要理解技术,更要理解客户背景(尤其非技术人员),超越表面指标,进行基础性、针对性的学习。

  5. 未来战略方向(NVIDIA日本营销):

    • 推动“主权AI”:

      致力于在日本推广和发展本土化AI,清晰传达AI解决方案路径。

    • 塑造平台认知:

      强调NVIDIA不仅是GPU供应商,更是提供软硬件、微服务等综合解决方案的平台公司。

    • 聚焦关键应用:

      重点关注AI在灾害预测、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等日本具有优势或迫切需求的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