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中小企业信息化:仅有慈善并不够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01月10日 点击数:
更具战略性的措施,是超越慈善公益的动机,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建立在市场利润驱动的机制之上。

  中小企业信息化已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令人高兴的是,近来,从成立“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到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一系列举措无不向我们传递出政府主管部门和ICT供应商着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决心和愿望。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应该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考虑近年有关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工作比较薄弱,公布的数据十分欠缺,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继2003年调查后,再次启动了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企业信息化调查。

  调查显示,在现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虽然不如大企业,但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的确蕴藏着对信息化建设的巨大需求,这是非常宝贵的。中小企业自身ICT的能力相对薄弱,以往,由于一些IT厂商存在“重推销、轻服务”的经营方式,再加上社会相关服务体系不健全,往往造成中小企业信息化所需要的服务不到位。这样不仅不能发挥中小企业已有信息化投资的效用,反而让他们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因此,保护而不是挫伤中小企业信息化热情的关键,是提高他们信息化应用的实效。为此,各地参与“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的ICT供应商首先要把服务放在首位,否则难免失信于用户而自毁市场。

  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向,是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和改善信息化应用。因为信息化的本质是应用,应用才是信息化建设的目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步入平稳发展的阶段,虽然在信息化装备等方面与大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在大多数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方面的差距更值得重视。另外,在下一步对业务系统的需求方面,中小企业不仅与大企业相比有其特点,而且不同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各自的需求也有较大差异。这自然有助于形成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细分市场,一个细分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市场,有利于为包括中小型供应商在内的各类ICT公司提供更多的成长机遇。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方面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调研的行动就是非常有益的举动,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小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需要,有助于ICT供应商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也有助于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改善企业信息化的环境。围绕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调研,应该成为经常性的工作。

  不久前,政府主管部门已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性质,定为“政府倡导,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公益性活动”,例如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信息化培训等。能动员社会资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尤其是无偿服务,对中小企业而言当然是件好事。此外,不少大型IT企业对活动的积极参与,也为探索形成这种带有慈善公益性的扶助机制提供了条件,这方面的努力无疑是有益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光靠这种机制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具战略性的措施,是超越慈善公益的动机,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建立在市场利润驱动的机制之上。只有培育起良性循环的服务市场,才能增强信息化服务的提供能力和水平,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然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培育企业信息化相关的服务市场其实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调查显示,当前,用户企业对信息化相关的有偿培训、咨询和系统维护的认同度普遍不高,中小企业的需求更弱,尽管后者自身的IT能力更不足以实现自我服务。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需求,离不开包括中小企业自身在内多方的不懈努力,特别是ICT服务供应商应该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刺激需求,逐步做大市场。这样,ICT服务体系及参与其中的供应商,才能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伴随客户一道成长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