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战略发展目标,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工作重点是推动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三种新型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笔者围绕这一工作重点,结合对省内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调研宣传工作,用事实和数据说明实施信息化项目带动战略对推进福建流通现代化的意义和成效。
一.实施信息化项目夯实福建电子商务基础,促进流通现代化发展
(一)由内而外开展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作业、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环节,选择先进适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充分开发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和对市场快速反应的现代企业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福建企业正借助信息化手段,由内而外地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入选《福建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选》的25家企事业单位中除3家为CAD/CAM应用企业,其余22家均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下一步信息化发展规划。福建星网锐捷通讯有限公司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后,自主开发EOB(Electronic of Business)电子商务软件,并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公司的代理商、分销商使用。电子商务系统建成后,销售渠道的订单主要通过网上传递,经过处理与公司现有的ERP系统集成,由系统安排生产。2000年以后,该公司总业务量中近85%订单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接收,公司年营业额就从2001年的5.2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12亿元,在2004年企业实现利润5000万元,比2003年增长66.7%。
(二)从低级到高级推进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商品或服务交换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钟安平对这种经济形态作了解释:“我们现在讲的电子商务包括四个方面,就是网上的信息发布与查询、网上的签约、网上的支付货款、网上的配货。这四个方面,我们认为并非要齐全才是电子商务。只要你有一个,比如说网上询价,就是开展电子商务,我们可以采用广义的概念。”
那么省内的流通企业开展了哪些工作呢?福州市榕福集团亚峰蔬菜批发市场是一家提供蔬菜批发交易的国有流通企业,公司副总经理黄东灵表示:“榕福从1999年就开始建立网站,将每天的蔬菜价格、数量等信息及时发布在互联网上,方便市场经营者和供货商查询。”泉州奇龙物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在泉州主要从事百货、物流、生鲜超市等商贸流通业务,公司信息部经理陈国强表示:“我们在省内已建有二十余家连锁加盟店。当加盟店提出货物供应需求信息后,可通过VPN专线(虚拟专用网),发送到奇龙公司信息中心的电子商务系统,由总部物流中心来安排配送货物。”
(三)电子商务项目推动物流现代化
商品流通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组成的,商流是指商品价值的流通,信息流是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金额等信息的流通,信息流往往包含在商流中;而物流实际上是商品实体的流通,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如何看待信息时代的商流和物流呢?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钟安平做出解答:“现在发达的商品流通情况下,商流与物流存在分离的趋势。商流它是可以经过许多个环节,有时甚至要转一大圈,物流只能寻找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来直线运输。现在的电子商务就是为商流的加速运行创造一个很好的条件。信息流可以在网上瞬间完成,然后物流也要跟上去。”
福建省内的企业正在积极引入电子商务手段,调配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有力地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到2004年已有40余家台湾的零部件厂商随台湾中华公司一起在闽侯青口东南汽车城投资设厂,东南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已由1995年建厂之初的2,000多辆,达到2004年单班年产汽车6万台。为调度好东南汽车城内各配套厂的零部件供应,充分利用生产线空间,该公司实施了“区域网络制造及供应链协作”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全融入东南汽车和40多家配套厂之间的作业流程,东南汽车所有生产计划、物料订单、交货指示、交货状况和异常、甚至物料切换计划、交易对帐都通过电子商务供应链平台实现。该项目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物流体系的发展。
二.实施信息化项目完善福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流通现代化发展
(一)实施信息化项目完善福建港口物流服务体系
福建沿海港口的发展在推进两岸“三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省内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其中大陆海岸线长3324公里,约占全国的1/6。在目前,我省大港口少,小港口多,88.3%的码头泊位均为万吨级以下的中小泊位。由于福建的煤炭、原油、矿产资源等大宗货物主要通过沿海港口实现中转运输,同时从福建北部的宁德到南部的漳州,相继有一些大型工业项目落户,这对我省港口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然而,目前我省中小港口码头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比例还不到10%,大多数港口码头仍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的工作状态,这不仅不能满足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影响到加入WTO后福建与国际物流产业链的对接。
