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ERP上线:CIO从盲目购买到像取经一样做选型
作者:佚名 来源:支点网论坛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19日 点击数:

从盲目买软件导致白白浪费8万块钱,到系统实施初期就面临升级的巨大困难;从统一物料编码到一步步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华阳多媒体为ERP项目付出的是汗水、诚意和心血,换来的是成功、效益和企业充满阳光的未来。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是惠州市华阳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中港合资企业,注册资金7,000万港元,投资总额1.4亿港元,主要从事家用和车载CD、VCD、DVD机芯,激光头及其配件、电子专用设备等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

华阳多媒体公司自创建以来一直十分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成立伊始就建立了专门信息化主管部门—信息中心,由总经理直接领导,信息中心经理吴德立先生主要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第一次买软件就交了学费

2002年1月,华阳多媒体刚刚投产运作,公司的一些客户如日立、飞利浦、WAL-MART等,要求公司采用ERP系统来加强内部管理。这些客户认为,只有有了信息化系统作保障,才敢放心把订单交给华阳多媒体做。

因为公司刚刚成立,规模还比较小,在没有进行总体规划且需求紧迫的情况下,华阳多媒体花费8万多元匆匆购买了一套财务进销存系统。

据吴德立回忆,当时购买的这款软件是一套小型的财务进销存软件,主要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业务数据仅限于进销存三大块,且与财务数据无法实现完全衔接,更主要的是它没有ERP的核心—MRP功能,销售无法做预测、生产无法做计划、采购无法做请求。另外,这款软件对产品的编码、BOM(物料清单)和取替代料管理都是空白。

“光是以上软件系统层面的不足,就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我司快速发展的管理需要,因此最后宣告停用,该进销存软件也完成了它短短只有半年的使命。我们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只因系统的局限让我们不得不‘浅尝辄止’”。谈起这段经历,吴德立仍记忆犹新。

虽然这笔钱交了学费,但让华阳多媒体对于采用ERP系统的决心更加坚定。公司迅速调整并明确需求,果断废弃旧系统,计划实施一套不但能满足现有业务的需要,更能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信息管理平台。

像唐僧取经一样做选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阳多媒体迅速组织人马,开始四处了解ERP领域和相关产品。

“产品选型工作真的是一件看似简单,实际却十分复杂的工作。为了帮公司找到一款合适的产品,项目小组历尽艰辛、千里迢迢去各个软件厂商及其客户参观、考察系统,如同唐僧取经一般去弄明白别人是如何做的”。吴德立向记者讲述了这段经历。

“在经过一段时间调研之后,2003年3月,我们开始和神州数码ERP进行接触。”吴德立正是从那个时间起,就扛起了公司ERP的重担,“从公司任命ERP项目小组全力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那刻开始,我和我的团队就有一种莫大的责任感和压力,作为项目组长,我的责任更大。”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上次那样简单选择、匆匆而上的失误,此次项目选型华阳多媒体进行得十分谨慎。从2003年5月开始,项目组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了解产品特性。随后,又花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四处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

让公司上下拧成一股劲

考察结束后,项目在7月21日正式签约。华阳多媒体的高层深知ERP项目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的项目,于是在8月1日,公司迅速组织召开ERP项目启动大会,公司领导亲自参加会议,对全体人员进行总动员。

会上,董事长、总经理邹淦荣先生斩钉截铁地说:“实施ERP系统是确保华阳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多媒体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成功与否对于我们公司来说非常重要,我要求只准成功,不许失败!”这句话让与会的全体人员至今记忆犹新。

正是这句激励的话语,使公司上下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统一认识。特别是在项目小组和操作基层的每一个人的心中树立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信心保证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实施。

在项目的推行中,公司的项目执行者们曾为一些问题发生过争执,编码、流程等问题是ERP系统实施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大家为了维护本部门的利益而据理力争,讨论的场面热火朝天,项目甚至一度停滞不前。

在上ERP系统之前,华阳多媒体内部的物料编码是不一致的,同一个物料可能有好几个编码,开发部门编写物料编码和产品的开发BOM(E-BOM),生产管理和生产技术支持部门又弄出一套生产编码和生产BOM(P-BOM),采购部门为了物料采购的便利又编制一套编码。就这样你一块、我一块,那时几乎所有的物料和BOM都没有统一的编码,而且编码很不规范。

因此,在讨论统一编码的过程中,各部门开始时都是站在本部门立场和“利益”的角度出发,其中,仅物料编码方案就讨论了将近40多天,举行了十多次专题研讨会议,参加者共计100多人次。

在经历数十次的讨论会后,最终由总经理拍板决定出台了公司新编码管理制度。此时,一套科学、规范、简洁、方便的编码系统终于颁布。

“新的编码系统在开始执行的日子里,确实给大家的使用带来一些不便,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部门已熟悉了新的编码体系。”据吴德立介绍,统一的物料编码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资料共享,更重要的是解除了多年来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和沟通隔膜。

搞定物料编码之后,系统流程和业务重组的规划更是第二件痛苦的事儿,由于先前用的那套进销存系统只是财务、仓库和市场等几个小范围的部门在使用。所以公司标准的开发、计划、生产、工艺、质量、销售、采购、存货、成本、财务等业务的流程根本没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操作标准。

当时摆在项目组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小流程整合成一个既有主流程且主线明朗,又有按业务分工的各个小流程,且各个流程相互配合、相互监控。

“在经历近二十次的会议后,我们最终讨论出新的系统流程和业务规划蓝图。”吴德立告诉记者,ERP项目中的每向前一步,都花费了项目组非常大的精力,辛勤的汗水与心血不可少。

最重要的是要让系统用起来

吴德立认为,企业实施ERP系统成功与否的标准很难界定,但有二点很重要:第一点是系统运作与业务操作要相辅相成,二者的运行要合为一体;第二点是企业实施完ERP系统后要形成一种良好习惯,那就是让员工没有刻意为了使用ERP系统而去操作软件的意识,要让大家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系统。

为此,吴德立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要求各部门主管带头操作,让各部门从上至下的岗位都导入到系统中,譬如主管要求在系统中审核单据,制单的人员还敢手写开单吗?

