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惠普“上山”之 蓝色年轮 动成长重在历程
作者:郑凯 申耀 来源:电脑商情报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01日 点击数:
很显然,这样的变化源于惠普全球CEO马克@赫德的上任,相比他的前任卡莉而言,他的执行性取代了后者的高战略策划性。在变化当中,不仅强化了三大业务集团直接面对用户的能力,也让原本被认为是“务虚”的动成长战略进入了踏实的可交付时段。

动成长重在历程
惠普“动成长企业(AE)战略”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2003年它便被惠普提出,但是在今年,这一战略的最大不同就是,它不再是一个概念,所有一系列的产品服务均可以在今年交付。

“这不是一个观念,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今天我们交付的产品是一个成熟的价值主张。”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就表示,惠普的价值主张是以创新科技和全方位专业服务为基础,集成业界一流开发技术,帮助企业客户规划、建设、集成、管理先进的适应性IT技术设施,支持企业动成长。

据悉,“惠普动成长企业体验中心”开幕之后将成为目前所有交付的科技和产品服务的展示窗口,同时也将成为惠普合作伙伴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去年,惠普已经建立了一个针对合作伙伴的门户网站,这个网站可以提供服务
解决方案和技术交流等服务。

在7月5日的惠普亚太区媒体峰会上,惠普高层一直对记者强调,“动成长企业战略”是以一套综合的业务解决方案为基础的,这些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或其他组织快速有效地建立IT基础架构,对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个IT基础架构整合了各种硬件、软件和服务,企业客户可以在IT基础架构上创建异构的计算环境,运行各种应用。

“我们并没有要求企业级客户从其他公司的产品转换到惠普的产品,我们也没有告诉企业级客户如何进行业务运营。”负责惠普亚太及日本地区服务部门的副总裁Ganesh Ayyar告诉记者,“我们只是向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取得更佳绩效的选择。动成长企业关注的不是技术,而是一个历程。”

惠普的解决方案集中在企业级计算的几个领域:IT系统与服务、电源与制冷、管理、安全、虚拟化以及自动化。惠普TSG企业
服务器存储副总裁兼总经理Anthony McMahon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是创建高效的动成长基础架构平台的六大关键领域。

著名分析师Puni Rajah在演讲中也说到,如今首席信息官(CIO)对所在企业的IT需求都非常清楚。她引用一个调查数据得出结论:目前大部分企业的CEO都希望IT能够对他们的业务发展需求做出快速响应。

对于IT支出的不断增长,不少企业表示担忧,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削减IT方面的支出。Puni Rajah分析说,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愿意采用IT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但是他们希望使企业现有的IT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又或者是重新购买低成本、高效率且易于维护的解决方案和系统。
所以,“客户希望能够看到成本的下降。”惠普亚太及日本地区高级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Tom Iannotti说:“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提供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解决方案。”

惠普TSG动成长IT基础架构副总裁Olivier Helleboid说,为了让企业客户理解并最终接受惠普的理念,惠普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35亿美元。

事实上,“动成长战略”的含义就是要通过软件和服务来解决IT设备与其客户业务变化保持同步的问题,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给用户带来更高的价值回报。孙振耀对此的形容是:“过去企业在采购IT设备时,10块钱中9块钱用来买计算性能,1块钱买管理软件;在未来的适应能力时代,我们希望他们5块钱买性能指标,5块钱买管理软件和服务。”

新数据中心是一切的基础
与三年前的“动成长企业(AE)战略”相比,惠普现在提出的适应性IT基础架构(AI)显得更加务实。这也符合过去三年惠普在企业计算市场得出的结论,适应性IT基础设施是“动成长企业”的基础。

而适应性IT基础设施战略的基础又是下一代数据中心。那么全新的数据中心就成了整个动成长战略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事实上,惠普亚太及日本地区高级副总裁及管理总监Tom Lannotti就把全新数据中心、个人移动计算、影像及打印定义为惠普未来战略当中的三大组成部分。可见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作为年销售额800多亿美元的IT公司,惠普在全球拥有85个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承担了惠普在全球各地业务运营的重要责任,堪称惠普业务的生命线。不过,惠普公司在不久前宣布,将把它在全球各地的85个数据中心合并为6个。惠普方面表示,节省的开支部分来自于节省公用费用,这些数据中心合并之后将使公用开支节省25%。

惠普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执行副总裁Ann Livermore也提到,“在未来的几年内,惠普分布在全球的85个数据中心将被整合为6个无人值守的大型数据中心,这次整合将为惠普节省10亿美元。”
据悉,这6个数据中心还将成为惠普AI战略的产品和服务展示平台。惠普所设计的6个数据中心设施采用了“无人值守”(lights out)技术,支持远程管理。远程管理的实现方式是利用惠普的AI解决方案,其中包括HP Integrity服务器、HP BladeSystem服务器、HP OpenView管理软件和HP StorageWorks网络存储。

即便不看电信、金融等数据处理量巨大的行业,即便是零售业、制造业,在这个全球分工合作的时代里,每天也都面临着巨大的来自全球各地的数据需要迅速及时地处理。在全球各地拥有几十个数据中心的大公司比比皆是。一旦惠普此举能够成功,无疑将对这些大公司的IT规划产生巨大影响。