以福建中小集装箱港口(码头)为例,福建省的中小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一般在50万标箱以下,信息处理量较小,但船舶运输、装卸、集疏运等环节采用手工管理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也不利于海关监管。比如,过去某些码头的业务量突然增多的时候,码头工作人员的提箱、收箱操作就会出现混乱状况,由于不知道客户待提集装箱的具体位置,只好派人去各个集装箱堆场中挨个找,甚至要找堆场底层的集装箱,还要用吊车来翻倒箱多次。目前福清融侨码头、莆田江阴码头、福州鳌峰堆场等省内中小码头已在福建优普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助下,采用了“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施了包括弱电系统、网络系统、监控系统等的码头综合信息化改造,并尝试使用无线联网等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码头的综合信息化水平。福清融侨码头港务有限公司进行信息化改造后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从改造前集装箱吞吐量3万标箱,年产值800万元,提高到改造后集装箱吞吐量8万标箱,年产值2100万元,客户满意度也明显上升。
(二).实施信息化项目完善福建仓储物流服务体系
福建仓储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主要面临四大难题:1.仓库大都是上世纪70年代前后建设的,基础设施陈旧;2.仓储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电脑操作水平差;3.仓储行业的业务规则零乱,难以实行自动化管理;4.仓储行业企业历史负担较重,资产回报率低,信息化支付能力不足。
国外虽然已有较成熟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但其价格较高,对硬件系统性能、应用企业的管理水平、操作人员素质以及物流市场大环境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等都有较高要求,还不适合目前福建仓储物流业及仓储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针对这种状况,福州群星电子有限公司,开发出适合本省情况和仓储企业人员操作的软件产品,并以较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本地化的服务优势得到应用企业的欢迎。福州面粉厂在实施了“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之后,通过合理高效的生产调度安排功能,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能合理地配置与利用,提高了企业按期交货的能力,降低了库存,从而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每年产生经济效益90万元。中央储备粮库在福州、莆田的几个直属库采用信息系统后,通过直观的库区、库位划分及指示功能,有效提高了仓库的空间使用率,加强了对粮食品种的管理;通过进出库预报功能,对粮食进出库时间进行有效管理,避免了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粮食先进后出的情况,据初步测算,可节约管理成本30%、节约劳动力成本20%、人为差错率减少了95%。
通过信息化项目带动,今后仓储物流业信息化将逐步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配货电子化、配送过程无纸化,并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从而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率的仓储配送体系。
三.实施信息化项目发展福建连锁经营业,促进流通现代化发展
连锁经营是近年来出现的现代流通崭新的组织形式,它通过直营连锁、特许经营连锁和自由连锁三种形式,实现了流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低成本扩张企业规模,加速了资本和资源的集中过程,大大提高流通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从而达到了经济学所追求的效用最大化。目前全世界按销售额排位在前20名的流通企业,无一例外是连锁企业。连锁经营的组织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跨国连锁经营集团已经把采购网络、经销网络、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和信息传输网络遍布全球市场。
根据福州莱茵科技有限公司对省内零售企业的初步调查:全省年销售额500万以上的零售企业有800余家,有近50%的零售企业在不同程度应用信息化项目。那么实施信息化项目给连锁经营企业带来哪些效益呢?南平“好当家”连锁超市在采用莱茵科技公司的系统项目后,加强了企业的连锁管理,实现了对财务、人事及商品的进、销、存、调等经营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送、查询的一体化管理,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及时、完整、准确的管理手段,据初步测算,该信息系统的投入产出比为1∶30。福州惠好医药连锁公司通过信息化项目已实现全自动的业务管理流程,2003年营业额达到2亿元。公司还借助信息系统形成的管理优势,在2004年将连锁门店扩大到了近百家。
最后,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实施信息化项目带动战略,不仅包括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带动,还包括区域性的公共信息化项目带动(如建立工业园区电子商务平台、ASP应用服务平台等)。相信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引导下,通过发挥各个行业协会的平台优势,结合省内外高校、IT厂商和媒体的力量,有效地汇聚资金、人才和技术要素来实施信息化项目,福建流通现代化发展和“数字福建”建设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笔者在此借本次“2005海峡商贸论坛”的时机,向走在流通现代化实践前沿的省内企业和软件服务商表示敬意!相信你们的工作成果将教育、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福建企业加快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
福建省信息协会信息主管(CIO)分会秘书长 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