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为企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信息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资源,达到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目的。
现在,我们置身于一个社会急剧变革、市场激烈竞争、企业优胜劣汰的时代,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变革,建立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很多企业开创之初发展迅速,到了一定阶段便停滞不前,大家可以分析出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没有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确定下来,导致很多事情随心所欲、主观臆断。
信息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规范化和流程化。通过规范化和流程化的实现,充分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之所以管理规范,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信息系统的制约,固定了员工的工作流程。
有些企业想上信息管理系统,但又担心,特别是企业决策层顾虑重重。在他们看来,信息化好像就是买一堆电脑设备摆在那里,作用不大。
信息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不起作用,能起多大作用,关键是看企业具不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看有没有思想上的准备。一方面企业领导层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信息化不是“雪中送炭”,它不能把一个亏损企业变成一个赢利企业,而是“锦上添花”,能使你变得更好、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普通员工也要有思想准备。信息化不是代替你干活,而是帮你干、使你干得更好。
二看有没有管理上的准备。一是企业的管理基础好不好。现在很多企业基础管理不完善,随意性大,上信息系统容易水土不服。信息系统要求你要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我们很多企业都难于适应和衔接;二是企业能不能作管理上的改进。譬如,企业要实施ERP,就要求建立规范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和过程控制机制,提供流程化的管理工具和信息沟通渠道。
三看有没有服务于信息化的好团队。现在信息系统公司较好的国际上有SAP、Oracle等,国内有用友、金蝶等,而他们失败的案例也不少,为什么?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企业这边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懂计算机、懂管理和熟悉业务流程的团队,这一点容易被大家忽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协助实施,和实施方沟通,协调公司内部关系。
四看有没有对信息化工作的正确定位。首先,信息化不是中心工作,但能促进中心工作;不是重点工作,但能影响重点工作;信息化能帮助企业实现对人、财、物三大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其次,信息化不能直接增收,但能增强抗“病”能力。信息化不能治“大病”,但能够治企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小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总而言之,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工作,有助于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发挥信息系统的强大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