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我国信息化战略分析和建材企业信息化规划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建材第一网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08日 点击数:


  一、国家2006-2020年信息化发展战略特点
  200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史上首次出现的全国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是左右未来十五年信息化建设趋势和走向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于这份文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解读。我认为,从总体来看这次通过的《2006-2020年信息化发展战略》具备了以下五个特点:
  (一)起点高
  (二)覆盖广
  (三)重点突出
  尽管《发展战略》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涉及的内容非常之多,但这个《发展战略》的重点还是非常明显:
  1、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发展战略》将“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重点”的第一条。其中对工业,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这段论述,对我们建材企业特别是有着能源资源消耗型水泥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推行电子政务
  3、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4、推进社会信息化
  5、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6、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7、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8、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9、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以上是这次《战略》所提出的九个发展重点,整体上对未来信息化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措施周详
  《发展战略》不但提出了许多宏观上的战略目标,还制定了用以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行动、路径,并把它们称之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这些战略行动包括:第一是“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即在全体国民中搞信息技能培训;第二是“电子商务行动计划”,包括营造环境,完善政策,发挥企业的作用,也包括为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它们提供一些指引;第三是“电子政务行动计划”,包括了规范政务信息的采集和应用,电子政务的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第四是“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第五是“缩小数字鸿沟计划”;第六是“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
  (五)保障有力
  《发展战略》最后一个特点是“保障措施得力”。通观整个信息化发展战略,共讲到了九个“保障措施”,包括:
  1、完善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体系。信息化发展战略要不断地进行研究,调整,使之更适应实践的需要。
  2、深化和完善信息化发展领域的体制改革。不管企业信息化还是政府信息化,都遇到过体制和机制问题,《战略》把它作为一个保障措施,再次显示了对它的重视。
  3、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
  4、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
  5、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
  6、加强互联网治理。
  7、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
  8、加强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9、完善信息化推进体制。
  “起点高、覆盖广、重点突出、措施周详、保障得力”,这是我认为本次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里面所体现出来的五个特点。整个规划主题新颖、内容丰富,有些概念和提法很有新意,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思考。

  二、我国建材行业信息化“十一五”建设重点及发展思路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委托,由我中心组织行业内外专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建材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需求,提出了我国建材行业信息化“十一五”建设重点如下;
  (一)行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公用平台建设
  1、进一步做好建材行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利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及其代管专业协会、事业单位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大对行业基础信息及重要技术、装备、人才、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收集加工力度,建设和运营维护好覆盖行业主要专业的行业数据库,更好地为建材工业走新型化工业道路提供信息内容服务。
  2、进一步完善和运营维护好具有建材行业特点的行业信息化公用平台。针对建材行业多为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行业信息中心等单位优势,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并充分利用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建材子系统所建成的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和运营维护好行业因特网门户站点,实现网上信息交流和互动;实现办公信息资源和行业专业数据库等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尽快形成能为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和社会提供丰富有效的、具有权威性的建材行业信息服务和各种先进适用信息技术服务的建材行业信息化公用平台,可有效的解决企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可大幅度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可提供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亦有利于行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
  针对建材企业的特点,加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继续抓好以节能降耗,加强环保,提高质量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改造工程,推动建材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1、进一步完善建材行业主要建材产品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工艺,节能降耗;为此应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控制理论的研究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建材工业生产过程普遍存在多参数、长滞后、大容量的控制性,以及高温、高湿、高粉尘的恶劣环境。这些特点无不大大增加了自动控制的难度。相应地,对控制理论和方法的要求也就越高、越迫切。我国建材工业控制理论的研究无论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是与国内其他行业比,都显得非常薄弱。必须加强控制理论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建材工业自动化水平不够高的状况。(2)加强建材工业用分析检测仪器及装备的研发及推广应用自动化的基础之一是分析检测和计量技术,建材工业主要是粉状物料在高温条件、烧结或熔融状态下连续生产,给工艺参数的检测、计量造成巨大困难。因此,研发和推广应用适合建材工业自动化需求的分析检测和计量仪器及装备显得尤为重要。(3)加快适合建材工业的各种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及推广应用DCS系统在建材行业已较为普及。在此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研发和推广应用适合建材工业特点的自动化系统,将使建材工业自动化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一个新水平。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实现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和科学化。建立企业内部管理网络,将企业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物资、财务、计划、生产、销售、库存、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及时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应用,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理念、理论方式、手段和实践经验,使企业管理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因此,要积极组织有关单位,研发和推广应用适合于建材行业特点的业务流程重组(BPR)、办公自动化(OA)、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应用系统。使广大建材企业根据自身人员、财力和应用水平等实际状况,选择先进适用的应用系统。
  3、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建好用好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基础上,建好用好企业外部网络(Extranet),连通国际互联网(Internet),建立企业形象及信息的对外宣传窗口,开展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支付系统(EPS)和物流配送、电子商务(EC或EB)等应用系统,有效克服时空障碍,提高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