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段极具挑战的日子。在全球经济处于逆境的背景下,IT行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中,依然不乏行业的亮点,虚拟化正是这样一道逆风飞扬的靓丽风景。
对虚拟化技术来说,2009年是快速发展的一年,不仅主流厂商纷纷推出新产品,客户的需求也得到大大扩展,CIO们也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了这个领域,这项有着40年历史的技术终于在经济危机中迎来了春天。
在当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尤其是在IT成本缩减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IT产品,虚拟化产品和方案更受到用户的青睐,这主要是由于虚拟化技术能够为用户带来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带来的不仅是TCO(总体拥有成本)的降低,还包括ROI(投资回报率)的提高,这使得虚拟化技术在经济不景气时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虚拟化技术能够通过服务器整合显著地降低投资成本,并通过构建内部云和外部云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众多企业因此将其视作应对当前挑战的首选策略,从而加速了虚拟化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与应用。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以及持续不断的探索式应用,虚拟化已经历了"分离和整合"的第一阶段,目前处于第二阶段,主要是帮助用户进行"聚合和自动化"。中国用户对虚拟技术的热情不断高涨,虚拟化成为IT市场热点,用户对虚拟化产品和方案的接受度已大幅提升。2009年,存储虚拟化真正落地、高端应用程序虚拟化渐成主流、网络虚拟化逐渐普及、虚拟化数据中心朝着云计算的方向大步迈进、管理工具比以往更加关注虚拟数据中心。
更重要的是,众多企业在2009年交付了完整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捆绑产品,可以预封装并针对虚拟化进行完全的优化,使客户采用和集成虚拟化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随着这些捆绑产品在2010年陆续推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将会迅速成为新数据中心通用的构建模块,使当前的IT基础架构变得更为经济、灵活、模块化,极大地满足客户需求。
此外,云服务提供商也开始运用虚拟化提供更加开放和兼容的服务。例如,VMware vCloud计划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有超过1000家不同规模的厂商为客户交付基于VMware的云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与基于VMware的数据中心兼容,受到了客户的广泛支持。我们还看到,行业标准组织正致力于在应用层和管理层提供必备的兼容性工具,赋予用户更加丰富的选择性,使IT技术厂商能够专注于改进功能、可靠性及性能,而不必再将重点放在格式、代理和协议等方面。
当然,我们也看到,企业桌面虚拟化、手机虚拟化、面向虚拟化的安全解决方案、虚拟化推动绿色中心发展等领域在2009年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却远不如之前预想的那样发展迅猛。原因在于,迫于困难的经济形势,客户普遍更加重视"少投入、多获益",短期投资回报率成为他们关注的唯一焦点。因此,那些具有革命性的投资不得不暂时搁置。但是,我坚信这只是发展过程的暂时延缓,整体的发展趋势并不会发生改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这些领域在2010年势必将比2009年取得更多的进展与突破。实际上,这样的迹象在企业桌面虚拟化领域已经逐渐显现。我们看到,随着Windows 7的正式发布,由于桌面虚拟化在系统迁移方面的一系列优势,该项技术的部署已经全面提速。
总体而言,回顾激动人心的2009年,我们看到创新性的虚拟化产品层出不穷,进一步推动虚拟化技术迈向前进。同时,虚拟化生态系统日臻完善,不断推出新服务,促进了虚拟化在全球范围内的采用。
在虚拟化市场,各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虚拟化专业技术厂商、传统IT企业纷纷登场,不同的虚拟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种IT应用环境中。
目前虚拟化市场上的提供商主要有两类阵营,一类阵营是专注于虚拟化软件和服务的提供商,这类厂商的主要代表有VMware、思杰Citrix、微软等,另一类阵营是以提供虚拟化芯片或硬件系统及其解决方案为主的提供商,包括许多服务器等硬件厂商也正在加入这类虚拟化供应商阵营,这类厂商的主要代表有英特尔、戴尔、惠普、浪潮、红帽等,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将虚拟化软件嵌入操作系统或芯片,或在其主流产品和解决方案中附加上虚拟化技术,例如2009年2月,红帽公布了其2009年虚拟化战略,并表示红帽公司新目标是将自己定位为在虚拟化领域领先的Linux厂商,向VMware和思杰这样的虚拟化市场领军厂商发起挑战,在服务器和桌面系统领域欲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虚拟化软件和服务市场品牌结构中,按照销售额份额统计,排名前三位的厂商依次是VMware、 Citrix、微软,其中VMware以75.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思杰Citrix以19.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微软以1.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国虚拟化软件和服务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激烈,VMware一家占据整体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VMware在虚拟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和产品获得了IT用户的广泛认可,在中国市场其虚拟化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出货量都具有市场份额领先优势,其中销售收入市场份额优势更为突出, VMware的90%的销售收入来源于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的虚拟化产品收入,这是其获得市场领先地位的重要特点。