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隐私侵犯PK生产力提升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关村在线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12日 点击数:
05年底,上海某外资银行一名女白领因msn私人通话被公司监控,监控内容被技术人员“传播”后导致自己与男友的隐私对话成为同事的玩笑话而愤然离职。前不久,为了防止公司员工趁出差之机办私事,一种专门在电脑和手机上监控员工行踪的软件进入老板们的视线。据称,这款软件不仅能记录员工的网上行为,还能对外出的员工进行定位。但这却引发了员工对于“是否侵犯隐私权”的质疑……

  据中国人才热线的一次网络调查显示,涉及经营管理、IT、市场营销、财务金融、服务、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不同行业的2000名被调查者中,在工作中使用MSN、QQ等聊天工具的比例高达89.2%,有逾两成受访者的所在公司已经对员工聊天内容进行了监控,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公司即使在工作时间,也没有必要监控员工聊天内容,这种做法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而另一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被访网民使用最多的网络资源是网络新闻(65.9%),而真正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比例还不到40%。一个月薪2000元的员工,每天“隐性旷工”2小时,那每年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损失高达6000元,如果企业有50名这样的员工,企业年损失将高达30万元。(具体数字见下表)

  (条件:此表假设员工上班为8小时工作日,每月20个工作日)



  表格(一)


  表格(二)

  上班时间炒股、沉迷网游、聊天、利用BT等无序上传、下载占用带宽资源、以及上不良网站引发网络风险(间谍软件、DDoS攻击……),一系列内网“行为威胁”使企业“内外交困”的时候,您是否会意识到,互联网应用监控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道难题,或许,您还在为一个好的解决工具而苦苦寻觅?

  信息化的普及和即时通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便利和快捷。究竟如何让即时通讯更好的服务企业和员工,同时却不造成企业的生产力流失和大量的经济损失呢?员工上网行为需不需管?如何管?会不会引起员工的反感?是否会引发法律纠纷?管到多少“适度”?……?这些都成为专家学者和网络安全厂商所热切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