在“下一代数据中心”里,计算资源虚拟化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其中包括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虚拟化。只有在虚拟化的基础上,才能将所有IT投资集中在一个“资源池”中,才能让所有应用共享所有系统,才能使管理软件实现统一调度。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虚拟化这一业经验证的IT方法,能集中并共享资源,实现降低成本、优化利用率的目的,正在成为领导IT创新的潮流。在虚拟化技术领域,惠普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部件、集成和全面虚拟化三个层次虚拟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也是唯一能够在虚拟服务器环境(VSE)中集成基于目标的自动工作负载管理(WLM)和一系列高可用性功能的企业。这些虚拟化技术,也是惠普“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核心。

与摇篮中的“下一代数据中心”相比,惠普的VSE(服务器虚拟化环境)已经从实验室走出,成功进入市场。目前,惠普已经在所有采用
英特尔“安腾”芯片的服务器上预装了HP VSE管理软件,迈出了走向下一代数据中心的第一步。

据了解,HP VSE是一个多操作系统平台上的集成虚拟化解决方案,以分区解决方案、公用服务计价解决方案、管理和高可用性工具,让IT部门能够将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环境配置为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池,实现资源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供应自动化,满足了企业日益增长和瞬息万变的业务需求,实现IT与业务的同步。

动成长是手段不是结果

自从华尔街喜欢的成本控制高手马克@赫德上任后,惠普近一年的财务表现受到了华尔街的一致好评。管理软件与服务已经成为惠普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仅去年一年惠普就购并了7家有名的软件公司。随后,在2005年7月将软件、产品与服务部门重新整合成一个部门,由各个分公司的CEO直接管理,业界耳熟能详的惠普集团的四驾马车改为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个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在马克@赫德的蓝图中,惠普的“动成长战略”要做下一代数据中心,形成全自动化的数据中心,从虚拟化、管理性到硬件的体系结构,一整套指标已经规划得非常清楚。

“目前马克@赫德主要关注的是所谓的下一代数据中心,是一个完全切合当今千方百计降低日益复杂的IT运营成本的CIO需求的战略。与惠普以往的计划不同,此项计划看来脚踏实地,并着眼于客户当前最迫切的需要,而非未来。”看起来,华尔街的分析师对马克提出的惠普战略非常满意。

事实上,现代企业和IT应用已经密不可分。在企业IT目标方面,现代企业追求的是灵活性、实时、虚拟和集成;而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则是IT架构、中间件、管理和流程。在这些驱动力中,IT架构是企业IT的重要基础。
从技术层面看,IT架构包括芯片、硬件、处理器、软件、系统、网络、存储、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平台、方案以及企业架构等诸多方面。面对如此多的架构要素,着手点其实就是开放企业架构,这是IT架构的重要核心。

而开放企业架构是企业IT系统开发和部署的指导原则,它真实存在而且高效,代表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帮助现代企业达到业务目标。企业架构包括基础设施架构、应用架构、信息架构、业务流程、业务战略和目标组成,这些架构同时又组成了方案架构。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企业架构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个结果。
在运行过程中,它交付了真正的业务价值,使IT与业务同步,使IT资源实现互操作性;它利用共享基础设施和重复利用的知识资产,使资源得到更高效的使用,在企业级一致性和项目级优化中实现平衡。

动成长企业架构的核心正是适应性IT基础设施。从2003年起,惠普以工业标准的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以独特的创新科技,自动化、虚拟化、安全、管理、电源和冷却节能技术,帮助客户全面打造具有强大适应能力的IT基础设施,让企业在共同关注IT系统计算能力的同时,关注适应能力,从而使IT与业务同步,不断以创新追求成长。

因此,动成长企业架构是符合业界趋势的,它与Gartner的“实时企业架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技术层面来看,动成长企业架构有三大技术方向,分别是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虚拟化和自动化,它们将满足动成长企业在未来的应用需求。

很大程度上,IT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决不仅仅是提高系统性能,而是需要以综合的方法来满足业务对IT系统的需求,提高系统适应变化的能力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已经可以实现交付的“动成长战略”在全球市场还拥有广阔的未来。

让客户有全方位的开发环境
老一代惠普企业家靠专用设备开路,成功地进入了壁垒甚高的医疗、教育、银行等利润丰厚的行业,但是当专用设备被通用PC取代,专用软件被通用软件洗牌的时候,惠普显得手忙脚乱。

而现在,惠普显然已经在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上领先一步。
同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针对企业客户市场,
IBM也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战略--随需应变。虽然两家公司都同时看到客户在适应力方面的需求,但孙振耀认为,双方的战略及所满足的需求还是不一样的。

对此,孙振耀的解释是,“惠普公司所采取的就是跟合作伙伴紧密的合作,采取的是全方位开放的方式,不仅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开放的,我们的结构也是开放的。”

他认为,惠普在整个硬件产品的体系结构里采取全方位开放结构,并坚持基于工业标准设计和生产所有服务器存储平台以及管理软件,对客户来说,这样做既可以保护客户的长期投资,又能让客户及时、不间断的享受到尖端、先进的IT主流科技带来的优势。

“让客户有全方位的开发环境是惠普与竞争对手在理念方面的不一样。”这是孙振耀的理解。同时,孙振耀反复强调,惠普在商业战略上会始终坚持发展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包括:技术合作伙伴、软件合作伙伴、系统合作伙伴以及渠道合作伙伴。

在中国,惠普在渠道当中已经有非常好的品牌号召力,但是,惠普觉得这并不足够。更为深入的渠道布局,已经成为惠普谋取中国区域市场的又一枚重要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