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铁通新动力
作者:王为民李传涛 来源:通信产业报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8日 点击数:

 铁通董事长赵吉斌在接受《通信产业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我们发展的速度一定要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没有这一点,铁通很难发展。”为此,铁通的目标是实现年均30%的增长率。
  成立6年来,铁通每年的发展速度都保持在30%以上,公司的资产已经从成立时的100多亿元增长到如今的500多亿元。
数字能够反映趋势,但并不能代表全部。目前,铁通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环境。固网业务面临着移动业务的挑战,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25.4%,而业务收入增长为11.7%,增量不增收趋势明显;全年新增移动用户是新增固定用户的1.5倍。此外,3G牌照的发放充满变数,这也让今后市场发展,充满变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固网运营商选择了转型之路,以应对市场的变革,而对于后进入的铁通而言,又应如何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新动力”呢?
  压力之下的突破
  从公网与专网协调发展到“畅通网络、诚信服务”;从宽带战略到数字集群;从“村通工程”到青藏线,成立6年的铁通,虽然一直在适应市场的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推出新的将自身的优势和市场充分的结合,但是,铁通毕竟是后进入者,抗风险的能力还较弱,特别是在公网市场上,由于涉及到网间结算的不畅,新业务申请困难等诸多问题,网络资源有限的铁通,难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分析人士认为,相比其他运营商而言,铁通真正的优势还是集中在专网上,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正如外界所注意到的,铁通在专网市场上目前仅停留在运维层面,以今年7月开通的青藏线为例,铁通负责的仅是GSM—R的通信线路维护,虽然这也能够为铁通带来不少收入,但是,从固网发展的经验来看,以语音为主的业务收入并不能成为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还是如何在网络增值服务上多下功夫。
  “目前,铁路运输正朝着现代物流的方向发展,这对通信系统会有新的要求,此外,与铁路相关联的跨区域的集团用户资源丰富,这些都是铁通可以加以利用的。”上述分析人士说。
  而这一点也早已经进入铁通管理层的视野,铁通某高层曾向记者表示,今后,铁通在专网的运维上,还将推出各种增值服务,将专网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要维护好,还要经营好。”
  在香港ITU电信展上,铁通就高调展示了以“白年铁路,百年铁通”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再次向外界证明铁通在专网市场所具有的技术实力和服务经验。
  优势如何体现?
  然而,挖掘专网资源,仅凭渊源的历史关系是不够的,这需要有更为专业的技术和服务做支撑,方能在专网上造就铁通的市场和品牌。
  6年来,铁通组织开展了大量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的试验和研发工作。在今年7月1日通车的青藏线上,铁通是作为唯一一家为青藏铁路提供全线GSM-R系统运营服务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全面参与了青藏铁路的建设工程。
  而在3G领域,在北京TD-SCDMA外场技术试验网络的基础上,铁通还承担和组织实施了TD-SCDMA产业化专项网络技术试验工作,此外,数字集群在沈阳、长春、重庆三个城市实现了全网覆盖,已发展集团用户300多个、终端2万余部,并亚太市场峰会和广东第十届世界青年花样游泳锦标赛等重大活动上得到广泛采用。
  据了解,铁通目前申请的12项集群业务专利已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初步审查。以铁通呼叫中心业务、IP_VPN业务为代表的近10种增值业务和新业务在市场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认知。
  在服务方面,早在2002年6月,铁通开通了“10050”统一客服平台,并建立了全国计费结算中心、各省计费中心和全国客户服务体系,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可向用户提供市话详单的电信运营企业。数据显示,去年,铁通全年客户投诉率仅为0.08%,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寻找新动力
  在以接入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固网业务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已连续数年实现30%以上增长的铁通不可避免地触摸到自己的增长极限。在短期内无法开展公众移动通信业务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身的传统资源优势,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这是铁通亟需回答的一个问题。
  铁通的资源优势很明显。就像铁通董事长赵吉斌多次强调的那样,中国铁通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一张网”,能为广大的集团客户特别是全国性的集团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电信服务。第二优势是拥有一个超级大客户———中国铁路。目前其他几家运营商还没有一个大客户能够为自己带来40亿元的年产值。
  因此,利用自身服务铁路信息化的经验,利用全国一张网的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就成为铁通确定新动力最现实的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今年下半年,中国铁通也正式进军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并推出了其“商务新动力”客户品牌。“商务新动力”目标瞄准企业、政府、教育、金融、医疗、保险、运输、旅游、物流、商业、新闻媒介等多元市场,其中可以打包进电话接入、宽带接入、电话会议、IP视讯、视频监控、IPVPN、95105呼叫中心、400、800、600、网络传真(IP-FAX)、企业彩铃、企业一号通、企业建站、国际数据业务、办公OA、网络安全、企业邮箱等多种业务。在拓宽铁通服务市场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拉动其各类业务的增长。
  当然,推出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服务只是铁通寻找新动力的第一步。总结国内固网运营商在中小企业信息市场的探索,不难发现,中小企业市场首要的功能不是帮助运营商拓宽新的服务领域,而是稳定运营商现有的用户群,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其次,才是面向行业信息化的ICT服务。而与其它两大运营商相比,在提供ICT服务的产业链资源上,铁通仍落在下风。
  因此,在启动新动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对于铁通来说,仍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铁通无线通信部总经理蒋春生:以集群形成差异化优势
  为民
