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联想移动刘建军:常读《孙子兵法》
作者:佚名 来源:厦门日报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28日 点击数: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军

企业家名片:刘志军,1965年出生,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98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研究所毕业,获计算力学硕士学位。1989年加入联想集团,2002年开始负责手机业务,在手机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他带领下,联想手机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竞争力快速提升。2004年刘志军被评为首批“厦门市产业科技功臣”,2005年5月获“福建省首届十大IT青年”称号。

企业风采: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两大明星企业——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与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4月合资组建。主要从事联想品牌手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现拥有2000多名高素质的员工。联想移动成立三年多来,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权威数据显示,2005年5月,联想手机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上升至第六,成为国产厂商的第二名。作为厦门企业,联想移动积极致力于促进厦门经济建设,曾先后被评为市十佳工业企业、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市进出口百强企业、市技术进步先进企业和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上缴税收位列厦门第八名,是厦门市纳税信誉等级A类企业和省诚信纳税企业。

在简朴的办公室里,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军向我们认真演示着联想移动即将推出的一款新手机的功能,那专注而挚爱的眼神就像一位父亲在凝视着他那正茁壮成长的幼儿。对刘志军来讲,联想移动确实就如他的“孩子”。在厦门这块创业的乐土上,他与他的“孩子”正一起放飞着希望与梦想——做中国手机行业的领跑者,做全球一流手机企业。

一个关于“剃光头”的赌

厦门日报:联想集团当初为何想进军手机领域,为何选中厦门做基地?集团为何选中您来开拓这个新领域?

刘志军: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与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4月投资18750万元合资组建了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之前,联想集团主要致力于电脑事业的发展,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我们也树立了自己的民族名牌。但是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要选择多元化的渠道。当时我们意识到手机将来有与电脑融合的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选择进入手机行业。选择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关键是它当时就具有自主研发的基础,厦华电子当时拥有两条产能50万台至100万台手机的生产线和国家级的GSM研究中心。这一点是我们最为看重的,因为我们一开始就确立了目标:联想移动要走自主研发道路。还有一点很重要,厦门市很重视这项合资计划,为两家公司的合作创造了很多条件,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厦门。

幕后故事 刘志军领导的联想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来自市场的种种猜测与压力,当众多手机厂商们正拼命争夺市场时,这家从IT业过来的手机新军却闷头搞起了技术研发。

高额的研发投入和连续两年的亏损使联想移动和刘志军内外交困。2003年6月,联想移动进入创办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自主研发计划推迟,产品上市推迟。不明朗的前景,不可避免地让一些人怀疑或者动摇。

2003年6月的一天,刘志军和联想的一位国际咨询公司的顾问都被请到了总部办公室。

“2004年,联想移动自主研发的产品要占到销量的50%。”刘志军说。

“这个目标很难实现,手机产品从研发、采购到生产,要经过很多环节,一部手机200个到300个器件,你同时运作20多款手机,仅生产、采购的难度就很大,更不用说研发的难度了”,国际顾问对刘志军的目标表示怀疑,他高声说道,“如果联想移动明年自主研发产品超过50%,我就剃光头。”

“可以。”刘志军应道。

“如果目标没有实现,你怎么办?”国际顾问反问。

“我剃光头。”刘志军掷地有声。

2003年10月,联想移动整体搬往厦门。“当时的感觉像闭关修炼,也是背水一战。面对困难,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刘志军说。那段时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要超过14个小时,往往深夜才能结束案头工作。而回到租住的房间后,还接着在屋子里转圈,考虑问题。

风雨过后是彩虹。2004年,联想移动的自主研发产品占销量的75%以上。“可惜那个咨询顾问我后来一直都没有再见到他。”刘志军笑着说。

一本常读的书——《孙子兵法》

厦门日报:联想移动成立之初,你们曾定下“三年主流,五年一流”的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得如何?“主流”与“一流”的概念又是什么?能谈谈你们未来的战略规划吗?

