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行业背景
2005年7月,为提高我省地震应急反应能力, 经中国地震局批准成立了福建省地震局信息网络与应急指挥中心。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确保地震应急状态下为我省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技术平台,工作核心是为地震应急指挥服务。
地震应急指挥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导决策、灾害管理、救灾行动等方面的综合性高技术应用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对应急救灾行动的决策、指挥和调度。在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信息网络中心在地震应急救援方向进行了一些科技创新,在全国地震系统首次开发的“基于手机的灾情快速收集处理系统”,是福建省地震局重点科研项目,研制时间从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该项目在永春地震和古田水口地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并获得中国地震局和福建省政府的表扬。目前正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本项目是以陈琳为技术负责,组成成员有:危福泉、黄声明、林岩钊、王辉山、于威宇、董奕、王启东、吴楠楠、叶应树、朱耿青、郑黎辉、洪星、杨卫华等。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目前已将其列入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进一步开发与完善,并准备在全国地震系统进行推广。
二、信息化项目
(一)项目功能描述
1、项目功能介绍
以全省范围内的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有5名以上“手机短信灾情”速报员,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灾区速报员立即发短信给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报送灾情,灾情速报平台自动处理收集的短信,然后将灾区的受灾轻重程度在地图上表示出来。
该系统是结合手机定位、GIS、数据库以及面向对象等开发技术来实现灾情信息的收集和展示的。首先通过地震震中定位,判断短信发送范围,然后向这个区域内的“灾情速报员”发送灾情收集指令,“灾情速报员”根据实际灾情回复短信;其次是数据处理,将回复短信内容翻译成规范内容、添加地理代码;最后统计各种灾情数据并根据短信的地理代码在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图上展示出来,并以不同的颜色代表灾情的轻重。
2、项目的技术图
①、系统逻辑示意图
图2-1
②、系统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2-1
③、数据处理界面
图2-3
④、应用效果图
图2-4
(二)项目应用情况
1、项目应用情况
本项目主要用于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和已经建立起来的灾情速报员网络,让抗震指挥部迅速了解地震造成的破坏情况。发送与回收处理灾情速报信息是本系统的工作重点。考虑到三网一员实时位置的流动性,本系统将通过运营商的支持,获取实时位置码,定位速报位置,并与GIS系统相关联,能在电子地图上准确描绘出基于“灾情速报员”责任区位置点与速报位置点两种速报结果,供相关人员决策参考。并增加空间信息的关联展示,从图上显示的速报点能关联到其他速报的信息,能综合显示出速报员相关信息以及速报的详细内容,然后将速报分析结果形成报表和生成短信信息快速发送给相关领导与现场人员。
主要工作流程如图2-5所示:
图2-5
本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经历了永春4.7级地震和宁德古田4.6级地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本上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接到地震应急通知后5分钟内就完成了灾情收集短信的发送, 25分钟内基本收回反馈短信,30分钟产生地震灾情速报图,各项统计数据也相应完成。其中今年3月6日古田4.6级地震发生后的地震灾情速报图如图2-4。
2、项目应用效果
该系统是全国首创将手机短信应用到抗震救灾的灾情速报系统中,适应我省地震防震减灾形势发展的需要,保障和谐海西建设。以前主要依靠地震影响场模拟地震受灾情况,虽有一定的灾害预测效果,但是各地区的地质条件不同,所以跟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满足地震应急指挥快速、准确、灵动的实战需要,该系统的应用使得值班人员在25分钟内就可以获得灾区实际基本受灾情况(其中破坏特别严重的地震,比如四川汶川地震,通信设备毁坏严重,没办法收到极震区信息,我们将根据极震区外围灾害情况对重灾区进行比较准确的估计),并在第一时间内提供给指挥长。
三、项目评价
1、项目的社会效益
本系统以实现准确和及时地获取第一手地震现场信息为目的,为应急指挥和现场指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提高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尽力使民众的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有力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项目的经济效益
全省目前的“灾情速报员”人数有2680人(大部分由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组成),将来逐步扩充到2万人左右(人员将扩大到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人数将增加到目前的8倍)。就培训这项开支来说,原来主要是通过拨打电话和分地区现场培训,由于他们中常有人员工作调动或人员更换,所以每年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以培训费用120元/人/年,一年全省各地市的培训费用就有240万元。现在培训手段主要是互连网和短信发布,短信费用0.1元/条(需要定位的短信0.6元/条),以每人每年发送100条短信统计(其中灾情速报短信需要定位的占30%),一年的费用约32万元,前后两项费用相减可节省208万元,由此估算目前该项目的经济效益为208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