  中国铁通无线通信部总经理蒋春生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目前,我国开展集群共网业务的条件已经具备。铁通在集群共网运营的各方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具备承担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的建设实力。”
  蒋春生表示,数字集群通信与公众移动通信在目标用户群、业务特征、组网模式、系统要求、系统功能、终端要求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不同,以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二者完全能够做到共存和协调发展。
  蒋春生告诉记者,目前,铁通就推出了专门面向政府部门、公共安全、企事业单位等行业和地区用户的“一迅通”数字集群业务。共发展了集团客户近300个。
  蒋春生介绍说,铁通对国产数字集群技术共提出了多项重大改进方案。在未来,铁通将与中兴、华为等展开更进一步的合作,继续推动国产数字集群技术的进步和完善。蒋春生认为,“应当以应急联动系统为突破口,推进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同时,要处理好集群共网和集群专网的关系,站在客户的角度,综合考虑成本、资源等因素,这将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应用环境。”
  中国铁通市场总监刘凌钧:构建新型价值链
  为民
  刘凌钧认为,用户是电信价值链的起点,用户需求的变化是推动电信企业不断变革的源动力,因此要构建新型电信产业价值链,必须从以市场为原头,以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为切入点。为此铁通目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电信产业的价值链进行重组和新建,充分发挥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优势,形成合力,以满足铁通客户群体高水准的需求。
  在专网市场,铁通与设备供应商、铁路运输部门通力合作,对现有的铁路调度指挥网络实行全面数字化改造,在新建线路和特殊线路引入GSM-R无线通信系统,为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公网市场,铁通积极推进宽带门户网站和全国性内容服务及计费平台的建设,与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在数据通信市场,铁通与IT企业建立起战略联盟,向企业、政府用户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铁通的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经过6年的发展,铁通在市场经营中已经逐渐建立新的市场定位,把服务延伸到用户的应用领域,提供更多特色服务。
  中国铁通市场部副总经理侯轶男:服务是发展源泉
  为民
  侯轶男表示,铁通成立较晚,市场经营经验不足,又面临互联互通和新业务申请方面的困难,因此,企业从领导到员工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中国铁通必须走服务创新的道路,以服务赢得市场,以质量塑造品牌。
  他告诉记者,为实现服务创新,铁通从成立以来,相继推出“质量服务年”和“客户满意年”等一系列服务活动,秉承“专业品质,卓越服务”的理念,将服务工作放在首位,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积极努力解决公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早在去年,铁通就向消费者郑重做出三项服务承诺,即计费差错部分实行双倍返还;在全国30个省300多地市提供本地市话详单查询服务;妥善解决电信卡余额问题。另外,积极完善“10050”全国客户服务电话,建设了集客户话费查询、业务咨询、投诉受理为一体的客户服务中心,建立了与客户沟通的畅通渠道;成立应急抢修队,电话报修后立即快速抢修,缩短了电话平均障碍处理时间;实行“首问负责制”,解决了对用户投诉不负责任推诿等问题,从制度和流程上保证了客户服务的规范化和可管理性。
  侯轶男认为,企业作为社会元素,应该承担着社会责任与义务。铁通将以追求客户满意作为客户服务的目标和宗旨,以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铁通六年大事记
  2000年12月26日,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
  2001年7月6日,铁通公司与中国电信正式签订网间互联及结算协议。同年12月7日,铁通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签订网间互联与结算协议。
  2001年7月12日,铁通公司京沪穗400G密集波分复用(DWDM/SDH)高速宽带光纤环网开通,铁通公司拥有了亚洲最大的高速宽带网。
  2004年1月20日,国资委、铁道部联合下发《关于将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和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移交国资委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自2004年1月20日起,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管理。铁通公司原有股权全部划归国资委。
  2004年7月9日,铁通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11月8日,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王旭东新闻,王旭东说吧)一行在公司董事长赵吉斌、总经理张永平陪同下,视察了铁通北京分公司的3G试验现场。
  2005年2月1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中国铁通数字集群商用试验网络代码,为公司数字集群商用试验的组网和正式商业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2005年3月底,中国铁通在完成2004年村通工程任务的基础上,提前超额完成了2005年全部村通工程任务,超过信息产业部指定任务的134%。
  2005年4月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05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及发行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批准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
  2005年8月22日,铁道部明确通知:大秦线GSM-R正式交由中国铁通维护。大秦线使用GSM-R系统是铁路专用通信的一次重大改革。
  2005年12月20日,中国铁通05铁通债(债券代码120522)正式开始上市交易。
  2006年5月15日,铁通长途电话网优化工程通过了终验,开始正式运行。交换机容量共计58.7万线。
  2006年5月中旬,公司市场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数字电路供应商入围协议。
  2006年7月1日,青藏线GSM-R系统建成开通。
  2006年11月29日,中国铁通与中国铁路通号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铁通总部举行。中国铁通董事长、党委书记赵吉斌,副总经理郑予君,中国铁路通号公司总经理马骋、党委书记李燕青、副总经理缪伟忠以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6年12月,铁通集团开通其名为“商务新动力”的企业级通信服务。该业务包括固话、宽带、电话会议、呼叫中心、800/400电话、一号通、企业邮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