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南硅谷 福州软件园发展构想
作者:
向阳 来源:
软件世界 发布时间:2005年06月29日 点击数:
一直以来,福建的软件产业以其独有的方式成长并壮大着。福州软件园的建立,对福建软件产业发展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福州软件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晖,向他了解福州软件园今后的发展规划构想。
作为我国发展最早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福州软件园是全国第9家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软件产业基地,但在2001年由原国家计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进行的国家级产业基地筛选评定中,福州软件园名列10名之外而落选。此后,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有关领导先后考察了福州软件园,对园区的软、硬件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增列福州软件园为国家级产业基地持积极的态度。
产业聚集效应已基本形成
为了提高软件园的招商能力和整体水平,福州软件园不断改进招商模式,培植发展后劲,有针对性地重点吸引省外重点企业入驻,同时加大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招商工作,不断增加入园企业数量。目前,福州软件园有注册企业200家,入驻企业80家,其中2002年新增注册企业50家,新增入驻企业40家。软件园已建成的研发楼已全部驻满,福建省4家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已全部入驻福州软件园。2002年园区企业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1.3亿元,税收1.3亿元。
据陈晖介绍,福州软件园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知名软件产品。园区入驻企业分别专注于软件产业体系中不同的专业化领域,开发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软件产品,覆盖了通信、金融、证券、电力、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等行业和部门,主要有证券交易系统、信用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彩色图像传播系统、二维码识别系统等。其中,创识公司的银行信用卡系统已在全国百家银行投入使用;顶点公司的证券柜台软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用户近千万;宏智公司通信类产品PAS-186系统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之首;榕基企业2002年新开发的“网络隐患扫描系统(RJ-iTOP)”是国内第一套手持式网络安全扫描系统,开辟了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的新领域。
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陈晖告诉记者,福州软件产业面临着一个急剧扩张的市场。一方面,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市场,福州软件园的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福建信息化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从福建软件产业的发展来看,福建已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而且在3C产品日益融合的背景下,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将是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这也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另外,福州软件出口已有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对日本的软件出口,已初步形成了优势。2002年由福州软件园企业为主发起组建的福建软件出口联盟,进一步促进了出口软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年实现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在软件产业对台合作方面,福建省有着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福建省和台湾省的软件产业在市场开拓、技术研发、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将进一步加强两岸软件产业的融合,使福州有能力成为我国及东南亚地区软件产业分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以来,福州软件园与台湾省新竹科技园、“台北电脑同业公会”、“台湾软体工业五年计划工作室”等部门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引进台湾省软件产业向福州转移方面达成了共识,对台合作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02年,福州软件园与台湾省新竹科技园洽谈,拟在新竹园设立福州软件园台湾育成中心,与香港中小企业促进会洽谈建立两地软件企业交流渠道,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福州软件园准备在园区内建设一个面向台湾省及东南亚地区的“园中园”,抓住台湾IT产业大举“西进”的机会,充分挖掘福州的近台优势及在软件领域的合作机遇,吸引资金投入,以商招商、以台引台。
软硬环境进一步改善
福州软件园自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其中2002年完成5200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建成研发楼26幢,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同时园区配套的公寓楼、网球场、书屋、餐厅、便利店等配套设施也已投入使用。
福州软件园在大力加强园区建设的同时,不断改善软环境,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2002年福州软件园重点着力于不断丰富“代办制”的内涵,逐步脱离单纯办理入园手续加物业管理的模式,向专业化服务方向发展。软件园管委会先后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各类软件交流活动及各种专业培训活动,协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种资金,共有11家企业获得425万元国家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和省、市科技三项费用的支持,16家企业获得400万元软件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
在为软件园和软件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方面,福州市研究生培训服务工作总站已与清华、北大等8所著名高等院校合作,在园区建立了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培养各类硕士班学员达到400多人。福州大学软件学院项目也已在软件园内启动。
在大力抓好人才培养的同时,园内人才服务机构也在不断扩展服务项目,在提供人才“进、管、出”综合人事代理的基础上,今年又陆续开展了人才租赁、异地人事代理、人才业绩档案等项目的推广应用。最近,福州市人民政府又根据软件园内企业的要求,制定了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即将正式出台。该规定将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企业购房、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对园区内企业以更大程度的倾斜。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目标
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和实践,从省、市领导重视程度、园区环境、人员素质等方面,福州软件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近台的区位优势方向是其他软件园无法替代的。
但陈晖坦言,福州软件园目前也存在人才缺少、市场辐射面不够大、资金渠道缺乏等“硬伤”。软件企业规模不大,旗舰企业少,品牌优势不强,知名度不高,从总体上讲处于全国的第二群落。因此要提升福州软件园在国内软件园中的地位,还要进行艰苦努力。
陈晖说,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和国家“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总体要求,福州软件园未来发展就是要紧紧抓住海内、海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把“五个面向”作为总体定位。这“五个面向”是:面向海峡两岸的软件产业合作基地,“以软件促合作、以软件促统一”;面向东南亚地区的高附加值软件出口基地;面向东南地区的改造传统产业基地;面向产业转型的技术创新基地;面向东南地区的软件人才培训基地。
陈晖说,未来福州软件园仍将立足于“十五规划”总体定位,依靠制度建设的完善,形成协作、服务和创新的文化;依靠优势产业链、旗舰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在国内市场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依靠规范化、工程化和国际化,在海外市场主动出击。继续注重园区经济总量和财税增量的发展,招商引资与工程建设相互促进,2003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00万元,新建8万平方米研发楼,争取入园企业达到240家、入驻企业达到100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