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信息化环境更广义地描述出CIO的职责,实际上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帮助企业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顺利地完成作业,提升工作效率。电脑刚刚进入企业,最早的作用可能是处理文件,应用范围很小,对业务也无关紧要;在网络化和实现信息的电脑管理之后,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就与企业的运作密切相关,不能有任何闪失。
评估信息化对企业的价值
虽然我们都能感受到信息化的意义,也可以接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观念。但对企业决策者来讲,更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信息化,实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何在。
事实上只要能够评估出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价值,了解到每一项投资所能起到的作用,对投资效益有清楚的认识,也就不难做出决策了。CIO需要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帮助公司的整个决策团队评估出信息化的价值,而且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需要建立量化的模型来证明这种价值的存在,评估出这种价值的大小。
评估信息化的价值,进而引导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投资,达成信息化的目标。也就是要具有价值论的做事方法,找到信息化在企业运作链中的价值,并且量化出来,不凭定性的判断来安排信息化项目,一切以价值为依归来把握信息化进程。
承担信息化的价值评估对与CIO来讲是巨大的挑战,量化的价值分析方法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为横向地看看邻居来决定信息化实在是太方便了。
完成信息产品的采购任务
信息化离不开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CIO自然要承担为企业完成信息产品采购的任务。完成信息产品的采购需要对市场的营运模式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超越谈判,为系统集成商、软件供应商和企业创造多赢的局面。当然,企业会是最大的赢家。
在注重业务外包的经营环境下,信息产品的采购仍然不能一包到底,CIO才真正代表企业的利益,外包出去的更多是规划和技术支持的部分。信息产品的采购管理有与其他采购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硬件集成方面,需要关注的是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招标、供应商资质管理等方式,可以比较有效的保证企业投资效益,也有许多非常准确清楚的技术标准可以帮助判断产品的性价比,为企业购买的合适的产品,完成集成任务。
在软件系统的采购方面,涉及到的问题还包括企业管理层面的业务流程重组、人员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理解ERP、SCM、CRM等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产品选型、项目实施,能够与软件供应商合作建立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是CIO的重要责任。
负责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
在企业信息化的道路上,建设内部网络、公司网站,购买ERP等软件系统只是具体实现信息化目标的一个起步,真正的信息化目标是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整合起来,通过建立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运行,将彻底改变企业的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企业一把手的重视的确是成功的前提,具体负责实现这种整合的工作更多要落到CIO的身上。完成好这一任务需要理解企业的运作与管理、战略发展与日常业务,也需要理解信息系统的作用,掌握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工作方法。
建立ERP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只是从数据的正和利用上帮助企业前进了一步,而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对于企业来讲更是建立在业务流程重组目标下的企业革命,既要有高远的气势和胆略,也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有科学的决策论和方法论的指引。
如果企业创立于大约5年后,在创业之初就必然会投资信息系统,这个整合任务并不困难,会成为一种基本的企业运行模式。但对于已经有几十年、十几年发展历史的企业来讲,这种整合更具有挑战性,是对CIO最大的考验。
保证企业不落后于时代
落后就要挨打,在企业发展来说,也就是会遭到无情的竞争。信息时代的核心含义就是说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竞争寻求发展的组成部分,只有充分重视信息资源的挖掘,整合企业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企业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CIO的责任便是不断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这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感,而不是要完成CEO的一项任务,在企业的领导决策圈中,各个方向的总监都应该是业务方向的推动者,并非仅仅是听命于CEO。
信息化而且使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CIO要全力以赴地投身于信息化建设,就连CEO也需要把实施信息化战略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ERP项目的一把手工程的含义正在于此。
CIO的职责还在于以战略的眼光来观察行业的发展,找到竞争对手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策略,并制定相应的竞争性投资方案,来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会因为忽视信息化而受到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