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信息化过程的困惑
企业现状:
基本情况:5家分支机构:3家公司(工厂)在一个厂区、江西在建一个新工厂、浙江一个工厂、一家环保公司,三个办事处:上海、杭州、中山组织机构:几家公司都由一个大股东绝对控股,各公司都由总经理负责,其中以母公司日化材料公司为主,环保公司经过发展脱离了母公司,与母公司成为兄弟公司,日化材料公司还有部分员工在环保公司的办公场地上班。
IT现状:
主要业务系统是金蝶K3V10.4,各分支机构都需要连接回总部使用该系统(环保公司除外);
企业邮局已于2007年底建好,有独立的服务器已经正版邮件软件并且放置在环保公司通过3M光纤服务,日常公司都是通过邮件、手机短号、电话分机来联系的;
企业OA在2006年分支机构由环保公司购买,但是因功能太差在邮件服务器启用后放弃使用;
公司有意识限制员工上网,但是又开放给了部分用户(高层、销售人员、特批人员),同时在USB存储介质使用上也采用类似上网权限的方法划分,所不同的是上网是在中午期间允许所有用户访问互联网,而对研发人员给予上下午各一个小时的上网时间;
局域网规模已经超过了200台PC,70%以上采用了品牌电脑;
企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局域网,以及无线网,但是现有的交换设备较为落后,甚至上网只使用了一条ADSL线路;
目前IT部门隶属与公司企管部,有两名IT工程师(其中一名是刚入职不久的)
电脑网络有两个:办公电脑网络、实验电脑网络,办公人员需要调用实验数据;
需求和计划如下:
改进现有的业务系统,或者是重新选择ERP系统;
引入条码系统;
建立VPN来完成各分支机构间的互联;
引入文件管控系统,对公司所有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
建立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系统;
目前面临问题:
总经理对现有的金蝶系统非常不满,并推荐了某软件公司来开发,但是该软件公司在上海,公司规模不大,总经理以前公司所用系统就是该公司开发的;
目前公司所允许的费用为几十万,部分人认为需要更换系统:用友、神码、SAP,而之前的金蝶系统已经有六十多个站点了,IT工程师则认为应该继续使用现有系统,并且投入相应的二次开发和实施费用;
公司很多用户认为现在的系统不是ERP,而系统因为历史原因缺乏规划,所上模块不够齐全,如:质量管理、人事管理、供应链等;
IT工程师受限很多,甚至连ERP系统的选择和条码系统的选择都不经过工程师(由同部门一个负责计划运营的女孩负责),工作分配是部门领导安排的,问题是总经理以及其他公司高管都直接向IT工程师追问工作进展!
各用户对系统的改进配合缺乏热情;
在信息化过程中会出现部分特权用户,导致管理困难;
分析
山山:
从企业IT部门的设置来看,该企业信息化阶段还处于普及阶段。隶属于企管部的IT工程师还比较关注技术细节,往往不知道业务方面需要哪些优化,并用IT加以巩固。 应该考虑设置一个副总或部门级的CIO职务,来统一规划和领导信息化工作。总经理不满意最好,这是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机会。
从软件来看,金蝶也许只是实现企业现有部分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因为金蝶软件对行业中的经营智慧和管理诀窍理解不深,但企业消费的起,SAP等国外软件则与此相反),所以,另外一条道路,也许就是寻找一个有SOA理念的系统整合工具(如中间件平台),把现有不同的系统、不同使用权限、不同使用地点的用户汇聚在一起安全的使用。(如ORACLE收购的BEA,省内也有如顶点软件)。
附:企业信息化的六个阶段
(注:CIO制度的建设应该从企业信息化从第2个阶段向第3个阶段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步进入)
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阶段分为阶梯式推进的六个阶段:
1、初始阶段。计算机刚刚引入企业,应用不广,主要完成一些报表统计、计算工作。
2、普及阶段。企业对计算机和网络有所了解,各种替代手工业务的软件或系统开始增加。
3、控制阶段。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从投入产出优化的观点来审视ICT的应用,开始对软、硬件的购置实行控制,并做出短期规划。一些职能部门内部实现网络化,如财务系统、人事系统、库存系统、分销管理系统等,但各软件之间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一些业务部门负责人已经能够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快速制定相应的决策。
4、整合阶段。信息化负责人从管理计算机和网络转向管理信息资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在这一阶段,组织开始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使人、财、物等资源信息能够与企业高层管理者集成共享,但集成各类信息系统和软件所花费的成本更高、时间更长,系统也不稳定。
5、数据管理阶段。企业不仅制定了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而且选定了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数据管理体系和管理信息平台,从而真正地做到了对整个机构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应用,如实施ERP系统。这时企业内部的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各部门(系统)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6、成熟阶段。企业真正地把信息通讯技术(ICT)与信息系统同整个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将组织内部、外部的资源充分地整合、利用,如应用了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BI(商业智能)、PLM(产品生命周期)、Portal(企业门户)等扩大企业资源的外延,并以更加丰富详实的信息辅助高层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