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中心 >> 两化融合政策
企业信息化需要怎样的CIO(首席信息官)
作者:林敏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布时间:2003年05月21日 点击数:
近来,北京、上海的工业企业都积极探索,准备推行首席信息官制。首席信息官CIO是一个可以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角色,该岗位的设置对促进企业信息化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近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助理工程师项鑫。
记者:中国企业为什么要急于设置CIO?
项鑫:现代企业正常运营,要靠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畅通企业信息化进程和企业流程再造密切相关。中国企业纷纷开始设立CIO这个职位,正是表明我们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的重要作用。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中国的IT应用市场一贯是金融与电信两大行业唱主角。据统计,2001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投资的总体规模为260亿元,同年电信业行业信息化的整体市场规模为427.8亿元。不过,另一个统计数据是,中国2001年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规模高达820.7亿元。这说明中国的IT应用市场已经彻底走过了大户时代,真正开始走进千千万万的中小型企业中去了。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高科技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都不是件简单的事,它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从战略高度进行规划。这就需要企业中有一个高层管理人员专门从事信息系统方面的领导工作,CIO这个职位也应运而生。
记者:据了解,目前,国外比较大的企业基本上都设有首席信息官这一职位,而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正在积极探索阶段。您能否介绍一下国外企业CIO的发展现状?
项鑫:国外企业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的确比国内要早许多,在20世纪80年代,全美500家大公司中就已经有40%设立了CIO的职位。到1988年底,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已有30%以上实行了CIO体制,在美国的政府部门也开始设立CIO这一职位。近年来,由于信息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IT技术的应用已经完全打破了企业的传统势力格局,企业信息系统的负责人已经迅速跻身高级管理层,动辄掌握数以亿计的IT投资。比如,通用汽车的IT负责人TonyScott掌握着这家财富100强排行第三名的公司每年大约30亿美元的IT投资。
记者:从素质要求来看,什么样的CIO才算是称职的CIO?
项鑫:美国《CIO》杂志对CIO的定义是:CIO是负责一个公司信息技术和系统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我认为,CIO是一个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位置,他应当具备如下素质:
首先,对企业所属行业的商业流程熟悉。不同的行业其商业流程是不同的,CIO最好能具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例如有的CIO听到客户抱怨开发票的时间太长,但如果不了解企业里所有与开发票有关的流程,CIO的解决方案就只能局限于购买更快的打印机。
其次,协调沟通的能力。企业信息化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企业中的方方面面,需要不同的部门协同工作。如果CIO不擅长沟通,那么他们的许多优秀计划和项目可能很容易“夭折”。比如,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用户或其他部门的反对而被迫停止。
再者,具备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的专业技能。
我要强调的是,不是一个计算机专业人士就能胜任CIO一职的。一个合格的CIO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业务流程上的每个环节应当如何正确地运用信息来解决业务问题,而不是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本身。我们对中国CIO们的出身进行过调查,其中IT背景的占42%,出身公司业务部门的只占5%,兼具业务和IT背景的“复合人才”占到40%,其他背景的13%。可以看出,IT仍是绝大多数CIO们的老本行。对CIO这个角色而言,或许IT这笔颜色有些过于浓重了。
曾经入选《CIO》1998年度100位最佳CIO,《ComputerWorld》2000年100位IT管理精英等一系列殊荣的 UlrichSeif,在1997年6月出任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CIO之前,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17年,但他的履历表上却找不到任何与IT部门的直接联系模拟及混合信号业务总监、全球运营体系总监、公司体制建设总监、全球市场及销售经理等等,全部是响当当的业务职务。而Intel的CIO DouglasF.Busch,在大学主修机械,到了Intel也是从制造、物流等部门开始,后来才转到IT部门。
记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CIO在企业中的发展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项鑫:CIO在企业中的作用是与企业信息化的程度紧密相关的。总体来说,企业信息化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最初的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局部的并且相对封闭,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最早的部门是财务部门,财务账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手工操作都用软件来替代。在第二阶段,企业信息化主要是保证企业内部信息流的畅通,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建立包含多个子系统的企业MIS系统。到这里,企业信息化还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企业信息化成熟的标志,我们认为应当是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从采购、库存、销售到客户管理。大家熟悉的一些名词,如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等将只是整个链条上的一环。CIO应当是企业高层管理中的一员,参与整个企业的战略规划,并通过应用IT技术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我国目前的情况还远非如此,调查表明,58%的受访者仍处于部门经理的级别,只有12%的受访者属于公司副总裁的级别。在有些企业,信息系统方面的主管还沿用着“计算中心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这样的头衔。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相信CIO将掌握更多的资源也起到更大的作用。毫无疑问,CIO将是一个可以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