刘志军:三年前,联想品牌刚进入市场时,我们提出“三年主流,五年一流”,即针对中国市场三年内手机销量要进入前十名,即“主流”。而“五年一流”指的是把联想手机的名次排序尽量往前排,前3名就应该是一流了。三年多过去了,联想手机走过了最困难的阶段,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上升至第六位,在国内品牌中位居第二。我们今后的目标会改成“三年一流,五年主流”,即三年内争取国内一流,五年内争取联想手机成为国际市场主流。作为一个国产手机厂商,我希望未来在国际一流手机中有中国手机的品牌,我希望联想手机的大旗高高飘扬在世界的舞台上。

幕后故事 就在不久前,2005年度最佳产品设计奖(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简称IDEA)揭晓,联想移动凭借自主研发的旗舰级智能电脑手机ET960一举夺得最佳设计大奖(铜奖)。这是中国内地厂商首度在如此重量级的世界级评选中获奖。此次联想手机的获奖,为中国企业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尊重。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守正出奇”“备前而后寡,备左而右寡,无所不备,而无所不寡。”刘志军爱读《孙子兵法》,他觉得《孙子兵法》中的许多军事思想对管理企业,特别是对制订企业的发展战略很有启发作用。

“我们重视战略,强调有步骤、战略性地规划企业运作,创造制胜条件而后求胜。我们要赢在战略上,如果别人做什么你做什么,那么只能与别人差不多。既要低头做事,又要抬头看路。”刘志军自称自己是“穿草鞋”的,他说,联想手机要在未来获得更好发展,还必须坚持“穿草鞋”的奋斗精神。

一段十六载的“联想”情结

厦门日报:联想移动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在IT产业,员工跳槽现象很普遍。如果一个员工从联想跳槽到其他公司,转了一圈后又想回到联想,您还会接纳他并委以重任吗?

刘志军:联想移动的企业文化源自联想的根文化,即“求实进取、以人为本”。“求实”指的是我们教导员工做任何事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合适的途径达到目标,这样的效率才是最优的。“进取”则是要求每个员工都要有进取心,要敢于挑战。“以人为本”是强调要给每个员工创造发展的舞台,让他们在我们这个企业都能大展身手,同时这也是为公司的发展注入希望,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我们企业的目标就是“卓越的效率,一流的产品,精英的人才”。

对于那些跳槽后又想回归公司的人,我们是持欢迎态度的。他想回到公司,说明他是经过一番比较后才知道公司能给他提供最好的发展环境。但是联想移动不会因为他曾是老员工熟悉业务就另眼相看,我们给每个员工的发展机会都是平等的。

幕后故事 和刘志军同期进入联想工作的人来来去去的有很多,但像他这样坚持到现在的“老联想人”却不多。

刘志军1989年进入联想集团。当时他刚研究生毕业,哈尔滨一家建筑单位已决定要他。但他正好去青岛出差,正赶上联想在当地办分公司,当时在当地谁也不认识的刘志军走进去应聘,费了一点周折后到了北京联想。

最初,他被派到青岛工作。那时条件很艰苦,刘志军住在阁楼上,时常还要值班住在公司看仓库和门市。门市不大,走三步就撞墙。一位毕业后留校的同学去看刘志军,大惑不解:读了研究生,怎么当起售货员来了?就安慰他说:“别灰心,再过3年,你也能当这个店的经理。”

但刘志军只做了3个月的销售员,就因业绩突出,被派到南京当分公司的总经理。当时的南京公司,门市、办公都挤在一间小屋里,库房也没有,只好临时借用旁边建设银行的办公室。凭着年轻人的一股热情,刘志军事事亲力亲为,带头打拼。很快打开了局面,销售直线上升。

此后,刘志军在联想集团越来越脱颖而出,他用实力和成绩成就了今日在联想集团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人说一定要在一年之内成为某个级别的经理,而一旦达不到,就选择走人。”刘志军说:“事实上,要想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做事就不要太急功近利,而应该一步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