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并快乐着的”2006中国IT业
摘要: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中国IT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更为繁荣,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并在很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与此同时,它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的性质甚至非常严重,给整个产业带来极深的伤害。
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中国IT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更为繁荣,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并在很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与此同时,它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的性质甚至非常严重,给整个产业带来极深的伤害。
(本文总结归纳出2006年所发生的对中国IT业最具影响力的20件大事,排名不分先后,只求无所谬误与重大遗漏。)
“汉芯”造假扯出“方舟”
早在去年的12月间,网上即已传出有关“汉芯”造假的消息,而该事件直到半年后才得以澄清。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向媒体通报了“汉芯”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并决定撤销该项目负责人陈进的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此后不久,与“汉芯”事件性质极其相似的“方舟3号”事件也被曝光,研发单位方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挪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资金而遭到调查。
“汉芯”与“方舟”,可以说是2006年中国IT业最具轰动效应的事件,原因就在于它暴露出国内业界长久以来所存在的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影响应当远不止于此,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
“张恩照案”曝IT贿赂丑闻
11月3日,建设银行原行长张恩照受贿案一审宣判,张恩照以受贿(款、物共计)419.3万元之事实,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张恩照一案涉及多家跨国IT巨头企业,这些企业行贿的动机则是为了争取到数额巨大的IT合同。
事实上,商业贿赂在国内IT业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数量之大、范围之广,超乎人们的想象,迄今得以揭露的几桩案件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反盗版行动”取得成果
今年以来,我国政府明显加大了打击盗版活动的力度。4月初,信产部、版权局等4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市场出售的计算机必须预装正版操作系统。此后,有关部门又相继展开“反盗版百日行动”和“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取得较大的成果。数据显示,仅至8月底,各地就已收缴各类盗版出版物647.2万余件;查处各类侵权盗版案件780起,其中多数案件与计算机软件和影视版权有关。
反盗版一抓就灵,一方面说明各级部门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另一方面却也证实了国内盗版行为的极度猖獗。打击盗版,确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