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福建企业信息化专栏”结束时,专栏编者结合实地访谈,介绍东南汽车公司从自身做起,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管理水平的情况。本专栏各期查询:www.fjcio.org "知识库"。
一、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
1995年,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到2004年已有30余家台湾的零部件厂商与东南汽车一起在闽侯青口投资设厂。东南汽车的年产量已由建厂之初的2,000多辆,达到目前双班年产汽车12万台。随着产量的增大,采取有效手段,调度好汽车零部件供应、利用生产线空间并保证汽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东南汽车公司生产制造管理系统是从台湾中华汽车公司引入的,过去中华汽车在台湾已经生产的车种,市场需求等信息为东南汽车的生产管理系统运行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通过这套MRPII系统能够方便的向我们在东南汽车城内的配套厂下订单,并通过它把整个汽车制造的物料帐给管理好,” 同样来自台湾的生产管理部经理刘建成这么认为。
刘建成经理继续介绍这套系统的应用情况:“我们先根据生产订单,把总装线将生产哪一种车型,每一部车对零部件的品种、用量到底需要多少的数据信息都输入MRPII系统,通过计算,最后你才知道整个的生产计划排出来,是什么时候,我要做什么车子,做多少台,那你配套厂的物料什么时候要进来。”
二、加强企业内部的生产与物流信息化工作
(一)给生产管理一双明亮的“眼睛”。
过去,在东南汽车的一条生产线要装配“得利卡”、“富利卡”和“菱帅”三种车,东南汽车的生产管理部门依照订单情况,按照比例将三种车型混排在生产线里面进行装配。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物料增加、管理控制点增多,生产计划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要求装配现场减少汽车零配件的堆放,同时不能把配套厂的资金都压在自己的存货上。“比如根据生产计划安排,这一台是装配得利卡,后面一台是富利卡,或者是菱帅。因为每个车型的装配清单展开来,都有三、四十个零部件品种系列,不同的排量,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功率不同,车的后桥也会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让这些配套厂知道,东南汽车现在准备生产什么车型,装配顺序是怎样的,”刘建成经理还补充道:“像这些信息传递的事情,我要打电话去跟配套厂讲是讲不清楚的,一定是靠着信息化部门的支持。我们要给他们‘一双眼睛’,这就需要公司的资讯中心来支持。”
目前,东南汽车城内的每一个配套厂都与东南汽车公司的资讯中心进行联网,可以实时查看生产线装配动态,汽车生产顺序、物料需求信息,然后配套厂根据现有库存情况,安排生产、外协、采购和送货。
(二)打通信息流与物流的“经脉”
快速的反应与强健的身体是实战中战胜对手的两大法宝。同样,快捷的信息流必须与高效的物流结合,才能促使信息化的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目前,东南汽车总装线每天有几百台汽车下线,而总装生产线上只有一天的汽车零部件库存。这些工作是如何做到的呢?在信息流方面,东南汽车公司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并采用订单式的管理和‘看板’管理、准时制生产(JIT)等先进生产管理方法;在物流方面,东南汽车城内的三十五家配套厂可能每隔一个小时向总装厂送一次零件。
我们还是来看看实际情况,东南汽车每旬都会向配套厂下计划订单,这些订单是作为给厂商做生产物料准备的。配套厂向总装生产线交货的实际依据是依照“看板”(注:标明生产流水线中每批零部件的品名、数量、上道工序、下道工序的一张指示牌,它是对生产排程与生产线装配进行实时控制的信息载体)。装配线采用的是类似商业零售的“销货/补货原理” 的管理方式。比如9月15日,东南汽车生产管理部要为配套厂做10月上旬生产计划“订单”。而在9月15日到9月30日这15天内,整个生产和市场的需求有可能发生变动,这在东南汽车提前给配套厂的生产计划“订单”上并不能体现,只以通过实时的“看板”管理加以补充,做到粗中有细。
刘建成经理作了详细的解释:“我们的生产看板是每一小时去收一次,生产线用掉了多少物料,就会抛出多少‘生产看板’。工人每隔一小时去收一次,通过红外线扫描的方式,采集‘看板’上的信息数据,再通过信息系统和网络提供给配套厂。然后配套厂在交货的时候,总装厂会让他把‘移动看板’(用于配套厂之间)带回去,并凭‘移动看板’来交货。只要生产线用掉多少物料,配套厂就交多少过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较低的生产线库存来保证生产装配的要求。”
三、加强企业外部的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工作
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资讯中心经理黄振昌认为:“现在有人提出Extended Enterprise,就是延伸型的企业,信息化已经不再局限在企业内部了,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还会向上游、下游这整个供应链管理发展。这都属于信息化的范围,不单纯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化还有企业外部的。”的确,上游的SCM(供应链管理)与下游的CRM(客户关系管理)是东南汽车得以展翅高飞的两只有力翅膀。
从上游配套厂来看,目前在“东南汽车城”这个生产基地中的30余家配套厂已经导入神州数码的“易飞”生产计划与物料管理系统软件。东南汽车资讯部门下一步的规划是在总装厂与配套厂中间再架一个桥梁,把Supply Chain(供应链)管理系统架起来,共享整个上游零部件供应信息。
而在下游经销商和维修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东南汽车分为两个部分: 1.属于车辆销售的部分,目前东南汽车已通过互联网将遍布全国大约五百家销售点连接到东南汽车的销售管理系统,这五百个销售点的车辆订单,全部能及时反馈信息,包括客户的资料、车辆的订单等。另外,资讯中心还能掌握整个车辆的库存情况,比如经销商的库存、车辆运输的在途库存、以及总装厂内部的库存。
2.汽车销售出去就要开始做售后服务了,包括更换零配件、汽车保养、维修等。根据过去中华汽车在台湾的经验,东南汽车零件和保修的信息化管理目标是:不论客户在国内哪一家经销店买车,都可以在任何一个东南汽车维修服务点,通过信息系统查看到这辆车的配置情况、维修的履历等信息。这有两个好处:(1)、对客户来说,将增加他们对维修点的信任,不管他的车开到东南所属的哪一家维修点,他能够掌握这辆车曾经出过什么毛病,曾经修过哪里;(2)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可以控制维修成本,避免重复的零部件索赔和经销商重复申请维修费。
资讯中心黄振昌经理总结道:“信息化不能说让企业一定成功,但是企业如果没有信息化,是万万不能成功。像东南汽车这样一个复杂的制造企业,它没有信息化是很难去竞争的。但是先有信息化建设,而没有企业一直提升它经营管理的体制,没有高阶管理决策层‘一定要成功’的决心并调动资源配合的话,单靠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想要成功也是不可能的。”
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东南汽车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东南汽车未来的发展目标,不仅希望打入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集团,还希望打造“东南鹏鸟”的品牌,向海外市场进军。“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黄振昌经理畅想未来的同时,笔者也深切感受到鲲鹏展翅的蓬勃力量。中国汽车工业稳定发展的天时,东南汽车城的地利,闽台人民同文同宗的人和,借助着信息化的浪潮,东南汽车公司正化鲲为鹏,演绎一曲现代“逍遥游”!
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fjrb/gb/content/2004-12/10/content_675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