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高级培训班上海举办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1日 点击数:

为引导和推进我国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全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安排,国家工信部制定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评估规范”)。为进一步推广和实施“评估规范”,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统一和提高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评估规范”核心内容、评估工作开展思路和实施方法的认识,由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主办、上海亚太地区经济和信息化人才培训中心承办的“评估规范”高级培训班,2011年12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约50多人参加了培训。


本期培训班特邀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委员王安耕、国家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剑等专家、教授为学员们作了《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总体设计思路、“评估规范”核心内容解读、“评估规范”工作推广等内容的专题报告。同时,培训班还进行了上海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北京数码大方科技公司等地方、行业、企业实施开展评估规范工作的经验交流。


培训班期间,培训班学员还全程参加了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上海站)的活动。




一、工信部《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


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是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011年11月9日,工信部第39号公告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制订《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评估规范),是科学引导、务实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举措。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中明确提出,建立和推广实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前期开展的17个工业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试点,立足更加全面、科学、系统、务实地推进和规范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联合相关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制订了“评估规范”。“评估规范”是对企业围绕战略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全面融合制订的框架性、规范性指南,是在基础设施、业务环节、业务流程、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不断推动和深化两化融合环境下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的优化、变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帮助其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一套思想方法和框架体系。


评估规范所描述的企业两化融合阶段性跃升的过程,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


评估规范由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和框架、评估内容要求等章节,以及若干附录组成。其中,评估内容要求规定了企业开展评估的主要方向、关键要素以及各要素评估的要点。


为了指导“评估规范”的应用,在附录A给出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内容要求细化指南,附录B给出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加权评分方法、综合评估分析方法和评估判定规则等。




二、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高级培训班内容:


     (一)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主讲“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及其评估指标体系”;


     (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剑博士主讲“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解读与评估工作推广思路”,提出要大力发展两化融合评估咨询服务产业,包括:全面推动评估规范的应用推广,培育各地方、各行业、IT服务商等第三方评估咨询服务组织机构,催生两化融合评估咨询服务产业,为各级政府提供崭新的产业转型升级“抓手”,全面提升两化融合支撑服务能力,持续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两化融合评估、认证、咨询和培训服务。


      (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网络信息化管理处:廉伟处长主讲“抓机遇、求创新、推进行业两化深度融合”介绍钢铁行业两次“两化融合评估”的经过、经验与心得,比如:以点带面的方式,从有信息化、自动化基础的企业入手,在开展的行业评估工作基础上,尽可能的以协会前期工作为基础,建立多方参与的数据共享和成果共享。


     ( 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部副主任:翟燕驹,介绍了纺织行业(两次评估,第二次评估除了纺织行业,将服装行业也纳入)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体会:


       1、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关键;


       2、要建立稳定的工作队伍;


       3、充分体现行业特点(如上游棉纺织企业注重生产环节,下游服装企业注重突破在营销部分的仓储、物流、分销、订货会、电子商务等环节);


       4、要充分考虑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业务类型,如服装企业中有:


    (1)全流程型:关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


    (2)设计销售型:关注研发设计、市场营销;


    (3)订单生产型:只关注生产制造。应用在同一指标体系中,还是要分别加以分析(散点分析没有可比性,而聚类分析的效果可能更好)。


       5、深入分析,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与企业竞争力、企业效益的关系,两化融合如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


      (五)无锡第一棉纺厂(300支的紧密纺)厂长:周晔珺,介绍了“应用两化融合评估体系,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的报告,该厂的生产过程信息化与传感网应用层次高,达到管控一体化。


      (六)北京数码大方公司(CAXA)总裁:雷毅博士,从机械装备行业的两化融合发展阶段与工业软件应用层次角度,指出“科学制定评估体系,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提出工业软件:CAD是基础,PLM是价值,云计算是方向。雷博士还分享了CAXA在北汽福田、东风汽车、北方奔驰、中石汕北京石油机械厂等企业的应用案例。


     (七)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研究部主任:王颖东,介绍了“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八)最后,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专家在总结中指出:以“评估规范”公告为界限,之前都是准备阶段,今后才是起步阶段。通过评估规范的推广应用,工信部、行业、企业、和地方要“各得其所”,而两化融合评估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咨询环节!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的王建伟处长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表示,这次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高级培训班的办得很成功!学员态度端正、对两化融合评估体系规范与前期试点推广情况进行了系统学习,同学之间进行了深入交流,可以说是“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的“黄埔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