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印度堪称全球软件外包与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它们一直是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同行学习的样板,也首先感受到了全球金融海啸危机带来的压力。现在,中国同行已经感受到金融海啸压力的除了软件企业外,还有众多的软件园。
“金融海啸是一个契机”。大连软件园总裁高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软件园需要专业的服务,除了硬件建设外,还需要人力资源、政策咨询等支撑,“那些没有专业化服务能力、经验不足的软件园将被淘汰”。
近年来,在软件外包与服务成为热点之后,软件园建设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目前,仅第一梯队的软件园,即入围火炬计划的国家软件园,就超过47家。此外,各地还有省一级、市一级的软件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软件园区总数超过200家。而在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软件园区的质量则良莠不齐。有业内人士认为,软件园区域分散,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各地软件园相互争夺企业入园争相压价,同时使得各地软件园的入园企业也良莠不齐;有的软件园区中的企业跟软件没有任何关系,有些入园企业没有任何研发能力,有些企业则纯粹就是为了拿优惠政策入园。有业界人士担心,在软件企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危机到来时,有可能最先破灭的就是这些软件园泡沫。
高炜认为,泡沫过后,留下的将是有价值的软件园。在他看来,有价值的软件园要具备下列条件,即长期运作软件园的经验、专业服务的能力,能提供政策配套、产业咨询的能力,而这样的软件园,要由专业的软件园运营商来运作。
高炜说,从长期来看,金融危机也是一个机会;一方面是金融危机期间,企业会减少硬件投入,但为了优化公司现在硬件资源,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会加大软件与服务投入;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将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关键制造领域升级,这将给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带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