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 SIST第三届大学生IT就业与发展论坛”获悉,据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辽宁省大学生就业率为50.19%。而省内诸如“东软”、“惠普”等IT知名企业,却正为“人荒”而发愁。
资深专家沈阳赛斯特教育机构CEO李泽清分析,毕业生就业难由四点原因造成。首先,扩招给就业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国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而全国对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其次,两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即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和社会人才供求结构;同时用人企业误区,实际需求与招人标准的错位;最后就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匮乏。
难道大学生真的无业可就?惠普沈阳公司总经理周爱军表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惠普公司在大连设有全球运营中心,在设立之初,公司曾设想在2005年将员工数目提升到5000名,可截止到2006年4月,运营中心的员工人数仅1100人。国内每年有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但应届毕业生与公司质量要求差距很大。
东软公司也同样面对这个难题,“公司现在的运行速度很快,但人才的补充量却趋于缓慢。”东软股份有限公司王经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