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堪忧 9成不会应用网络
作者:
佚名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01日 点击数:
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推广会议暨先进制造技术论坛上,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刘怡处长就推进信息化,发挥中小企业重要作用、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措施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前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一五”计划中提出,我国信息化工程将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十一五”目标提出,要以信息化拉动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二者相互依存和共同进步。到2020年,国家信息化水平要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要实现这些目标,就不能不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划分标准,到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已超过4000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价值的58.5%,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8.9%,上缴税收占总额的48.2%,从数据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对国民生产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加大他们的信息化建设,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等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做得远远不够,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投入资金不足,二是专业人员缺乏,三是信息化认识水平不足。析其原因,也有三方面:首先是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大,影响了他们的信息化积极性;其次是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快,专业人员培训滞后;再次,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式变革上还不适应。因此,中小企业更该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推动信息化发展。
90年代中后期,很多企业相应政府号召,纷纷开展企业上网工程,2001年到2002年,国家经贸委对企业上网工程进行了详细的回访,结果很不好。虽然上网的企业总数比较“好看”,但真正应用起来、做得较好的可能还不到10%,有的企业甚至把网页挂在那,若干年都不更新;或者就是挂个厂长经理照片,就代表了企业形象。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网站为企业提供信息,但很多企业并不主动查找,竟还存在等待政府红头文件下达去了解信息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办共同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这个工程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指导意见,推动各级部门为信息化发展发挥作用;二、编制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三、遴选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典型案例,这不是评优,而是收集一些典型经验,供中小企业共同学习;四、为中小企业开展培训,已经在全国展开,6月份还将召开大会,向社会进行宣传;五、为中小企业建立网站,进行技术、产品展示和交流;此外,还将举行信息化推进会议、展览、信息发布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获得中国移动、微软等中外企业的支持,也引起了不少中介机构的重视。
在信息化的推动过程中,政府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集中各方面力量,尤其是希望广大IT企业参与,努力达到双赢目标。
尽管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市场非常大,国内外竞争环境也对中小企业能力提出了考核和要求,促使他们加快信息化进程。2006年,国家发改委把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作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以及2006年国务院工作重点。我们将通过信息化这一有力手段,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大成效。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有关部门希望能够更多地听到企业呼声,了解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