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企业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上信息化找死,不上信息化等死?
在管理软件市场一阵阵疲软声中,集团EHR却成为迎霜绽放的一朵奇葩。基于IT软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eHR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诱惑着每一个渴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HR e化在人资界已刮起一阵旋风,HR e化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但放眼望去,又有多少企业能真正落实HR e化的美梦? | |
|
|
|
令人尴尬的是:与大多数erp项目一样国内eHR项目成功率不到20%。
解读现状的尴尬 国内企业目前实施HR e化的现况,仍处于牛步化成长。只有少数知名大型企业,处于逐梦踏实的阶段,正一步一步地建构HR e化的蓝图;中国集团企业的HR应用正处于市场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与之矛盾的是随着中国集团企业的发展,在复杂多元的全球化竞争环境驱动下,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战略层次正在逐渐成为集团企业的迫切管理需求。
|
| |
|
|
|
1.上马前给eHR找个理由 |
|
·为什么做e-HR:通过人力资源现状诊断,明晰人力资源战略(在企业战略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对IT要求,最终明确“为什么做”。 |
·做什么:基于人力资源现状的诊断,明确企业人力资源所处的管理阶段。从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业务范围、组织、流程等,明确“做什么”。 |
·怎么做:确人力资源系统的需求,并评估企业的信息化现状,确立系统建设目标、系统架构设计、系统信息集成点分析、系统选型等一系列内容与步骤,是信息规划的重要内容。 | | |
·怎么用:人力资源系统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力资源从人事管理向资源管理的变革过程,因此要以变革、培训为重点,进行实施动员,理念培训、管理过程及流程培训、系统操作培训。 |
| |
2.请勿盲目依靠销售商的实施顾问 |
|
现在几乎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销售商都提供实施顾问。诚然,由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咨询是有益的,但过分依赖他们是不可取的。除了费用和响应时间方面的因素之外,企业的相关设置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销售商的实施顾问不可能长时间地熟悉某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详细设置。企业应该立足于自己,建立包括计算机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内的项目核心小组,只有他们才是企业可以依靠的对象。 | | |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是一个拿来即用的软件 |
|
由于缺乏对系统实施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软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项目组织,边用边开发,使系统的实施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其结果,不仅会使整个系统的开发缺乏坚实的基础,造成数据的重复、不相容和不全面;同时会造成相关人员和部门在数据采集和确认中进行重复劳动,增加了工作量,使他们产生怨言。如果数据更新不及时或不能有效地更新数据,还会使得以前的劳动前功尽弃,严重挫伤实施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数据采集得不够全面,在领导需要某些分析报告时不能及时提供,也会让领导对项目的成效和实施人员的工作产生怀疑,对整个项目产生不利的影响。 | | |
|
|
|
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目前集团eHR的应用还仅仅徘徊在基本业务电子化等低端应用领域,需求和应用能力之间的落差凸现了中国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过渡期的尴尬。面对“诱惑”,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当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总体上是那么的“人治”、落后、粗放和发展不均衡,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多数尚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岂能一味而简单地追求上马eHR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