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制造体系政策背景与业务简介: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率先打造一批绿色制造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相关领域工业绿色转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为牵引,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2017年,国家工信部组织评选绿色制造名单,加快推行绿色制造,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开始加快完善。
经过八批次评选活动后,我国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突破超5000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培育建设了3657家绿色工厂、270家绿色工业园区、408家绿色供应链企业,推广近3万个绿色产品。2024年1月5日,在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1488家企业获评绿色工厂,104家工业园区(开发区)获评绿色工业园区,205家企业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此外,按照2023年度动态管理要求,经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确认,工信部将前七批绿色制造名单中部分不合格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移出绿色制造名单。因此,截至目前,我国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整体已突破5000家,达到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达到37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达到608个。
绿色制造体系评价主要包括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绿色工厂评价、绿色园区评价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评价。其中,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相关评价工作一般由申报企业或园区自主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基础能力,优化绿色低碳标杆培育体系,到2030年,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2024年02月19日新闻联播播报,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在国家层面建成了绿色工厂5095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7%,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预计超过9700亿元,绿色动能加快释放,工业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我国将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力争新培育1000家国家层面绿色工厂。
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我国在绿色制造领域的显著成就,更预示着绿色工厂培育的深远意义、巨大价值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绿色工厂的培育,首先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挑战,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绿色工厂的崛起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绿色工厂通过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显著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024年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纵向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横向形成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带动园区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的培育机制。
有梯度培育需求的企业需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定期发布用于国家层面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管理的标准清单或指标体系或采用《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进行评价。为了提高企业的绿色化水平,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绿色工厂评价指标第三方评价表》首次把 “零碳” 工厂创建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作为加分项单独提出,分值3分,权重100%。这也是与以往绿色工厂创建过程中最大的区别之一。
二、睿信咨询优势:
自2018年以来,睿信咨询为包括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和园区提供了第三方评价服务,并取得了良好业绩。睿信咨询成功评价推荐33家(次)企业(园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55家(次)企业(园区)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名单(涵盖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下表为睿信评价服务通过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
三、申请办理流程:
1.提交申请-流程开始于此步骤。
2.申请评审-评审申请是否完整和符合条件。
3.不予受理-如果申请不符合条件,则不予受理。
4.签订合同-申请通过评审后,签订合同。
5.自评辅导-提供自评辅导。
6.培训宣贯-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传贯彻。
7.现场评价和综评报告-进行现场评价并编制综合评估报告。
8.不合格-如果现场评价不合格。
9.整改需求-提出整改需求。
10.中止-如果整改不符合要求,则中止流程。
11.是-如果整改合格,则继续流程。
12.报告评审-对综合评估报告进行评审。
13.上报地方工信委-将评审报告上报给地方工信委。
14.协助整改-如有需要,协助进行整改。
15.获证-最终获得认证。
业务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人:谢磊
电话:18959162918
电子邮件:admin@fjcio.org
以下是福建CIO网与晋江工信局微信公号报道(点击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