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厦门是福建省企业信息化水平排名第一的地区,也是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龙头。现整理IT服务商、政府咨询服务机构与用户企业三方对当地制造业信息化现状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IT服务商对厦门企业信息化现状的观点:
1、厦华德茂公司技术总监、博士后,杨双远:就目前接触的中小企业客户来说,一些制造企业主要关注分销管理,特别是电子制造企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比较高,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对生产线进行远程控制的虚拟制造受到重视,另外,关注嵌入式软件及PLC可编程控制器对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的应用,对生产工艺管理和生产制造的信息化需求表现的较为明显。总之,这些中小企业比较关心部门业务的信息化,体现急用先行的特点;在物流企业方面,第三方物流、货代、船代、拖车报关、跨集团的管理也有信息化的局部应用。对中小企业来说,他们要解决实用的东西,许多比较小的公司,人力资源HR管理系统推给他们,可能不如一个考勤系统。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还在不断提高,目前对ERP、PDM的集成化管理和设计研发系统的信息化关注不多。
关于ASP(应用服务公共平台)的应用与推广:在厦门的一些外地ASP供应商主要做供应商信息数据库、市场需求信息之类的信息资源开发。推广ASP平台,龙头企业具有行业优势和资源,政府有政策与资金的推动也能起到很好效果。
有的软件功能大而全,但是客户需求根本就没那么大,老板和员工的素质还不够,可能用户需要软件一个界面、一个按钮就能解决一个问题,操作人员只要管一个窗口录入数据就行了。应该说软件的研发不单单是软件公司的事,跟用户信息化的需求和应用经验也有很大关系。比如,一家服装企业的信息主管开发出来的管理软件比某个软件公司的通用管理软件会更加成熟。
厦门的大型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认知会好一些,信息化目标也更加明确,知道怎么做,实施的周期比较长。信息化建设本身有其服务的生命周期,需要把握客户的需求,可以加强同第三方咨询服务的合作。
ASP的安全性方面:外贸企业的EDI做的比较好,对于在ASP平台上的数据包转换方面也更为标准,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数据导入、导出到ASP平台上具有共性;还有企业生产工艺管理,产品CAD设计的应用也可以借助ASP平台。但对文档的权限管理、保密资料、核心图纸的机密性对安全性要较高的要求,有些公司的老板更愿意服务器放到公司内部。厦门的电子制造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比较强,出于竞争性和利益的考虑,客户可能对ASP平台的接受还有一个过程。
在第三方咨询服务方面:客户对信息化应该解决哪些核心问题还没有考虑清楚,如何建立公正可信的第三方咨询平台,协会应该发挥较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比如,协会对于提供第三方咨询的专家先进行评估,依据专家的行业背景、工作经验和实施文档,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信息化物色提供咨询专家。比如,在企业做了三、五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对专家和会员管理可以选择不同区域,采取定期的轮值组长的机制。
总之,协会可以加强信息化监理咨询工作,请专家对信息化应用或安全管理进行评估,搭建平台进行交流,管理信息化与安全并不要求产品技术面面俱到,而应当切中企业的现实需求。
2、厦门高勤维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连兴: 公司目前主要做SAP R/3系统的实施咨询,比如福建雪津啤酒、晋江凤竹纺织,上半年以来在高端企业ERP管理软件市场进展缓慢。
SAP在福建的用户,外资企业占到1/3,厦门的典型用户有:翔鹭纺纤(石化)、宝岛眼镜、夏新电子、松霖卫浴、威迪亚建材、进雄企业集团、东南融通(系统集成)等。厦门中低端ERP市场发展还不错,但高端的企业认为目前内部管理上还比较薄弱,是实施的主要瓶颈。虽然SAP R/3系统的价格比较高,但客户对ERP R/3系统选型时,系统价格所占的权重只有20%。年营业额在1-10亿的企业,更关注企业对管理的提升。同时,由于企业之间交流较少、决策信息不足,领导者认为实施高端ERP的风险较大、自信心不足。
在推动策略方面:通过实施ERP系统来改变管理现状是所有企业在ERP系统选型时的共识,但要想获得ERP项目的成功,我们有必要借鉴成功企业的实施策略,不同于业务部门在信息化初期的主导,我们要站在整个公司的高度寻找管理上的差距,对原有业务流程改进和优化,这就需要借助管理咨询公司来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或重组(BPI/BRP)。在个问题上,有的企业就想到自己来搞,但由于没有先进企业或流程的参照,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结果时间耽搁了,大家的思想也松懈下来。所以,搞ERP不但要有领导者的决心和亲力推动,还要在领导者主导下借助外部咨询顾问的力量来进行自我诊断和流程梳理。
对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很多企业老板有钱,但他们宁愿花几百万去买看得见的“奔驰”、“宝马”,不愿意投同样的钱去买这个短期内看不见的效益ERP系统。这个尴尬的局面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因为一方面老板们听到的是很多ERP失败的消息,另一方面ERP实施成功带来的更多是无形的效益,比如管理改善、员工素质提高、形成业务基本数据库以提高领导者决策和分析能力等,有形的经济效益并不能立竿见影。说极端一点,真正尝到甜头的企业老板未必要把实施ERP的好处告诉他的竞争对手,你说对吧?
