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6·18新闻协调会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网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16日 点击数: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组委会副主任马跃征二ОО六年四月十四日在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新闻通气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具体内容如下:

一年一度的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即将来临。受第四届“6•18”组委会的委托,我向各位新闻界的领导通报本届交易会的有关筹备情况。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6•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支持“海峡西岸”写入了中央文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海峡西岸”又写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由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由全党的共识转化为全民的共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更加紧密地与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与东部的加快发展、中西部的开发和崛起,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联系在一起。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福建视察,对福建提出“六个扎实”推进,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目前全省上下正在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6•18”作为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举措,在加快推进福建新一轮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6•18”平台,着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工作,努力促进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这必将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持久的项目支撑。
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是福建省的重要会展活动。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办好项目成果交易会高度重视,卢展工书记、黄小晶省长多次做出指示,提出要求。今年3月29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德章同志和副省长苏增添同志对办好今年“6•18”做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6•18”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我省企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助推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平台,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通过“6•18”可以为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搭建项目成果交易的平台,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集聚。刘副省长还要求要“倒计时”抓好第四届“6•18”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要围绕提高项目交易成效开展工作,真正做到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二、本届交易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抓实已对接项目的落地转化工作。第三届“6•18”签约项目转化落地情况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合同项目中已开工建设或投产的有795项,占合同项目的65.2%,由协议、意向升格为合同的项目896项,升格率47.4%,总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已开工建设的有108项,开工率达65.1%,并重点跟踪推进了一批项目。
二是进一步完善常年对接工作机制。按照省领导关于“‘6•18’工作要重在平时对接、推介”的指示精神,组委会办公室把组织推进项目成果日常交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去年12月,由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牵头,邀请北京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专程到福建开展项目对接,深入福州、南平、三明、漳州、厦门等地,先后召开6场项目推介会和座谈会,在企业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今年1月,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李林副校长、华贲教授,美国AP公司中国部专家等来闽介绍有关LNG冷能利用技术发展情况,与我省LNG筹建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就冷能利用规划建立了合作关系。
今年2月,应省发改委、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的邀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神舟5号”火箭系统原总指挥黄春平率专家组来闽了解项目技术需求,探寻航天科研项目成果与我省的合作。双方进行了初步交流,并召开两场有福州、三明、厦门、龙岩、漳州等地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部门40多人参加的“火箭专家与福建企业对接”座谈会,为今后我省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立长期合作平台奠定了基础。
2月26日—3月7日,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福建省6•18项目成果推进工作第一期培训班”,各设区市发改委分管领导、业务骨干以及省专家服务团部分成员4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等8位知名专家介绍当前科技发展情况,组织了“6•18项目对接茶会”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闽籍师生恳谈会等活动,走访参观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初步洽谈对接项目60多项,与100多位专家进行了交流,与十几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联系。
3月7日-10日,三明市组织有关区、县政府、相关企业20多人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北京生物医药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正大制药集团等40多家北京高校院所、有关机构举办三明市生物医药技术项目对接洽谈会,该场洽谈会共签订了11项生物医药合作意向协议。还邀请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杨玉良院士、陈晓漫副校长等一批专家教授到三明开展项目洽谈对接活动。
3月19日—25日,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邀请中国水产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吴淑勤所长等专家一行7人,在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局的陪同下,赴宁德、福州、莆田、漳州等地与当地水产养殖加工企业进行座谈,了解合作需求,开展技术交流,初步对接合作意向项目5项。
3月21日,省侨办在福州举办海外高新技术项目成果推介会,200多个来自海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成果登台亮相,开展对接活动。
4月2日—9日,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组织华南农业大学、仲凯农业学院、广东省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等单位科技专家前来我省三明、南平等地开展农业和食品加工业项目的对接活动,共达成100多个项目合作意向。
4月2日,省经贸委带领我省5家重点企业的总工程师赴北京与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开展了项目洽谈活动。
