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采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已经成为所有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然采取的技术途径,信息技术与系统为企业实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和技术基础方面。国外企业是在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企业生产经营实现了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开展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而我国许多企业工业化尚未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也尚未实现现代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就进入了信息化阶段。在技术上,我国企业大部分还没有完成机械化和自动化,实施信息化的时间相对较短,积累的经验也相对少。在我国制造业生产力水平较低、设备水平普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经验较少的情况下,实施企业信息化的难度是明显大于国外的企业。
虽然我们期望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必须清楚的看到我国企业在管理意识和水平上还是存在的不足,在实施信息化的工作过程中,正确估计信息化的投资风险和效益,抓好企业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制定良好的分步实施策略,设计一个良好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在制定和实施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时,要对企业信息化工作有统一的思想和整体的认识,要建立和形成有效的信息系统设计实施方法,从战略的角度来综合考虑企业信息化工作中在管理、技术、操作层面面临的各种困难。如制定和实施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需要考虑企业面临的长远目标和当前急需解决问题的矛盾、信息孤岛与系统集成问题,需要协调好信息系统建设与系统运行的关系问题、信息系统升级与已有资源利用问题、信息技术的投资效益评估和风险问题、打基础与提升水平关系问题、信息化对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冲击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问题。
通过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与待构建的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在综合考虑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当前瓶颈问题的基础上,完成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工作的全面规划,建立一个可逐步发展和系统进化的信息系统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个正确的实施途径,从而保证企业信息化工作顺利、高效、低成本的进行。
基于对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理解,作者对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给出了初步的描述:
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管理的系统化方法,它通过综合考虑信息系统规划实施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包括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解决的需求、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企业的人员素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制订一个全面的规划、建立一个可逐步发展和系统进化的信息系统框架,并给出正确的实施途径来保证企业信息化工作顺利、高效、低成本的进行,保证所建立的信息技术体系能够正确调整和连接到业务结构和经营战略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支持。
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宏观实施步骤包括理论与方法学习、面向信息系统实施的企业业务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实施、组织调整与资源配置、信息系统运行六个步骤。前两个步骤是为贯彻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化思想而进行的理论、方法学习和面向信息系统实施的企业业务战略规划,他们是企业实施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开展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和信息系统实施,并且要根据企业业务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信息系统规划与信息系统实施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信息系统的规划在整个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一个步骤是将实施好的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为企业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