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解读中国政府CIO之烦恼
作者:柳絮 来源:信息化建设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6日 点击数:

——项目后评估机制是强化政府信息化管控的有力武器

  随着政府信息化建设由单一产品采购或独立系统建设向信息系统整合应用的转变,随着信息化技术由辅助业务应用为主向核心业务应用的扩展,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力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与深入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外包模式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主流模式,政府CIO以及信息化部门的角色随之逐渐转变,由原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承担者逐渐过渡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者。

  政府CIO的最大烦恼

  政府行业CIO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对于电子政务咨询机构一直关注的问题。几年以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如何根据业务实际需要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选型是CIO们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而现在呢?

  随着政府信息化建设由单一产品采购或独立系统建设向信息系统整合应用的转变,随着信息化技术由辅助业务应用为主向核心业务应用的扩展,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力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与深入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外包模式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主流模式,政府CIO以及信息化部门的角色随之逐渐转变,由原来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承担者逐渐过渡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者。在与诸多政府部门CIO的沟通中发现,如何实现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有效管控,保障项目建设效果与项目管理效率已成为当前诸多政府CIO们的最大烦恼。

  有的部门苦于对于已建项目没有客观详细的评价,而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重点与方向的确定;有的部门由于对项目建设过程和建设效果都没有强有力的客观评价,大大降低了对外包方履行合同的约束能力,陷入被动状态;有的部门给下级单位下发了项目建设资金与建设要求,但对资金使用效率与项目建设效果无法进行全面的评估……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消除烦恼的良方

  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项目后评估机制是解决CIO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控的最佳路径。

  项目后评估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政策基础。国家发改委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于2007年9月颁布实施《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实行验收和后评价制度”。“项目审批部门根据电子政务项目验收后的运行情况,可适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系统运行效率、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后评价。”

  其次,项目后评估能够实现对项目的统筹性管理。从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过程分析,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需求调研、可行性研究、招标选型、项目过程控制、项目验收等环节,目前,大多政府信息化部门注重的往往也是对这些环节的具体化、过程化管理,属于个体化管理,项目验收通常只以项目前期的需求说明和功能要求为基准,属个别性验收,具有局限性。通过项目后评估,不仅可以对项目建设过程各环节的系统评估,而且可以从政府部门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实现、项目实际应用效果等维度进行评估,实现对项目的统筹性管理。

再次,项目后评估可以同时实现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通过项目后评估机制的建设,可以对政府部门实施的每个信息化项目从最初规划的合理性,到目标实现程度,到实际应用效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估分析,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对内部管理而言,为各个受评估项目的进一步改进升级提供了全面有力的依据,为其他项目提供了管理经验借鉴,为对各项目相关人员绩效考核提供了量化参考,为不断完善政府部门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提供了实践性素材。对外部管理而言,项目后评估对外包厂商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进行了最全面客观的评估,是约束外包厂商兑现合同承诺的有效工具,为政府部门未来合作厂商选择提供了有力参考。

  另外,项目后评估是政府部门实现垂直系统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必要手段。实现相关部门的横向资源共享与上下级部门的纵向信息资源共享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共同目标,为此,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是目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常用模式。通过项目后评估,一方面可以促进各级政府部门对统一要求遵循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为不满足要求的部门下一步改进提供依据,从而保障政府统筹规划、分散建设模式的目标彻底落实。

  项目后评估机制建设

  目前,在中国各政府部门中,已经有部分CIO 意识到建立项目后评估机制的必要性或已经根据需要对某些项目进行了项目后评估,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环境保护部、交通部海事局等。但还没有将项目后评估作为一项制度大范围、长期地加以实施应用。笔者认为项目后评估机制建设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项目后评估机制要站在战略指导高度。信息化发展战略必须支持政府业务发展方向,即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能力,项目后评估机制建设必须围绕如何支持此业务目标的实现进行,需要与最终用户、与部门总体发展方向进行关联性评估,保障项目与政府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与标准一致性。

  第二,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要通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评估体系是对项目进行后评估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是评估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全面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有效性。除此以外,由于不同类型的信息化项目,其评估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因此,评估体系设计需要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且在项目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能够进行适当调整升级。

  第三,要注重规范与控制评估流程。项目后评估流程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且直接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因此项目后评估机制中应在对项目后评估的各个环节

  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后评估前期准备、评估启动、评估调研、评估体系调整、评估报告撰写、评估结果分析等每个步骤制定规范的流程,并就关键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第四,要充分发掘利用评估结果。建设项目后评估机制的根本目的是加强政府信息化部门的项目管控能力,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与效果。为了充分利用项目后评估结果,应在评估之前明确评估的细分目的,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及评估结果的可用性。如分析项目成功经验与问题所在,供其他项目借鉴,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将关键问题作为升级改造重点。

  第五,项目后评估机制的实现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项目后评估机制一旦付诸实施,将成为政府部门持续性、系统性工作。为提高评估工作效率与评估结果利用水平,建议项目后

  评估工作本身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即可以建设专门的项目后评估信息系统,实现对评估项目资料管理、申请评估、批准评估、评估体系、评估调研、评估结果计算、评估结果发布、评估信息与其它系统共享等在线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