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在其信息化的进程中却举步维艰,资金不足,信息化程度很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辨别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计算机大多数还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上,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而且业务过程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内近63%的中小企业未建立自己的网站,严重限制了其电子商务的开展;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1.11%;85%的企业对网站的应用局限于宣传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无论在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是信息化建设的环境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必然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为此,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个适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1、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相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灵活、增长迅猛、发展潜力大等显著特点,中小企业则规模较小,存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明显的劣势。而且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和大型企业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本身拥有的经营资源比较缺乏。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在于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因此,在办公过程中如何实现办公自动化应该是企业最先考虑的问题。
实现办公管理自动化的前提是建立企业的内联网和系统平台,能够完善地实现交流与协作一方面要求硬件平台的构筑要合理,另一方面要求应用系统在设计、规划、实施上将交流与协作作为应用的基础进行考虑,能够全面、完善的实现知识管理。内联网建立以后,知识就可以在互相交流中发展,信息就能得到更多和更好的共享。其二,应从最基本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开始。从目前来看,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事业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和运用管理型财务软件的阶段。首先中小企业应该利用市场上成熟的管理型财务软件,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入手,再利用社会信息服务网络进行进销存业务,最后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开拓电子商务。
同时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要着重对自身情况的分析,包括本公司的企业规模,资金实力,企业类型以及业务的规模与复杂度;对供应商情况的分析,包括供应商市场的整体情况,可选供应商的大致范围,供应商的行业背景与实力及其开发模式与合作态度;与供应商契合程度的分析,包括本公司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已经拥有什么,还缺什么,选定的供应商能否提供本公司所欠缺的并且如何提供这种服务等等。
2、集中有限资金,重点突破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作为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少花钱、多办事,找出最需要信息化的地方进行重点投资,也就是寻找能够明显解决问题或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切人点。实现信息化的方式、手段很多,大量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可供企业选择,企业应权衡利弊选择更合适的信息化手段。例如,对于资金和技术有所限制的企业, 可考虑通过ASP方式发展电子商务以及进行信息化集成。在设备和软件的选择上应该遵循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比如说,后台数据库,作为中小企业就没有必要考虑DB2或ORACLE。在考虑成本时绝对不能忽视人力成本和维护成本。
3、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中小企业信息化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人的思维、意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事实上,企业信息化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企业是否在信息化过程中较好地完成了企业内信息人才(包括信息技术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的挖掘和培育工作,这对于对人才依赖度较大的中小企业而言更是不二法则。
在信息化方面,我国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要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使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主要领导接受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使新的信息理论知识、创新思维与已有的自身业务相结合,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创新和优化。同时,招聘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企业信息化外包过程中参与的软件公司的高级人才,有条件的应设立信息主管和专门的信息部门。企业应对信息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储备,强化对信息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养,信息化思维观念的塑造,是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环节。
4、重视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事实上,早在八十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在给国家信息中心的题词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还要克服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如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许多企业一提信息化就是计算机、网络,这些都是重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没有系统不行,但系统只是一个加工厂,要加工的数据,处理、存储、传输数据,形成有用的信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这些企业往往把技术的因素考虑得太多,以为建好网络就可以了,因而忽视了信息的建设,“路”修好了,还要有“车”,要有深加工的、准确、全面的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服务,真正使系统为人所用,不能开发完就算大功告成。
只要企业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盲目地跟从,那么信息化项目不仅能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而且全体员工也会在变革面前积极参与和配合。当然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邝筱倩 李芬,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企业研究
[2] 中小企业信息化:概念、现状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