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企业信息化 如何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
作者:汪力健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05年09月29日 点击数:
信息化最广大的市场在哪里?中国IT厂商早就认识到有两大市场等待着他们去开拓,一是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这几年着实发展迅速;二是企业信息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相比之下却是步履蹒跚,实现信息化的不到10%。
中小企业占我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如何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信息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而挑战的核心问题又集中在如何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近年来,北京的用友、山东的浪潮、深圳的金蝶等著名管理软件厂商都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树立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在制造业、金融业、化工、纺织、钢铁、汽车、轻工、物流等各行业都有“样板”,率先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能耗降低,库存下降,成本节省,效率大大提高。
这些“领头羊”走得很好,但是“羊群”并没有跟上,60%—70%的大中企业,90%的中小企业还在信息化的大门之外徘徊。不久前,“企业信息化九州行”活动对此进行的调查表明,企业信息化的“供需双方”,也就是IT厂商和他们的客户各自在主客观两方面都存在问题,要想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就要一个个地分析这些问题,解开这些“疙瘩”。
从客户方面分析,主要的问题在思想观念上,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仍愿意停留在旧有的管理及销售模式中,对于信息化带来的成效“懒得去想”;有些企业对信息化的概念一知半解,以为有了几台电脑就信息化了,在财务管理上更加直观,把电脑只作为代替算盘和账本的计算和输入工具;还有的企业对信息化期望过高,不能“一蹴而就”时便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信息化“就那么回事儿”,虽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可买电脑、建网站、培训技术人员也都要花费,“赶那个时髦,没多大意思,不如多做几单生意”。
这些客户的观念问题都与IT厂商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信息化供需双方之间,IT厂商是客户的引导者,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为各行各业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不能把信息化的魅力展现给客户,不能解决客户应用中的问题,是IT企业自身在技术开发、创新思维、营销理念、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偏差或缺失。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组组长杨海成指出: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基本上还停留在单个软件工具的应用上,尽管有的企业各个职能部门都已经信息化,但是互相不融合,甚至不能顺畅联接,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
如何让企业的信息和数据更好地集成和共享,这是从点到面推广信息化的一个关键问题,“要体现企业信息化的价值,不只是电子账本,不只是理清供销存的数据信息,也不仅仅是能和别的企业上网谈生意,网上交易,”在这方面,杨海成比较欣赏浪潮集团新近推出的“协同工作平台新产品Dcwork2.0”,“要让企业大量的数据、业务流程真正能够像一个乐队一样,有组织地发挥它更大的作用。”杨海成认为,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建立起数字化平台、协同工作平台,首先每个企业自身能协同工作;第二步,再同上游、下游的企业与市场联成一片,这将是支撑我们国家新兴工业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支柱和保证。
如果一个IT企业卖给客户的信息化产品,其功能是单向的技术应用,算账的只管算账,数据库只能作为数据库用,十几年前还可以,但今天一定是失败的,按照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柏华的解释,“企业信息化应该是ERP(企业资源计划)、财务软件和协同软件三位一体,协同软件不仅弥补了企业信息化中的一个缺口和断层,还将人、财、物和信息串在了一起。”
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由点到面的推进也存在市场推广问题:浙江一位老总自称搞信息化有钱,但是不需要,“现在通信这么发达,很多事情电话里面都能搞定,涉及到产销协调什么的我们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沟通和落实得差不多了。”如果是一两个人这么想,那一点都不奇怪,但是如果全国中小企业的老总有10%—50%这样想,那绝对是IT厂商在信息化推广方面有缺欠,所有问题最终都归结到两点:你的产品够不够好?怎么把信息化的魅力和效益展现给客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