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要误解,太阳能发电行业仍然处于其发展初期。到2020年,即使预测的增长全部实现,太阳能发电也将只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大约3%~6%,或电力输出的1.5%~3%。虽然太阳能发电确实有助于满足对更多电力和更少碳排放的需求,但它毕竟只是破解复杂难题的一部分努力。
此外,太阳能发电也面临着其他新兴行业通常要遇到的挑战。为了赢得成本最低的桂冠,有几种技术正在激烈竞争,哪种技术能拔得头筹,目前尚不清楚。该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供应短缺,这给较早进入该行业的竞争者(如硅产品制造商Dow Corning公司、REC Solar公司、Wacker公司以及元器件制造商First Solar公司、 Q-Cells公司和SunPower公司等)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来自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不断新增的资金(2007年达32亿美元)的推动下,具有创新意识的新竞争者正在纷纷进入该行业,随之而来的则可能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滑和财务业绩恶化的状况。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制造太阳能发电设备的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削减成本,包括改进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在研究和开发上投资,以及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同时,它们必须确保能获得原材料,避免使自己采用错误的技术或与错误的伙伴合作。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对于公用事业公司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如果它们优柔寡断,在大规模长期投资上持一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态度,它们就会冒被其他竞争者夺走客户的风险(例如,太阳能板安装企业,它们愿意在用户建筑物的屋顶上投资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回报,它们可以从用户节省的能源费用中提成)。作为公用事业部门的一贯做法,制定聪明的应对监管的战略则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地区,这种战略可能意味着包括对用于为消费者定价的资本基础进行太阳能设备的投资。政府的政策对公用事业部门的发展也将继续发挥重大影响。决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逐步取消补贴,这对于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成本竞争的公用事业部门将至关重要。
即使在最有利的地区,太阳能发电也还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真正实现“同网同价”——即太阳能电力与传统方式生产的电力在电网上价格相等。在中国和印度这样一些国家,所需的时间将要长得多,因为它们在未来数年里对电力的需求将需要新增大量发电能力,而它们价格便宜的燃煤发电使同网同价成为一个更加难以实现的目标。
一个行业的诞生
太阳能行业包括了各类不同的竞争者,其中有制造硅片、电池面板和如今用于生产许多太阳能电力的元器件的生产商;也有将小规模太阳能电池组安装在私人屋顶上的安装公司;还有公用事业公司和其他在沙漠中安装大量太阳能收集系统的公司;以及从事突破性技术(如低成本薄膜技术)开发的创业公司。所有的竞争者都在一种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中运营,在这种环境中,一些长期持有的观念——补贴、以老牌企业为主、以及基于硅片的太阳能技术的一统天下——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超越补贴
政府的补贴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美国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商可享受退税;德国要求电力经销商为用可再生能源发的电支付高于市场价格的价钱。如果没有这些优惠政策,太阳能发电的高成本将使其在大多数地区都无法与用传统化石燃料发电进行竞争。
但是,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经济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在过去20年里,装机容量每翻一番,制造和安装一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就降低20%左右。与此相反,采用传统能源的发电成本则一直在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上涨而攀升。在那些有大量燃气发电厂的地区,天然气价格对电价影响极大,这些地区包括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东北部和德克萨斯州,以及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
其结果是,在一些地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竞争力一直在缓慢而持续地增长。例如,美国加州就将丰富的阳光与零售电价结合起来。部分由于该州政策的缘故,加州的电价在美国高居前列,居民用电价格高达每度(千瓦小时)36美分1 。无补贴的太阳能电力价格为每度36美分,在加州太阳能计划2(California Solar Initiative)的支持下,用户支付的电价降低为每度电27美分。持续上涨的天然气价格、州政府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而实施的监管措施,以及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而建造更多发电厂的要求都可能推动传统发电成本的进一步攀升。
今后3~7年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