第二个措施是出台ERP操作白皮书,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和考核制度,一是借助管理手段定性要求用户使用好ERP系统,二是通过绩效考核软性激励大家使用ERP系统。

他还借助ISO体系的推广经验,通过PDCA循环引导各部门推行ERP系统。他认为,ERP系统是一个体系,它与ISO或其它管理体系一样,在实施过程中都须要经历规划培训、上线执行、检查结果和持续改进等阶段,这套程序让实施工作变得规范、科学和简单。

最后,除了顾问的指导外,吴德立还带领项目组成员深入到各部门的用户终端,与他们一起共同推行、探讨和解决问题,让员工觉得这是一个团队项目,不是某个人的责任。没有了抵触,大大降低系统推进中的阻力。

在行驶中给汽车换引擎

自从ERP项目正式签约的那一天起,吴德立的心就一直悬在半空。但他心里这根“弦”并非是“怕死”,而是唯恐有某个环节出现纰漏,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

讲到这里,吴德立回忆道:“回想起来觉得自己那时真是如初生牛犊,不过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忧虑并不是多余的。作为项目的具体推进者,一定要提前想到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凡事一定要具有前瞻性,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正是为了达到最好的实施结果,2004年2月份,ERP项目组一边启用了质量和工艺管理系统,一边又开始对系统进行升级工作。

“应该说在项目尚未全面上线、运作还那么不稳定的情况下升级,是有一定难度和风险的,但那时由于在我们的业务里许多问题必须在新版的系统里才能解决,特别是在财务体系当中存在的不足,经项目组与顾问研究决定,立即升级!”吴德立介绍说。

华阳多媒体最初导入神州数码易飞ERP系统时采用的是4.5版本,半年后神州数码推出5.0版本,为了解决4.5版本在财务报表、会计凭证格式的标准化、报表的深度跟踪和查询、生产的领料/发料和入库的灵活管控、多模式的成本核算等方面的不足,公司毅然决定升级。

为了作好升级工作,项目组与顾问作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和详细的操作方法。譬如:数据库和系统的备份、升级前认真学习新版本的功能和升级操作方法,对各部门作了新版本的简单讲解,并征求大家的意见等。

有了这些准备,在各部门的鼎力配合下,经过信息中心全体同仁的努力,升级工作按时、顺利完成,新旧版本成功切换,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通过ERP的实施,公司各部门实现了数据集成、信息共享,库存、账务及时准确,物流、财务流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操作者必须按系统既定的流程严格进行,各环节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控制和预测。

在库存管理方面,准确的库存帮助企业降低了资金成本。库存准确率100%;库存出入单据时差控制在了1天以内,负值库存数量0项;订单交货追踪准确率达100%;采购进货追踪准确率100%;库存呆滞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有效的遏制;库存周转期由原来的90天降低到30天。

库存账、成本账和总账实现完全吻合;应收、应付对应的销售、采购账与物相同;领料/发料和入库也做到一一对应并且质量问题的追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完全符合审计的要求,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应收应付账款及时有效控制,现金流更加清晰、快速。成本核算到具体产品、订单,并可进行成本、利润的分析,发挥了成本管理的功效,财务结账时间完全满足集团的要求。

■ 用户感言

华阳多媒体信息中心经理 吴德立

我司在2003年导入神州数码ERP管理平台。其中经历了实施与否的举棋不稳,产品选型的捉摸不定,项目准备的千头万绪,项目推进的举步难行,系统数据的精确无误等让我们彷徨、紧张、焦虑的困难和压力。

但有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的成功里程碑,直至系统全面上线、项目成功实施给公司全体人员带来的无限喜悦与欣慰。因此,我们的ERP系统是艰苦走来,但也一路精彩。

实施ERP是随着每个企业的行业背景、企业环境、企业人的心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不同而不同。所以我常常说企业实施完ERP之后,这套ERP系统一定是属于本企业的,而非软件商和顾问方,也很难复制

通过ERP的实施,公司各部门实现了数据集成、信息共享,库存、账务及时准确,物流、财务流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操作者必须按系统既定的流程严格进行,各环节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控制和预测。

在库存管理方面,准确的库存帮助企业降低了资金成本。库存准确率100%;库存出入单据时差控制在了1天以内,负值库存数量0项;订单交货追踪准确率达100%;采购进货追踪准确率100%;库存呆滞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有效的遏制;库存周转期由原来的90天降低到30天。

库存账、成本账和总账实现完全吻合;应收、应付对应的销售、采购账与物相同;领料/发料和入库也做到一一对应并且质量问题的追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完全符合审计的要求,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应收应付账款及时有效控制,现金流更加清晰、快速。成本核算到具体产品、订单,并可进行成本、利润的分析,发挥了成本管理的功效,财务结账时间完全满足集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