4月9日,省人事厅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俄罗斯专家项目的征集工作。
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广泛联系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力争今年邀请一批高层次的专家参加“6•18”。
本月底至5月初,莆田、宁德、南平拟组织部分企业赴上海、南京、杭州、长春等地开展专题项目对接。
三是开展新一轮的项目成果和技术难题征集、推介。第三届“6•18”一结束,省发改委就开始进行新一轮项目成果的征集,按照先进、适用的原则,通过上门走访、网上征集、参加有关博览会、高交会等活动以及“6•18”已有的联系网络等方式广泛收集了国内外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项目成果7000多项。经筛选并征求有关省直厅局意见后,已经确认较适合于我省开展产业化的项目共有3500多项。在企业技术需求征集方面,省发改委在加大各设区市和省直厅局征集力度的基础上,积极通过我省各类行业协会有针对性的征集我省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以及体现各地产业特点各具特色的企业技术需求,推出两批技术需求共316项。目前这些项目成果和技术需求已上网通过各设区市发改委和各有关高校院所开展对接。截止目前,全省新对接项目828项。其中:福州市共对接56项,厦门市184项,漳州市50项,泉州市61项,莆田市49项,三明市87项,龙岩市110项,南平市99项,宁德市132项。
四是抓紧第四届“6•18”参会人员邀请工作。去年12月12日,由省外办牵头,省发改委、外经贸厅、贸促会、工商联在广州召开福建省政府有关部门与外国驻广州领事团座谈会,邀请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前来参加第四届“6•18”。同时,省人事厅、侨办分别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国务院侨办进行了工作衔接,拟定了境外邀请方案。省外经贸厅在去年6•18”后就着手开展境外人员的邀请工作,省经贸委、教育厅、科技厅、外办、台办、总工会、科协、留学生同学会、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等也通过多种渠道,征集项目成果,开展人员邀请。由于今年“6•18”,国务院侨办、国家外专局参与主办,预计参会的高校、科研院所比去年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五是加大和拓展宣传工作的力度和渠道。“6•18”专题推介片已委托省广电集团进行制作,近期可提供使用。组委会办公室编辑、出版的《“6•18”博览》半月内刊,已出版6期。在人民网首页上链接了“6•18”专栏。“6•18”户外广告在省高速公路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正在抓紧实施。“6•18”服务热线也于4月1日开通运行。“6•18”欧洲网站建设进展顺利,中欧科技发展中心对网站硬件系统进行了更新升级,并将推出“福建6•18欧洲动态”电子半月刊,向我省提供欧洲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发展动态和合作需求。
三、本届“6•18”总体安排
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福州金山展览城召开。目前,总体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批准。交易会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外国专家局、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9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和42个省直单位协助承办。本届交易会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本届交易会的主题是: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机结合。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突出加强闽港澳台科技交流与合作,努力与国际接轨,为企业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搭建永不落幕的项目成果转化平台,真正体现统筹协调的举措,发展层次的提升,增强合力的载体,集聚要素的平台。
本届交易会的工作目标是:推出项目成果5000项以上,企业技术需求400项以上;成功对接项目1500项以上。
本届项目成果交易会还将举办多场活动。一是三场论坛,分别是:团省委主办的“以创业、创新为主题的海峡青年论坛”;省经贸委主办的“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论坛”;省科技厅主办的“自主创新、服务海西、合作共赢的海峡两岸科技中介服务论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林业、海洋、民营企业等多场对接活动。三是举办中高级人才招聘会。
四、本届项目成果交易会的特点
一是会议规格提高了。今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外国专家局将与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交易会。
二是会议主题拓展了。今年将突出自主创新,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突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突出闽台合作,突出国际化。
三是成员单位增加了。省台办、农办、安全厅、建设厅、水利厅、卫生厅、侨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省经济信息中心、总工会、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省电力公司等19个单位成为组委会成员单位,进一步增强了与国际化接轨的工作合力。
四是参会范围扩大了。国家外国专家局、省人事厅将首次邀请一批俄罗斯专家参会;国侨办、省侨办将邀请华人华侨100多人参会;省台办、教育厅等部门拟邀请台湾的高校、科研院所参会。同时邀请1—2名国际一流人才或行业知名专家参加交易会。
五是布展内容丰富了。突出项目成果、技术需求展示,集中展示前三届“6•18”优秀转化项目成果,除了在展厅中挂版或实物展示外,各参展单位还将印制项目手册,进一步丰富布展内容;在展示方式上,突出整体性、实效性和专业性要求;在展馆布局上,按项目成、技术需求和优秀转化成果分成三大展馆:项目成果馆分为10个展区和签约中心、两个洽谈功能区。馆内分为院士成果展区、省外高校院所成果展区、省内高校成果展区、省内科技成果展区、台湾成果展区、华人华侨成果展区、专家成果展区、境外高校院所和企业成果展区、留学生成果展区、国际友城成果展区等10个展区。
五、新闻单位要认真做好交易会的新闻宣传工作
在座的各新闻媒体为前三届“6•18”的成功举办做了大量的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了“6•18”的知名度,树立了“6•18”品牌。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向各位新闻媒体领导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6•18”项目成果交易工作,将交易会的宣传工作摆上议程,认真筹划,积极参与今年“6•18”的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在宣传内容上:今年“6•18”应突出宣传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突出宣传优秀项目成果对接典型;突出宣传中央和省领导参加的重要活动,境内外知名高校参加的重要活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和有关论坛。
二是在宣传方式上:建议采取多种方式,福建日报集团在去年报道的基础上,建议继续加大“6•18”相关报道份量,做好专题社论并刊出系列评论;要增加图片的报道份量,做到图文并茂,注重在“6•18”品牌内涵和外延上做文章。福建广电集团要做好开幕式、开馆式等重大活动的录播工作,联系中央电视台有关频道,重点是新闻联播对“6•18”的报道工作。
三是在宣传时间上:建议提早开设“6•18”专栏。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福建东南卫视新闻、省电台、东南新闻网、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福州电视台、福州人民广播电台,从4月26日起,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时段开设“6•18”专栏,启用“6•18”标志;在4月26日—5月22日之间,每周登2次“6•18”相关新闻;从5月23日—6月22日之间,每天登一次“6•18”新闻。
最后提几点建议:(一)要制定宣传计划。各有关媒体都要制定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于4月28日前报省政府新闻办和“6•18”组委会办公室。(二)要确定专人负责。各新闻单位负责采访“6•18”的记者名单和联系电话在4月18日前报组委会办公室。(三)要遵守宣 传纪律,重要稿件要送审。要组织好“6•18”好新闻的评选工作。
希望中央、境外驻闽媒体和我省各新闻单位一道,共同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携手打造“6•18”永不落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