目前,VMware拥有范围最广的虚拟化产品线和管理软件,而且现在其产品路线图已经扩展到了它们最见长的服务器虚拟化之外的领域。VMware向上延升至云计算领域, 在2009年4月发布的VMware vSphere 4是业界首款用于构建内部云的操作系统,能够聚合和全面管理大型基础架构资源池,包括处理器、存储和网络等,使其成为一种无缝、灵活、动态的操作环境。与此同时,VMware还与极其广泛的上下游厂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云计算的实施;向下,VMware加强了其桌面虚拟化产品线,并新推出了下一代桌面虚拟化产品--VMware View 4, 从而推动计算模式从以设备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终端用户可以在任何位置的任何设备上使用他们熟悉的个性化环境,并通过一个单一的视图查看所有应用程序和数据;除此之外,VMware还推出了移动虚拟化平台。这种全系列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使得VMware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得到增强。
不过VMware也受到了来自微软和Citrix的挑战。微软2009年的市场推动重点之一就是虚拟化,而首要的竞争对手就是VMware,微软正在想方设法地进行虚拟化的宣传,微软在虚拟化市场的收入份额虽然不高,但其产品的出货量比例却仅次于VMware。微软在七月将Hyper-V R2交付给制造商。这个版本对第一个版本的Hyper-V作出了重要改进,提供热迁移、集群共享卷和其他高级功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能将微软与VMware放在相同地位上,这是服务器虚拟化市场上的里程碑。
Citrix目前主要收入来源是桌面和应用程序虚拟化产品,并且已经开始进入服务器虚拟化领域,思杰在2009年第一个季度发布了突破性的新版XenServer,让免费企业级虚拟化惠及所有人,从而改变了虚拟化市场的游戏规则。XenServer 5.5是思杰免费的、功能丰富的服务器虚拟化软件,2009年2月发布的XenServer能帮助思杰在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市场获取更多份额。10月,思杰宣称对XenServer进行开源。思杰CTO Simon Crosby说此项举动将帮助思杰增加市场份额,并从管理软件获取收入。
在虚拟化领域,微软和思杰都想与VMware争夺市场份额,思杰和微软之间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但是他们同时又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两家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各自产品线的不足。可以预见,今后双方很可能会采用合纵连横策略共同对付VMware。2009年,甲骨文在虚拟化市场也不乏大动作。尽管甲骨文是一个主流软件厂商,但却一直在努力成为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的一个参与者。2009年5月甲骨文通过收购Virtual Iron,摇身成为虚拟化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同时,甲骨文还正在收购Sun公司,如能成功,后者的虚拟化产品组合也将归甲骨文左右。在OpenWorld大会上宣布推出了VM 2.2,首次将Virtual Iron管理工具和功能集成到甲骨文的虚拟化平台中。而且该公司表示,2010年上半年将推出VM 3.0。
另外,Red Hat在2009年也是动作频频。自从Red Hat在2008年9月收购Qumranet以来,该公司已经做出战略性决策,即使用KVM作为其核心虚拟化技术。在整个2009年,为了挑战已经在虚拟化市场确立地位的厂商,Red Hat向虚拟化世界推出众多系列产品,其中包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中的内置虚拟化平台,以及面向桌面和服务器的虚拟机管理产品。
展望未来,一切皆有可能。VMware依然在虚拟化市场竞争中具有领先优势,但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已经提升了竞争等级。可以预见,在2009年已经纷纷出招的各虚拟化厂商,必将继续在2010年采取新的重大举措。
相信2009年发布的两大虚拟化系统VMware的vSphere 4和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在2010年会开花结果,虚拟化应用在2010年不会发展停滞。展望2010年,我们认为有三个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随着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厂商持续拓展合作伙伴关系,数据中心模块化发展趋势将越发明显。EMC和思科发布的vBlock基础架构捆绑包以及惠普推出的"融合式基础架构(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清晰地表明越来越多厂商意识到客户需要一个简单、易用、单一的支持渠道,以便更好地利用资源。
其次,业界对于私有云的定义将更加明确,有助于客户更好地进行部署。我们终于摆脱了云计算的炒作,将更加关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挑战,尤其是安全问题。此外,越来越多客户开始将私有云和公共云产品的融合纳入IT战略规划中,希望这种"混合云(hybrid clouds)"能够更加易于管理,并在效率、可伸缩性、安全性和控制力之间取得平衡。我期待着厂商、系统集成商和认证代理机构在2010年能够深入合作,满足用户这方面的需求。
最后,更高级别的应用架构不断涌现,将极大地简化开发者构建种类日益丰富、功能日趋强大的Web应用的任务流程。例如,VMware全新的SpringSource部门提供的高级别应用架构,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地构建应用,并在极短时间内从编码阶段走向部署阶段。目前,已有众多厂商选择将这些开发架构直接嵌入云中进行构建,从而进一步缩短了部署周期。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当前多数的PaaS产品都与特定的云厂商绑定,迫使客户必须遵守特定的部署需求。我们希望这一问题能在2010年得到解决,当开发者和客户需要在云上运行应用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惟有如此,云计算标准才将走向开放,具备云可移植性理念的PaaS新产品才能不断涌现。
未来的一年,蓄势待发的虚拟化领域将呈现怎样惊人的变化与进展,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