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预算中,“讨价还价”是常事。另外,面子、形象等也是影响IT建设的重要因素。在现有企业文化中,节约型IT如何下手呢?
陈卓彻底体会到了“节约型社会”的热度。报纸、广播、电视关于节约的报道铺天盖地,“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经济”成为媒体关键词。更有甚者,收集市民百姓的节约好点子,做成一本小册子,很是畅销。
受这种气氛的感染,陈卓也开始有意识地节约,并与他的工作结合起来。作为钢铁企业的CIO,他感觉有必要给同事们上一堂“节约课”。钢铁企业设备多,员工也多,平时不关电脑显示器、打印时纸张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利用社会大环境,在单位营造一种“节约”的氛围,可以节约一大笔资金。
水电、纸张是看得见的浪费,陈卓知道,还有一块看不见的浪费,IT部门是“罪魁祸首”。
例如,信息部门每年做IT预算的时候,总是习惯多要一些钱。作为CIO,陈卓习惯了和CEO、CFO“讨价还价”,他知道每年预算都会被砍掉一部分,因此他就预先留出这部分。
去年,陈卓打算升级一部分硬件,加上运营维护费用,预计200万元足够了。他在计划书中却写了400万元,哪知领导心情好,只砍掉了100万元,最后实际拨款是300万元。 有钱不用,过期作废。因此,虽然很多机器性能仍然很好,可也下岗了。打印机换成多功能一体机,台式电脑换成笔记本,他们高兴,其他部门同事更高兴。在现有“企业文化”中,IT规划适宜性成了空谈。
另外,面子、形象等也是影响IT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是说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吗?很多企业都轰轰烈烈上马ERP、CRM、办公自动化系统,陈卓所在的钢铁行业也不例外。领导的意思是,以前落后了,现在不仅要赶上,还要超过其他单位。因此选型时不顾实际情况,尽选名牌、大牌,既气派又时髦,让来参观的同行羡慕不已,领导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可是陈卓知道,即使国外一些大企业,信息化也是很省的。他心里明白花高价买来的系统不是全排上了用场,有些系统是多余的,可是也不能明说。IT部门着实成了“成本中心”。
如果要发展“节约型经济”,必须要从IT开刀,建设“节约型IT”。但是在现有企业文化中,节约型IT如何下手呢?陈卓没有答案。
节约需要制定战略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工程师 罗时鼎
只要陈卓在当前“讲节约、重效益”的大环境下持之以恒实施节约型IT战略,相信他的公司一定能够建立节约的企业文化。
任何信息实体都有属于自己公司特征的企业文化,没有企业文化的信息实体几乎是不存在的。节约应当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没有节约的意识和相关制度,就谈不上企业文化。
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结合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深航)在高油价情况下继续保持盈利能力而实施的资源节约计划实施情况,我认为陈卓应该从节约IT资源入手,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节约意识,树立节约风气
信息实体的CEO都具有节约意识,只是节约在经济建设活动的过程中没有被重视,陈卓所在的钢铁公司也不例外。CEO所拥有的超前意识与节约不矛盾,如果项目管理成功,相反可以起到保护投资的作用,超前意识应当还加以引导。至于攀比心态的回调可能需要一个过程,甚至一定的代价,但其最终会回归务实。
因此,陈卓应该率先提出“节约IT资源,从我做起”的节约型IT战略,通过研讨会、座谈会、板报和讲座等多种有效宣传形式,解释节约型IT战略,强调从自己做起的意义。同时对浪费IT资源的现象进行曝光,并将在月度考核体现。
通过以上活动,触动每位信息中心员工的节约思维,在IT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培养个人的节约意识,在信息中心树立节约的良好风气。节约就是效益,节约也是文化,在当前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更具有现实意义。
创新和完善IT管理制度
其实节约是一个管理问题,管理越规范,管理粒度越小,节约就越能够保障,越能够体现出成效。制定和创新与节约型IT战略配套的制度是可行的、有效的和必要的,深航的实践证明也是成功的。
深航有一整套IT管理制度,涵盖IT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立项审批制度、项目管理制度、信息系统项目变更管理办法(不属于项目管理内容)、网络工程变更程序、信息系统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等。
