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禹廷 泉州微软技术中心总经理
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在美国,CIO的平均任期不超过3年;在国内,他们的平均任期也仅为3—5年。所以有人把CIO戏称为“职业生涯到头”(Career Is Over),CIO也成为企业更替最频繁的职位之一。
然而,与调查结果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泉州地区的CIO群体才刚刚崛起。泉州CIO们如何才能让职业生涯更长远?本期三位嘉宾将共同探讨。
□本期主持人:晏琴 刘文艳
人微言轻薪酬低
主持人:“职业生涯到头”,一种貌似调侃的说法,却揭示出这个群体的焦虑,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谢磊:以前有媒体做过一项关于国内CIO的调查,近8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自己会选择改行,只有20%表示不会改行。没有充足的锻炼机会、不能参与企业核心发展、企业领导不重视不信任,是他们痛苦的根源。
在泉州也不例外。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6月在三亚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优秀CIO评选”活动,浙江、山东等省份去了几十号人,而整个福建省加上家属一共才十人左右,泉州去的也没有几个。虽是小事,却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泉州企业老板们对信息化管理、对CIO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宋禹廷:很多企业至今仍然没有独立的信息部门,隶属于财务部、战略发展部甚至是办公室等部门。此外,薪水问题也是离职的一个原因。在一些上市公司中,CIO可以拿到上百万元的年薪,但大多数所谓CIO们是廉价的。即使是在同一企业的经理层,IT经理的平均薪酬都要比财务经理、市场经理低。
价值定位要找准
主持人:大多数CIO在企业中可以说仍然“人微言轻”,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生存现状?
谢磊:从CIO自身讲,要实现角色转变,建议做技术出身的准CIO们首先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杰出的IT团队,锻炼出一批既有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而做业务出身的则需要恶补技术知识。接下来,通盘考虑整个企业层面的信息化工作,为优化企业商业模式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有了成绩的支撑, CIO的职权和相关制度才能逐步被固化下来。
吴联银:当前IT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神经网络,信息和数据的实时更新与管理支撑着企业制定更灵活的市场策略和商业战略。而CIO的定位也必须从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者转型为商业数据的管理者。
以特步为例,2006年之前,特步在全国各地的门店快速增长,对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经销商管理上,特步的信息传递出现了黑洞,什么款式畅销、什么款式滞销,信息传递回总部时已经失效。后来,随着销售管理系统项目的启动,总公司、分公司、各个门店才得以以标准化的接口和规范连接到一起。
所以说,CIO必须走出来,看到公司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这样反观IT建设,可以考察信息化架构是否适合企业发展,更好地思考IT能为企业盈利、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什么,这才是IT真正的价值,也是CIO的价值。
迈向CEO大门已开启
主持人:据了解,大部分跳槽的CIO,只不过是从这家公司的CIO职位跳到另一家公司的CIO职位,那么,对于CIO来说,能否在职业上获得进一步提升?
吴联银:如果CIO能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比如对财务、业务方面都有所了解,掌握更多信息,那么很可能会被赋予更多职责。有一天机会来临的时候,也更有可能被迅速提升。
宋禹廷:在企业营运流程与IT密切整合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无疑为CIO开启了迈向CEO的大门。美国沃尔玛公司的CIO成功打造IT系统,使其物流与库存管理超越同业而稳坐同类公司第一宝座。这位CIO赢下了这场成功战役,也为他获得了沃尔玛投资的物流公司CEO职位。
谢磊:有没有灵活的管理手腕、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否了解所在公司的业务,这些都是信息主管们通往CEO道路上的挑战。如果能灵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上丰富的阅历,积极参与新型商业形态的成长发展,如B2C电子商务、现代物流、IT服务与外包等,也许成为新型公司的CEO对现在的CIO来说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