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分析(下)
作者:中国商务部研究院 来源:中国商务部研究院 发布时间:2005年12月07日 点击数:

金融行业:2005~07年银行信息化IT投入将继续保持11%以上的增长,但2006年增长率上升后2007年增长率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原因主要是,2006年是银行数据大集中和网络改造的最后一年,银行会继续保持对信息化建设的高投入,同时2006年是保险行业新业务信息化建设主要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扫尾阶段,将保持较高投入,而2007年银行数据大集中项目基本完成,各级网络也完成改造和升级工作,银行总的信息化投入增长速度会降低,同时保险、证券基金行业主要业务系统也已经完成建设,投入总额增长速度将略有下降。

制造业:制造业信息化是整个行业信息化的核心,预计未来三年的信息化IT投入将以接近15%度递增。至07年将达到340亿的规模。WTO后世界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制造业的竞争也空前激烈。信息化作为提升竞争的手段,近年来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汽车、钢铁、电子电器、烟草等行业的信息化呈遍地开花之势。这些行业应用,也带动了整体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扩散。预计未来三年的信息化IT投入将以接近15%度递增。至07年将达到340亿的规模。

能源行业:预计至07年,能源行业信息化投入将接近280亿元,其信息化投入大体维持在11%的增幅以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对能源产品的强劲需求。这也大大促进了能源行业信息化的进程的加快。04年信息化IT投入增长13%。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趋稳等因素影响,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趋于缓和。能源行业也将呈平稳增长。其信息化投入大体维持在11%的增幅以内。预计至07年,能源行业信息化投入将接近280亿元。

教育行业:预计教育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长态势,未来三年的平均增幅接近9%。05年后教育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的变化源自以下三个原因:2004年以后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将进入教学资源整合阶段。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投入、投资结构、采购标准上趋于理性化,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由基础设施建设转为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从区域来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业务整合阶段,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用户的IT采购需求将同业务需求的增加而稳步增长,业务系统升级更新的用户增多,大规模采购的用户减少。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从城市向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但是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投资以国家扶持为主,地方财力有限,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不大。预计教育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长态势,未来三年的平均增幅接近9%。

交通行业:预计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长仍将在15%以上。是国民经济的支撑部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交通的制约作用日显露。交通信息化也大大滞后于其它行业。03年以来信息化投入呈高速增长态势,04年增长18%。未来几年,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交通信息化面临重大的机遇。预计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长仍将在15%以上。

物流行业:未来的信息化投入也将呈逐级增长状态,2007年的增长幅度会接近20%。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由于各行业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前景极为看好。未来的信息化投入也将呈逐级增长状态,2007年的增长幅度会接近20%。

(数据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Jan.2005)从趋势上看,对未来信息化IT投入格局影响最大的是电信业,其在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12.5%上升至2007年的17.9%;成为信息化IT投入的第一大行业。并且与处于第二位的政府拉大了差距。在信息化IT投入所形成的1372亿增量蛋糕中,电信就占了401亿,占增量的29%,可以说抓住了电信业,就是抓住行业信息化IT需求的龙头。政府信息化IT投入也呈稳步增长态势 ,由13.4%上升至2007年的14.0%;政府的信息化涉入的细分部门多,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都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问题。因此,信息化有极强的扩展性。在总体增量蛋糕中也占有201亿的规模;金融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所占的比重略有下降,由2004年的10.7%降至2007年的10.2%,但其增长速度也达12%以上,并产生了126亿的增量需求。此外,交通、物流以年均15%以上的增速也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亮点。

三、软件与服务比例的上升标志着行业信息化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调查显示,2004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软件与IT服务的投入比例达到了37%,05年则升38.3%。未来三年制造业信息化IT投入中的软件和IT服务投入的比例将逐步上升,2007年两者投入比例将达43%。信息化过多年的发展,已由初期的盲目投入、大量功能闲置;到目前70%以上的信息化业务都已经实现初级应用,其应用水平还在不断向中级、高级过渡。如果说,前20年的信息化是实现从无到有,注重信息化对行业和企业的覆盖,注重硬件产品的配备的信息化投入期。未来三年将是实现质量(应用水平)的提升。逐步达到了“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对外部信息(市场)快速反应”目的的信息化的整合见效期。投入的目的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要采用的手段和工具也就不同。如果说在信息化的投入期,硬件产品大行其道的话,在信息化的整合见效期,软件和服务将以提升软硬件的应用效果的强大功能而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促进行业/企业发展的发动机。进入这一阶段才标志着信息化正实现由初级向中级乃至向高级应用水平的跨跃。从而真正奠定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