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带市场迅猛发展的今天,什么才是这一市场上的“杀手级应用”?日前,IDC中国高级电信分析师杨峰基于公司长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解读。
发展应用才是主方向
据统计,截至2005年,全球宽带接入用户数为2.06亿,其中,中国的宽带用户数占18%,并且从2002到2005年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IDC预测称,未来几年,中国的宽带用户数目还将保持增长。
宽带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应用的发展。据杨峰介绍,IDC调研统计后发现,当前中国宽带市场上最主要的宽带应用是音频/视频下载、即时通讯以及信息浏览;实时沟通与音/视频欣赏是最吸引潜在客户的宽带应用;而迎合客户需求的流媒体服务和网络游戏等宽带特有业务,也成为了用户重要的宽带应用。
杨峰说,虽然当前我国宽带市场形式一片大好,但也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逐渐饱和,市场的增长率将会逐渐下降,到了2010年后,将降低到10%以下,而接入费的降低,更会导致运营商们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境。”
与移动增值业务相比,宽带业务的市场发展显然要逊色地多。为证实这一观点,杨峰给出了一组调查数据:“经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付费使用宽带业务的用户为15.8%;曾经付费,后改用免费服务的用户比率则为7%,而从来不付费的用户则占宽带总用户的77.2%。”
那么,宽带运营商们如何来脱离“不增收”的困境呢?IDC认为,大力发展宽带应用才是宽带运营商们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升应用,可以帮助宽带运营商维持客户APUE值、吸引新用户、提升用户忠诚度、提升和转变企业品牌形象等。”
高感知价值是关键
发展应用是主要方向,那么,什么应用才是宽带业务的“杀手锏”呢?
IDC根据用户的宽带应用需求,画出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最底层是基本的网络需求,亦即email、信息浏览等服务;往上是‘安全感需求’,代表业务为监控、远程医疗等;之上是‘社会化需求’,例如音/视频,聊天等应用;塔尖上则是‘自我实现’,例如在线金融服务、网络游戏、网络培训等。”杨峰指出,“只有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才能够为用户所接受。”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称,只有用户感知价值的高低,才是吸引付费用户的关键因素。
怎样的服务称得上是“高感知价值”?IDC按照市场受众用户的多少分别予以说明:“首先,对于网络视频这样的受众范围广泛,但收费较少的业务来说,客户的感知价值在于内容是否丰富、是否独特、是否感兴趣和是否最新等方面,因此,高感知价值的服务特征,就表现为提供‘海量、实时、独家的内容’等方面,代表应用为门类齐全的电影、电视剧、动画、MTV等内容提供;演出、比赛现场的直播、电视节目的独家代理等。
而对于“小众业务”的发展而言,感知价值的高低,也会决定用户是否愿意付费。“例如一些在线教育、网络金融服务、网络购物服务,对于用户而言,它可提升其个人地位、改善其经济状况、降低人力成本等,因此也具有很高的感知价值。”杨峰补充称,随着用户对服务应用的倚赖程度增加,“小众业务很有可能成长为大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