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挥别“黄金时代” IT安全市场日显成熟
作者:郎蒙 来源:AMT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06日 点击数:

IDC日前发布最新《中国IT安全市场分析与预测2006-2010》报告显示,中国IT安全市场在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IT安全市场增长的黄金增长点已经过去,迎接未来中国IT安全市场的将是产业整合,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强。

其实,任何一个市场都有其各自的生命周期。如同人的成长历程一般,市场的成长在完成初创阶段的动荡后,总会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高速成长的时期中,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利润变得十分诱人,因此,各路英雄纷纷登台,力争从暴利的市场上分羹一杯。随后,由于厂商不断增多,相对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变得拥挤起来,利润开始摊薄,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厂商开始退出舞台,市场增长进而变缓,由此迈向稳定成长的成熟期。这个过程在中国IT安全市场上体现得也十分明显。

中国IT安全市场发展回顾

国内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开始是1988年由软盘流入境的,这也给国人带来了IT安全的概念。有如突然之间,不少中国计算机用户发现自己的机器上经常会有一个小球状的东西在屏幕上转悠,这就是在出国出现的第一种病毒——PingPong病毒,也称小球病毒,之后新病毒不断出现。当时国内并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刚开始是一些程序员成了民间反病毒的中坚力量,其中不少人日后成为中国反病毒软件企业里的大梁。后来公安部组织人编写推出了中国第一款杀毒软件Kill,但由于各种原因,对病毒的处理难以适应市场要求。防毒卡捷足先登,一度成为中国计算机防杀病毒的主要工具。1990年4月,深圳华星公司推出华星防病毒卡,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块防毒卡。一年多后,北京瑞星公司隆重推出瑞星防病毒卡。这就是中国IT安全市场的启蒙,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1998年,市场利润高达20-60%,以江民杀毒软件的风光无限为标志。

从1998年到2005年,我将其定义为中国IT安全市场的“黄金时代”。冠群金辰、瑞星、金山等大批本土IT安全厂商与塞门铁克、NAI等国外厂商开始涌入市场,并引发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但是,由于国内IT安全需求的迅猛增长,市场给与厂商的回报仍然极高,利润仍然在20%左右。所以,市场规模也在厂商的不断涌入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中,不断扩张。至2005年,中国IT安全市场年增长率达到了32%。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上更多的网络安全厂商开始相互间的市场渗透。这种渗透主要表现在:行业之间相互渗透、安全子市场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地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出现相互渗透虽然残酷,但却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相互渗透取得的销售收入可以作为网络安全厂商的有力补充,巩固他们在网络安全市场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加速淘汰了一些弱势的网络安全厂商。使得整个网络安全厂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有助于市场次序化的进行。在这种行业背景下,中国IT市场增长的脚步开始变缓,市场逐步迈入成熟。

未来发展趋势

对于中国IT安全市场的未来发展,IDC预测,2006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仍将保持比较好的成长趋势,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IT安全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20.9%;到2010年,中国IT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9.765亿美元(含安全软件、安全硬件、安全服务)。市场的前景仍然非常乐观,但是增长速度已经不如“黄金时代”那样迅猛了(如下图所示)。

同时,IDC分析师董锐指出,虽然中小企业一直未能成长起来,但中国有95%的市场是中小企业市场,谁能掌握这一市场谁就将成为市场“王者”。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目前最需要网络安全支持的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源和专业知识,它们最容易受到黑客与病毒的攻击。在网络安全防护相对发达的美国,仅有35%的中小企业拥有防火墙,在中国这个比例就更不容乐观。因此,中小企业的IT安全市场潜力巨大,将会成为商家必争之地。但是,厂商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中小企业市场分布零散,需求差异性大。如果要进入该市场,必须要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并制定灵活多变的技术、市场策略。

根据对目前我国IT安全市场的认识,我们相信该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延续目前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大的行业客户对IT安全的需求会“从单一信息安全产品发展到综合防御体系”,“从某一点的安全建设过渡到整个安全体系的建设”。

其次,IT安全的发展重点将逐步由“网络安全”向“应用安全”嬗变。“咨询+建设+外包”的模式会更加普及。

再次,国内IT安全企业仍将在市场上逐渐占据主流:一方面,在服务和建设方面,国内的IT厂商一直拥有优势。众所周知,对于IT安全建设来说,服务比产品更重要,国外IT安全企业由于人力成本太高,很难做到本地化、定制化地满足客户需求,而在这方面,国内企业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国内IT安全厂商的产品也开始会在市场上占据主流——目前国内企业已在中低端市场巩固住了优势,而自2004年始,以联想的超5系列防火墙为代表的产品和方案,已在高端市场与国外产品展开了正面竞争。

最后,从客户业务的层面看,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会逐渐热起来。IT安全外包目前还处于试探性阶段,但可能会成为将来客户安全建设的热点。

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国内IT安全市场仍然属于朝阳行业,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有序,也相信国内厂商未来会在这个行业中大有作为,我们对其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