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梁志飞:创新型企业为什么要加入“专精特新”行列?(附:工信部 评价认定方式和标准)
作者:福建CIO网 来源:工信部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数:

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企业服务一部总经理梁志飞从探索“专精特新”的政策背景及未来发展方向、解读“专精特新”最新的梯度培育办法、普及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益处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政策的理解。

“专精特新”的历史沿革: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专业化是指企业的专营业务专注专业,精细化是经营管理精细高效,特色化是产品服务独具特色,新颖化是指创新能力成果显著。“专精特新”最早出现于由工业信息化部、中国社科院联合发布的《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2018年11月,贸易战后,“专精特新”在中央层面备受重视,并首次提到了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概念。


“专精特新”最新的梯度培育办法:

根据最新的梯度培育办法,“专精特新”分为三个层次,从下往上,呈金字塔结构:基础的是创新型的中小企业,主要是指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把目前的省级和市级的“专精特新”资质认定合并,形成现在的第二层,也是梯度培育里面的中坚力量;而第三层“专精特新”小巨人是核心,整个国家不超过1万家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讲,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推动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培育三大层次

每个梯度的“专精特新”企业都有其认定标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要分为两部分:评价得分与创新能力指标。其中,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指标有两个,分别为知识产权的数量和研发费用占营收的占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相对更难些。而“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认定指标主要有六大方面,分别是“专、精、特、新、链、品”,其认定首先要求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


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益处:


首先,能有机会获得政府大量的现金资助,各级政府都有相应的补助鼓励政策。其次,资本市场的资源更愿意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从股权融资角度来看,目前一级市场的资金方多带有政府性质,这些资金都非常关注“专精特新”企业,有相应的优先投资政策,甚至有明确指标。债券融资方面,现在各大银行,比如浦发银行,都有“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产品,为企业提供成本更低、额度更高、服务流程更好的融资产品。除此之外,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境外发债也有特殊的外汇通路。



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好处——融资

从上市来看,一是“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是更容易的,最直观的体现是北京证券交易所,其从政策概念的提出到设立是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展开的。二是“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以后的股价表现也更好,平均市盈率(60倍左右)都是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40倍左右)。


此外,“专精特新”企业还可以享受一些政府层面提供的官方的培育服务,从政策宣贯、管理质量提升、数字化赋能到产业链的对接服务,“专精特新”企业都能够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专门帮扶的。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中坚力量,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经营灵活、反应敏捷,具有很多大企业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对可持续发展领域来说同样意义重大。目前,社创加速营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只有用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连接“断点”、疏通“堵点”,不仅帮助企业走差异化成长道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优势,也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环境、社会问题。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方式和标准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