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
作者:hoyou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0日 点击数:

一、企业简介
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致力拉链及拉链配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经过十多年发展,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1.7亿多元,厂房占地面积5.8825万平方米,员工1800多人,年产值超7亿元,“3F拉链”品牌拉链畅销海内外。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专业制造各种规格的码装和成品拉链,包括尼龙、塑钢、隐形、双骨、金属拉链及配套的各种拉链头;同时提供精密模具的开发制造等精加工。
晋江福兴拉链有限公司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秉承“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宗旨,以“客户满意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为行动准则。通过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赢得海内外客户的信赖与好评,产品远销欧美。
二、“两化”融合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公司产品设计的数字化较为薄弱,局限于传统设计软件PRO-E、CAD、PHOTOSHOP等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生产设备方面,公司现有的生产设备部分已经嵌入自动化控制程序,为全面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提供可能。内部各类软件系统方面,由于公司内部信息化开始分头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往往是部门根据当前业务发展需要,先小范围进行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结果造成部门内部已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现企业中大量存在着由不同软件供应商提供不同的软件办公管理OA、ERP、财务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等等。网上销售渠道方面亦通过百度推广方式及B2B平台进行,未建立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两化”融合将从公司设计、生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和内容
(一)建设现状
公司组建技术人员30多名的队伍承担公司信息化项目实施的集成、软件开发及技术支撑工作,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维护及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行。并与外部技术服务商(展鸿机械、拉链通等)进行拉链自动化设备研发和内部ERP的建设。于2012年底完成多台自动化压铸设备的研发并初步建立内部信息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账务管理系统、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二)建设内容
公司“两化”融合主要按照“设计—生产—销售”这个三个环节进行的。在设计环节主要是基于ADOBE的软件平台,采用3D、FLASH等技术进行公司的产品设计及仿真设计;在生产环节分为设备自动化与管理网络化管理,设备自动化依靠内部研发人员设计外协单位机械制造的方式进行,管理网络化主要是基于云平台的网络化管理试;销售环节主要基于WEB平台,采用J2EE、3D等技术实现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及在线产品3D展示。
1.设计数字化
针对公司一直以来工业创意设计环节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由公司信息部技术人员主导及新招聘工业设计人员成立了公司的策划部。专门进行公司产品的创意设计。
6月-7月,信息部为策划部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建设,先后引入了FLASH CS、PHOTOSHIP、AUTOCAD、3DS MAX、MAYA、PROE等软件。

8月-12月,创意对于工业创意设计是最为重要的,那么如何对创意进行收集、沉淀及应用是策划部能否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创意设计产生效益所面对的严峻难题,信息部针对实际问题及情况认真分析并策划建立一套《创意信息管理系统》。

2.生产自动化
实现自动化生产一直以来是公司生产管理不变的宗旨,在2012年中公司更换了3条生产线,100多个机台。在整个生产自动化过程中完成了《染料自动称量管理系统》、《燃气节能炉火节能项目》、《助剂自动称量管理系统》,其中《染料自动称量管理系统》使初步建立一套完成的染色库,实现染料称量的控制降低30%的染色回修率,还包括实现快速配方配制及管理等。
3.管理网络化
福兴公司信息化主要建立了整体ERP系统、账务管理系统、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由于目前大量存在着由不同软件供应商提供不同的软件导致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是的异构数据。系统间数据调整也存着大量的问题。针对如何进行内部系统整合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分公司间数据共用的问题,信息把部分数据移至云端。

4.销售电子化
在销售方面除了制作公司的网站之外,专门在公司的网站上制作了创意拉链产品手册,其中还展示由3D设计师设计拉头模型

为实现客户对公司产品更形象的认识,信息部开发了基于PC、PAD、SMART PHNOE的《3D拉链展示系统》。

四、“两化”融合建设取得的实效
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建设以来,在管理水平、成本控制、生产管理过程等方面都取得了实效:
在管理上,通过整合内部的各类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几个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如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可获取CRM系统中的客户数据,实现生产管理系统更有效、合理的为客户进行排单;系统中的部分数据置于互联网上, 使业务员及客户能够及时了解订单的生产情况等等。极大提高了公司的资源及人员方面的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上,设计方面引入3D设计软件及3D引擎软件,实现产品3D展示和在WEB上的发布,使客户能够方便并更直观的观察公司的产品,降低了开模打样的成本。产品通过在3D方式及在3D引擎中的展示,更加有效吸引客户的眼球,从而降低产品在宣传广告方面的投入。在设备自动化方面通过新设备的研发和上线,实现原来压铸需1人看一台机器,现1人可以看四台机器。极大降低了人本成本。
生产管理上通过软件的升级、及网络的更新及引进条形码和RFID等技术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加快产品生产,有效质检等。
五、“两化”融合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在企业中开展信息化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司全局性的工作由公司总经理牵头,信息化部门作为主要工作的承担者,并需求平行部门及上下级间的通力配合才可以完成。同时整个信息化过程规范了公司的整个管理流程,加大了公司的凝聚力。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培训宣传、时代带动等方式帮助企业由被动化为主动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
同时在推进“两化”融合也存在很难找到真正懂得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才的问题,而由企业自己培养这些人才,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也不合适。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力度,出台引进对优秀信息技术人才引进的政策,吸引人才到企业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