整个管理制度详尽并且完善,详细到墨盒回收、打印机报废等废旧IT资产的管理办法,对精密空调、UPS的保洁和保健频率、最后一个离开中心机房的员工必须保持机房最低照明度的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
目前深航已经完成了员工计算机改革,所有的员工必须在公司适当补贴的基础上购置自己的计算机,干部必须具备移动办公能力,这样规避了个人电脑版权的风险,提高了个人电脑的管理和维护水平,节约了IT的人力成本。
陈卓应当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IT管理制度,力求通过制度来保障节约的实施,同时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满足IT技术的发展和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与时俱进的IT管理要求。
培养节约型IT人才
节约依靠管理,依赖技术。IT部门是信息实体的信息枢纽,是人才密集的部门之一,没有懂得节约的IT人才而单独谈节约型IT是没有成效的。因此,优秀的IT人才是实施节约型IT的前提,也是关键。
节约型IT人才的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敢于实施节约和懂得如何节约。但并不是每一个IT员工都具备以上素质,建议陈卓实施一个培养节约型IT人才计划,以保障自己的节约型IT战略的实施。
作为CIO,依靠优秀的节约型IT人才,从技术的角度优化整个公司的IT资源,对IT资源进行合理并且有效的调整和配置,可以为节约型IT战略的实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另外,依赖最新的IT技术也是实施节约型IT战略的有效途径。拿深航来讲,分布在国内外有37个营业部,如果以DDN或者Frame relay技术组网,其网络设备固定资产投资和日常运营费用高得惊人,但2004年5月深航采用当前最新的并且是比较成熟的IPSec VPN技术组网并实现互连,既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又控制了成本。
无锡分公司到深圳总公司的DDN链路月租12000元,2005年8月流量监控负载95%,已经影响到分公司的正常的航班生产保障,如果新增链路分流或者对该DDN链路的带宽进行升级,也可以满足无锡分公司生产需求,但是经过工程师对该线路数据包的分析,发现视频流和BT数据流占用了大部分带宽,通过对视频数据包分流和访问控制实现BT数据流过滤,就成功地将该链路的流量控制在25%以下,起到了节约IT资源的作用。可见节约型IT人才在节约型IT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只要陈卓在当前“讲节约、重效益”的大环境下持之以恒实施节约型IT战略,我有理由相信他的公司一定能够建立节约的企业文化。
掌握节约“武器”更重要
IBM全球融资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 黄琼慧(LisaHwang)
“节约型IT”,不是CIO改变观念、增强节约意识就可以简单实现的。CIO们需要掌握切实有效的武器。
日常生活中的浪费习惯只要稍加留意,改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但作为CIO的陈卓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业务部门时常出现紧急需求,这很难预料,到时候如果CIO手头预算不足想再追加可就难了。CIO们也的确有自己的难处,最后不得不掉入了多申请预算——预算剩余——盲目IT采购的怪圈里。
预算是死的,IT需求是活的。“节约”型IT不是CIO改变观念、增强节约意识就可以简单实现的。毕竟,有效满足企业IT需求是CIO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CIO们需要掌握切实有效的武器,使他们可以既实现节约,又能灵活地应对IT需求。
租来的IT好处多
IT租赁为CIO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预算杠杆,使他们可以放大手头有限的预算,获得数倍于预算的IT产品。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陈卓今年可用预算额度仅剩100万元,但眼前的IT采购需求为300万元,陈卓可以通过一个三年期租赁一次性使用上所需的全部300万元设备,现有的100万元预算可用来支付当年的租金,剩余的租金则可打入明年和后年的IT预算中。
既然有租赁来解决IT采购的不时之需,CIO也就不必为留一手而申请不必要的预算额度了。IT需求得以及时满足,又避免了为花光冗余预算而做的盲目IT采购。
可见,租赁可以帮助CIO将预算变活,真正做到“随需”IT建设,从而避免浪费,实现“节约型”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