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经贸委正式公布《福建省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投资重点》(以下简称《投资重点》),就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等13个产业投资重点进行说明。此前,我省已经出台八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
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延伸产业链
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是我省产业调整与振兴的重点产业之一,我省将加快不锈钢、铜、镁等复合材料和稀土、新能源等新型功能材料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步伐,进一步延伸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投资重点》根据市场的不同层次需求,提出开发生产铝、铜等有色金属新型材料和复合材料,加快新能源材料及稀土材料等开发与应用步伐,拓展新的市场。
石化产业:优化布局集聚发展
此前出台的《福建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提出,至2011年,全省石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年均增长34.5%。那我省的石化产业如何做大呢?
《投资重点》提出,加快湄洲湾、漳州古雷两大石化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以湄洲湾、漳州古雷为依托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支持氯碱等传统化工企业进入专业集中区发展,推进企业原料互供及公用工程共建,进行产品升级、内涵提升搬迁改造;推进绿色、安全的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合成胶粘剂、表面活性剂、医药中间体、酶化工产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提高化工精细产品化率。
汽车产业:鼓励企业到台湾设立总装厂
根据《投资重点》摘要,我省支持汽车整车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联合重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两岸汽车产业设计研发合作,积极推动台湾设计研发力量转移来闽;鼓励我省客车生产企业到台湾设立总装厂。
此外,支持建立汽车零部件生产集中区,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含汽车电子、车载资通讯)的产业转移,带动我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提升。
船舶产业:支持合资合作投资
针对船舶产业,《投资重点》提出要合理布局,集约节约利用沿海岸线资源,以湄洲湾、厦门湾、闽江口、三都澳和东山湾为船舶业发展的五个集中区;支持船舶行业引入大型修造船集团和远洋运输集团在我省合资合作投资建设;加强与台湾船舶业企业、协会的技术交流合作,提升游艇等特色船舶制造的产业合作关联度;
根据船舶市场需求,我省将加大力度开发6000卡及以上汽车滚装船、4000~6000箱集装箱船、海洋工程多用途工作船以及适合台湾海峡航运要求的客货滚装船等船型。
装备制造业:推进闽台深度对接
闽台装备制造业合作由来已久,特别是国务院《意见》出台后,两岸合作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此次《投资重点》鼓励闽台机械装备产业深度对接,支持以闽江口、湄洲湾、厦门湾等区域为主的闽台装备产业对接区的形成,培育发展闽台机械产业对接专业园区,重点支持电机、数控机床、农业机械、木工机械、食品机械、纺织机械等台湾优势产业的转移和对接。
轻工业:鼓励向山区有序转移
《投资重点》提出,支持食品、制鞋、塑料、造纸、工艺美术等重点产业振兴,加快绿色照明、钟表、包装等新兴产业发展,鼓励沿海传统轻工产业向山区有序转移,支持优势品牌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或并购重组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轻工产业集群。
纺织产业:实施品牌战略结构调整
《福建省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提出,2011年,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比例从75∶10∶15调整至55∶20∶25;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年均增长18.6%。本次下发的《投资重点》明确表示,我省将实施品牌服装带动面料发展战略,调整化纤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和家用纺织品,支持沿海纺织产业向山区转移。
建材产业:支持企业利用废料开发产品
石材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此次下发的《投资重点》支持企业综合利废开发人造岗石、微晶石、加气混凝土砌块、石粉砖等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培育石材经济增长点。
今后,我省将重点发展以粉煤灰、煤矸石、石粉等工业废渣,江河淤泥,生活、建筑垃圾等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利废、节能等符合建筑规范和质量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
电子信息产业:打造LED和光伏产业带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我省将以福厦沿海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闽台合作,壮大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移动通信产品等三大主导产业链,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加快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
此外,发挥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基地和优势光电信息园区的龙头作用,辐射福州、漳州、泉州等地,承接台湾的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转移,打造海峡西岸半导体照明和光伏产业带。
新能源产业:延伸核电产业链
新能源产业,则建设若干有特色、影响力强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先进核能及应用、风电、光伏、光热、生物能源、新型环保电池等重点领域。
此外,以宁德核电和福清核电为源头,延伸核电产业链,支持在仪器、软件、电子、电缆、电机、阀门等行业具备条件的优势企业发展核电配套产品,获取核电配套资质。鼓励研究核-煤联用及其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提高核能产业的竞争力。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支持发展中成药
近年来,泉州永春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永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兴产业,《投资重点》支持永春利用现有优势资源继续发展该产业。
《投资重点》提出,充分发挥厦门、福州、泉州现有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础优势,支持利用三明、永春的资源优势发展中成药,重点支持发展动植物中药材,提取动植物有效成份生产衍生物原料药,培育若干骨干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壮大三明、永春生物医药产业;鼓励新型诊断试剂及现代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
物流业:重点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
在物流业方面,我省依托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的海港和空港资源,按照“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枢纽布局模式,大力培育区域性的物流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承接工业企业物流外包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全省石化、机械、电子、纺织、鞋帽、建材等产业集聚区域,建设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重点推进和支持一批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专业市场项目,扶持一批信息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外包、检测检疫等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化配套项目实施。
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区域特色产业
根据《投资重点》,福建将重点发展具有技术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如光电晶体材料与器件、发光二极管(LED)相关材料、平板显示材料,太阳能级硅材料、锂电池材料及产品,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新型建筑石材及陶瓷、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新型混凝土外加剂和涂料,高分子涂层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与器件,新型特种钢材料、特种合金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轻纺新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