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2006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分析 (上)
作者:中国商务部研究院 来源:中国商务部研究院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07日 点击数: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在2004年11月—2005年1月间,对包括政府部门、金融、电信、制造、交通、能源、教育、物流等在内的8大行业20个细分行业的中国行业信息化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查,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基本掌握了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现状与未来需求趋势。

据《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05—20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绝对增加额将达到1300亿以上,未来三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将进入了高增长期;电信业由于3G的水落石出,其信息化IT投入将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政府由于电子政务的推动,信息化IT投入也呈现高增长;能源行业经济效益巨幅增长带动信息化IT投入大幅增长;而交通、物流等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需求十分强劲,信息化IT投入也呈高速增长;制造业细分行业众多,部分行业已处在由过程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升级的阶段,从而带动整个行业信息化IT投入快速增长;而金融、教育行业等信息化开展较早,已经步入由大规模建设向整合功能、提升应用水平过渡的阶段,信息化需求已有所减弱,未来三年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长态势;预计 2005—20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绝对增加额将达到1300亿以上,2007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大蛋糕将是4236亿。而随着信息化对行业改造作用的日益深化,行业信息化将由单纯的建设阶段向应用阶段过渡。信息化IT投入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状况将大大改观,软件、服务占总体信息化IT投入中的比例将由2004年的37%上升到2007年的43%。

一、未来三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长将近15%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二十年,就是中国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的二十年。经济发展为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充足的信息化投入资金。信息化的应用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的升级、竞争力的提高。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据此次调查分析,2004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额达2864.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长较快的行业分别是:政府、交通、能源、物流。预计05-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迎来一个提速增长期。年提速约1.5个百分点。期间对信息化IT投入增长拉动最大的是电信,其2007年信息化IT投入将比04年增长112%。政府、交通、能源、物流、也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7年我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将达到4236.2亿元。比2004年增长47.9%。

我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呈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推动因素:

1、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了行业信息化投入的增长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加速状态。2001—04年年均增长8%以上,2004年则达到9.3%,专家预计,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5%,还高于2001—04年平均增长率。而06年后受经济增长的惯性、以及奥运经济的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保守估计也将达7.5%以上。除了政府、教育等纯投入部门,2001—04年电信、制造、交通行业的年均增长10%以上,能源行业的增长率达20%以上。这都为信息化IT投入的增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国家政府对信息化的重视与推动国家组成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信息产业部与各行业专家参加的强大信息化推进机构;国家在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03年以来我国政府及行业部门制订了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政府对发展信息化已达成共识。提出了抓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以及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全方位推进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纲要。使我国的信息化得以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全面有序地展开。

3、 市场竞争推动

我们以制造业为例加以说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一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和工业配套能力;船舶工业、纺织工业和家电工业等产业已经或正在成为世界强势产业;服装、化纤、钢铁、电解铝、水泥、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虽然已占世界第四位,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强,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这表明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效率的角度看,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其中钢铁、汽车、电子电器应用信息化改造生产过程,已大大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电器行业经受注了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第一波竞争冲击,并已经融入国际市场。目前制造业的信息化已经呈全面扩散之势,并且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

二、政府、电信、金融信息化先行,能源、交通、物流快速赶上

我国“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的信息化发展的方针促成了我国信息化IT投入的现有格局。政府: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投入规模与增长速度都很高,未来三年的平均增速仍将达15%,由此政府在信息化IT投入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的会略有上升。政府信息化是行业信息化的关键,是指挥系统的信息化。政府的信息化从横向看是税务、工商等以十二金为主体的信息化;从纵向看是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信息化。信息化不仅面临单一主体的信息化改造问题,还包括各主体间信息化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投入。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的开展,带动了又一轮政府信息化投入的增长。虽然增速不及04年18%的水平,但未来三年的平均增速仍将达15%,由此政府在信息化IT投入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的会略有上升。

电信行业:预计未来三年电信的信息化IT投入将呈现增速逐级放大态势。05年的增速将接近20%,06年、07年的增速则更是高达30%以上。预计05年就会超过政府行业而跃升至首位,此后三年其信息化IT投入的主战场。电信企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是信息化的主力军,不但要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同时还要服务于其他行业,带动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因此电信的信息化在行业信息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电信信息化IT投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占总体信息化投入的比重13%,随着3G的投入运行,行业面临一个高速增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