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马尾造船]应用CAD/CAM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作者:陈瑾琦 戴红 来源:福建省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选 发布时间:2005年09月27日 点击数: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尾造船”)是在原马尾造船厂(创办于1866年,时称“福建船政”,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造船企业)基础上,结合“债转股”整体改制,于200112月,由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拥有3.51.5万吨级船台各一座,2万吨级干船坞一座,具有设计、建造5万吨级以下船舶的技术能力,年产万吨级系列船舶58艘。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和设备进行规划改造,可实现年造船1012/2025万综合吨,产值20亿元人民币。马尾造船在国内地方船厂中,首家承造挂德国旗船舶,在开拓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CAD/CAM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

马尾造船于70年代就开始了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尝试,初期仅简单应用于企业管理方面;1983年配置了第一台大型数控切割机后,才开始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到了80年代,船舶市场比较萧条,造船行业竞争激烈。马尾造船厂虽然是一个老厂,但是造船技术水平落后,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绘图设计,船舶建造质量也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为了解决船体线型光顺、手工放样效率低和放样台不够用等问题,以及满足建造出口船舶经营报价的需要,马尾造船开始应用微机CAD系统进行船舶报价方案的图面处理,以及船舶线型放样和钢材数控切割等工作。

进入90年代,船舶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造船定单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建造技术相对落后,建造周期较长,在国际船舶市场的招投标中,失去了竞争优势,企业面临生存危机。面对严峻的局面,厂领导班子决定进行技术改造,投入大量资金兴建船舶CAD工作网络,进一步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建造技术,实现设计工作微机化。

1991年,船厂开始承造出口德国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7300吨多用途集装箱货船。要建造出口船并不容易,首先交船期很紧,从签订合同到交船只有20个月的时间,而且国外船东对前期提供设计图纸以及建造质量的要求都很高。由于我们使用了CADCAM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客户要求,获得了国外船东的好评。自此以后,马尾造船顺利地承接、设计、建造、销售了一系列出口欧洲市场的船舶。

90年代末,国际船舶市场进入低谷,众多造船厂竞相压价,竞争更加激烈,而且由于国内其它造船企业技术上的进步,马尾造船在CAD/CAM技术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引进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转换造船模式,努力实现马尾造船在新世纪的又一次腾飞。

二、CAD/CAM技术应用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马尾造船CAD/CAM技术应用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建立了以WINDOW 2003为操作系统的局域网络,形成了CAD基本应用环境,肩负着全公司的船舶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工作。船舶设计工程师们高效应用CAD软件,缩短了设计周期。设计图纸和生产建造图纸质量的提高,以及CAM技术的应用,使得船舶建造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见图1:马尾造船生产过程中的CAD/CA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