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IO遇到了知识管理问题
信息系统发展至今日,已经与最初人们所熟识多年的信息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几台彼此互不连通的“PC式信息化”到利用局域网实现简单共享及信息传递的小型办公网络,再到后来的OA、财务系统的简单应用,直至今日的深入企业管理流程及业务流程的数据分析、挖局等信息手段的应用,信息系统走过了一条从单一节点到大规模集成应用的艰辛道路。
而作为信息化领域浪尖人物的CIO,其对自身的职业定义也应随着信息系统的严谨而发生一些甚至是彻底的改变。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知识时代,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急切的关注着如何把可得到的信息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合理加工,从而发挥“1+1〉2”效能得解决方案。这不仅仅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对于知识的传播、经验的传递累加以及人才的培养和发掘都是极有利的方法手段。
而对于CIO来说,明确的需求就是对其未来工作的指导。因此,一个合格的CIO应该不仅是可以帮助企业完善信息系统、挖掘数据资源的领头羊,同时,其至少还应该可以深刻掌握时代对新管理手段或领域的需求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企业最应该完善的管理领域。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有些企业的CIO用尽一切方法后,却发现企业的自动化还是失败。
你知道吗?也有企业已经完全自动化了,却无法因应环境的变化,而惨遭失败。
你知道吗?发生这类情形的企业,可为数不少。这些情形无关信息科技设备的优劣,而是因于知识管理的问题。
有些企业跑在前面
信息化的发展,已经由数据管理到信息管理,且现在又迈入知识管理的境界。这代表着企业对信息化功能不断的演进,就好像我们由小学、中学到了大学一般。早期信息化,只是买一套计算机设备,提供数据的储存与处理罢了。所以,那时的计算机部门,又称为数据处理中心或计算机室。
然而,随着信息化重点的改变,开始进入交易自动化、决策支持、绩效控管等功能时,主管不再只要原始资料,而是要经过处理的信息,亦即踏上信息管理的境界了。
在信息管理的时代,所需管理的数据,乃来自于企业的交易过程,以及环境中有关信息与系统的搜集。因此,此时所管理的,仅属于企业规则的部分。
随着信息化的进展,我们发现有许多企业能更有效地运用信息系统,而迅速处理一些传统系统无法处理的员工知识。因此,创造了傲视同业的竞争优势。
员工知识的撷取是深刻自动化的基础
要能达到这个境界,对CIO而言,变成了一项艰巨的挑战。为什么呢?因为员工的知识能力蕴含于感觉之中,并在作业中表现出来,而且这些知识是不明确的。员工知道许多工作上的知识,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以规则很清楚的记录与订出。
而对于员工而言,他往往沈浸在其经验世界,满足于他自我的知识能力,或有意的保护自己的工作生存权,而很少试图将此种知识转化为可清晰表达的规则。
员工的经验造就了他的知识,在工作环境中,他们可以感觉到环境的变化与可能发生的事,他们利用他们这方面的知识,将环境可能发生的结果联系起来,并知道如何使工作达到最佳的结果。
当系统分析师试图分析交易流程的规则时,借着观察与面谈,将所了解的企业规则作成模型。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他们的知识互异,因此分析师无法了解其差异,仅将共同部分作成系统模型,这样的自动化系统当然会失败。这些失败属于知识撷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