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举行 苗圩部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1日 点击数: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10点举办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应邀介绍2017年工业通信业的发展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总工程师张峰。苗圩部长在介绍中提到,“两化融合更深,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在去年由国务院发布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也在大力推进,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工业APP也在商业化应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水平在持续提升。另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这项工作在扎实地往前推进,还有一个好消息,我们两化融合的标准系列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立项为国际标准。到去年年底,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利用率达到了63.3%,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了70%,生产设备除了数字化改造以后,设备和设备之间联网率超过了39%,像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也在蓬勃的发展。”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元绍达 摄)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很高兴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17年工业通信业的发展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先生,总工程师张峰先生。下面先请苗部长作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元绍达 摄)

  

苗圩: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我先简要介绍2017年及本届政府五年来工业通信业的发展情况,然后和我的同事一起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工业运行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信息业也保持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中国制造2025”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涌现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国际对接合作不断深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信息网络建设扎实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打击防范通讯信息诈骗成效显著。

一年来,我们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纵深发展,推动出台深化“互联网+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大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持续提升,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活跃。

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钢铁去产能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降成本补短板工作得到加强,“三品”战略实施加速消费品工业升级步伐,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实施。

一年来,我们努力保持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势头,消费驱动力持续增强,先进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增长新动能加快聚焦,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工业经济运行实现稳中向好提质增效。

  

苗圩:
回顾2017年以及过去五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砥砺奋进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部署,也离不开全行业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辛勤付出。五年来,推动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以及“宽带中国”、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一批重大政策。五年来,狠抓落实了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去产能、技术改造、质量品牌、绿色转型、提速降费等一批重大工作。五年来,集中突破了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大型飞机、5G等一批重大项目,工业通信业总体规模、综合实力、保障能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以上是简要情况。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胡凯红:
谢谢苗部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你在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电视台记者:
2017年工业增速达到6.6%,利润总额增速达到21%,超出预期,是近几年的最好水平,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请问全年运行的态势有什么特点?2018年运行趋势又将如何?谢谢。

  

苗圩:
2017年我们国家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而且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主要的指标明显的改善,整体上形势好于预期。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6.6%,处于近三年最好的水平,这些为工业经济的运行下一步的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归纳起来去年工业运行有五个特点:一是工业运行更稳。2017年,规模以上是6.6%,比2015年和2016加快了0.5和0.6个百分点,改变了自2010年以来单边放缓的走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结果,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了2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3.9%,比上一年同期提高了0.54个百分点。这些为我们国家经济的稳中向好提供重要的基础。

二是经济效益更好。2017年企业利润增幅创造了2013年以来的最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21%,比上一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去产能成效的显现,近几年比较困难的原材料工业生产经营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2017年利润大幅度增长,原材料行业利润增长了46%,高于整个利润增长的一倍以上,拉动整个工业利润增长超过了10个百分点。

三是结构调整更优。我们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地打好去产能的攻坚战,2017年5000万吨钢铁去产能的任务将超额完成。另外长期扰乱市场秩序的1.4亿吨地条钢去年全面出清,全国工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77%,这也达到了5年来最好的水平。同时,我们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的制造业,全年技术改造的投资占整个工业的投资比重达到了45.5%。另外,我们还推动了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等重大工程,我们还推出了“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促进消费品工业的升级步伐。现在我们消费品行业当中,有5000种产品实现了内外销的同线、同标、同质。  

四是先进制造业发展更快。我们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启动创建了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级示范区,持续的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去年又新批了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另外,像中国制造2025的高端装备创新、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再加上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五大工程在全面的深入实施。像高档数控机床、大飞机、“两机”等重大科技专项在加快推进,一批大国重器相继问世。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了13.4%,快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6.8个百分点,电子制造业的增速达到13.8%,装备制造业增速达到了10.7%,这些合计拉动整个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各位记者朋友都知道,我们比较亮点的几个产品像工业机器人,去年产量比上一年增长了68.1%,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比上一年增长了51.1%,另外我们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五是“两化融合”更深。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在去年由国务院发布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也在大力推进,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工业APP也在商业化应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水平在持续提升。另外,“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贯标这项工作在扎实地往前推进,还有一个好消息,我们“两化融合”的标准系列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立项为国际标准。到去年年底,数字化研发工具的普及利用率达到了63.3%,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了70%,生产设备除了数字化改造以后,设备和设备之间联网率超过了39%,像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也在蓬勃的发展。

总体来看,2017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的调整在持续深化的情况下,全年工业经济发展是好于预期的,全面完成了年初我们确定的目标。展望今年经济形势,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安排,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立足制造强国建设全局,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不断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切实提高工业供给体系质量,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向好势头,以工业经济的向好势头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苗部长您好,在去年十九大时您曾经表示过,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想请问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前实施的最新进展是什么样的?今年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实施以来倍受关注,目前企业的反馈情况如何?有分析称新能源汽车的企业生产资质现在门槛依然过高,想请问这如果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双积分制的推出能否弥补这一不利影响,未来门槛能否降低?还有就是据了解,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将会有很大的退坡,这是否会对企业带来生产压力,有哪些应对措施?谢谢。

 

苗圩:
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第二个关于新能源汽车请辛国斌副部长回答。

“中国制造2025”启动实施两年多以来,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制造强国的战略思想,应该说,“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现在我们通过这两年多也形成了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五大工程在稳步的推进,国家级示范区将在近期启动创建,一批重大标志性的项目和工程陆续落地,制造强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五大工程实施的情况来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包括去年新批准的三家,现在一共有五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我们还培育了48家省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形成了以国家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重要补充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另外像大飞机、集成电路、新材料、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5G、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二,在工业强基工程方面,我们去年支持了331个重点项目,像高速动车齿轮传动系统,像核发电系统所用的泵用密封件这些重点领域“卡脖子”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在智能制造工程方面,428个智能制造的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206个项目进行了试点示范,发布了22项智能制造的国家标准,初步建成了一批数字化的车间和智能工厂。在绿色发展工程方面,我们支持了225个重大绿色制造的项目,打造以绿色标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在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方面,去年应该取得了重大的技术成果,像C919大型客机成功实现了首飞,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发来了贺电,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还作了重要的批示。AG600水陆两栖飞机去年年底成功实现了首飞,党中央、国务院也专门发来了贺电。另外,像时速超过350公里中国标准的动车组,像“蓝鲸一号”等一批高端创新的成果也在不断地涌现。

“中国制造2025”成为我们深度的参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双边多边合作的一个标志性的符号,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国制造2025”是开放的体系,是包容的体系,我们与相关的国家和地区在战略、标准、技术、人才、高端制造装备等方面广泛的开展了合作和交流。比如我们成立了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我们开展了“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的交流,我们还建立了中欧、中法、中意工业能效合作和绿色制造的工作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时强调,继续推动“中国制造2025”同法国未来工业计划全方位的对接。

另外,2018年我们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地实施好五大工程。二是创建“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级示范区。三是培育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四是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组织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培育、百万工业企业“上云”等工程。五是提升制造业的供给体系质量,落实好今年钢铁去产能的任务,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六是优化制造业的发展环境,特别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交易性的成本等等。我们有信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入地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后续的工作任务,达成最终的年度计划目标。我就回答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