市场开拓的策略:通过网上搜索找到有意愿的企业、销售/市场人员上门演示、说明。其实,目前SAP R/3系统针对10亿元营业额以下的企业,价格大约只要300万左右,主要是过去企业找埃森哲或普华永道这样的大咨询公司实施顾问费用会比较高,目前实施顾问的群体正在发展壮大,实施的费用已经逐步降下来了。总之,上高端ERP之前,企业还是要做好规划工作,先从局部的解决方案开始,短期先上,先见效益,比如分销管理,生产制造管理,财务和生产制造的集成等,逐步引入完整的应用。
信息安全管理方面:感觉网络安全的市场主要还是传统的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信息安全的关注程度与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和应用密切相关,可以说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高,越关注安全。我们在雪津啤酒的ERP实施当中更注重对系统流程控制点的管理并建立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目前用户的应用情况还比较稳定。政府在推动信息安全的宣传方面,应该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不要单纯讲安全,要从应用上来谈安全。
二、厦门政府信息化咨询服务机构的观点:
厦门生产力促进中心 黎耀南: 最近一两年,厦门ERP市场看起来没有那么红火了,政府立项的信息化项目成功的不多,也不再有IT厂商三天两头到处开会搞活动,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更加理性,心态更加成熟。事实表明,ERP的应用推广,也是知识普及,应用深化的过程,有水平的企业将保持持续发展。从管理信息化来看,财务加进销存管理的市场正在接近饱和,企业开始向ERP的核心——MRP II深化应用;从工程技术信息化来看,企业开始愿意投入几万元钱在二维甚至三维的CAD设计软件,但PDM的应用还不多。
关于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厦门“十一五”规划了一批工业园区,应该探索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信息化道路,比如位于厦门集美区的灌口机械、机电产业园区的厦门工程机械股份公司下属有十四家配套企业,如果各搞一套系统,并不利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协作,这里面应该考虑到共享机制、安全保障等因素。
三、位于厦门集美区的台资中小企业信息主管的观点:
1、厦门谊瑞货架公司信息主管:张天春
企业采购的IT硬件得看信息化的需求,用户不会急。感觉目前杏林的制造企业对管理软件不太热,没上的企业也不急,听说很多企业的成效不是很好,领导对ERP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有局部信息化应用的企业会保持现状或更新维护,偏向主管的角度,这是高层管理者的观点。
从信息主管人员来看:系统的应用对于CIO的职业发展有好处,所以也在等待推动的时机,但瓶颈在于老板了解不是太多,认识不足。
建议:IT人员每个月都能了解到信息化的不足,借鉴厂商顾问的知识经验,尽量多给上级或者公司高层提建议。
2、华懋纺织公司信息主管: 李建军
目前公司采用的还是98年自已开发的系统(采用VFP程序,Oracle数据库,数据量有1-2个T),现在系统使用时最高用户数在150人左右。
公司董事长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原来工厂在台湾就应用资讯化管理手段,因此公司的信息化工作投入比较早,目前生产、财务与生产管理都集成在一个管理系统当中。
但较早开发的系统是采用VFP程序进行代码式开发,造成现在业务需求变化需要改动代码的工作量非常大。
3、 国霖表面处理信息主管:陈永潘
电镀生产的计划和物料管理要求比较高,公司早在1998年就从台湾引入鼎新MRP II系统,基础管理工作有一定基础。从2005年开始ERP的选型,重点是在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生产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由于,台湾鼎新与神州数码ERP一脉相承,所以,选用并正在实施神州数码的易拓ERP系统,估计6月份ERP系统会上线,之后OA也要导入应用。目前,还买了一部分神州数码ERP系统的源代码,用于系统的二次开发工作。
附:厦门市确定“十一五”期间重点产业集群
1、做大做强的支柱产业集群: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以夏新、联想移动、唯开三大企业为龙头的移动通讯产业集群;戴尔计算机公司为主的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厦华、夏新等龙头企业的新一代数字音像视听产品产业集群;机械冶金领域,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电器开关及控制设备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产业集群;船舶修造及配套产品产业集群;航空维修产业集群;钨及其深加工产业集群;石化领域,重点发展以PX、PTA为龙头的化工化纤产业集群,使我市成为国内化学纤维的重要生产基地。
2、培育扶持的新兴产业集群:增加生物与新医药的科技投入,发展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我市先导优势产业;以电子元件、LED、LCD、集成电路四大类产品为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以软件研发、生产、出口等为重点,加快发展软件产业集群。
3、优化提升传统的产业集群:重点优化古龙集团、银鹭集团、惠尔康食品、银祥集团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鼓励发展环保型,节约资源型的印刷包装产业集群;培育厦门名牌的服装产业集群;培育和扶持鞋革及其制品产业集群;以石材加工为主的建材制造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