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避免影响运营并整合供应商组合的6个技巧
作者:CIO.com 来源:CIOCDO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点击数:

当首席信息官(CIO)精简供应商名单时,采取战略性举措不仅能释放成本节约空间,还能为更加定制化的服务和更高效的运营奠定基础。

图片来源:Rob Schultz / Shutterstock

技术蔓延已成为一大挑战,IT专业人员面临管理成本、割裂系统以及组织内众多单点解决方案的巨大压力。为此,CIO们着手整合供应商,以求节约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

传统的整合往往从评估供应商能力入手,而经验丰富的CIO则会运用多种方法来遏制蔓延。其目标不仅是减少供应商数量,更是要打造一个具备更强可控性、可扩展性和高效率的技术基础。

1. 在削减成本的同时强化能力建设

虽然削减成本是整合供应商最显而易见的好处,但经验丰富的 CIO 深知,只有同时提升核心能力、战略性地精简工具,才能真正巩固并强化整个组织。

澳大利亚医疗管理公司 TVG-Medulla 的 CIO Scott Klein (斯科特·克莱因)表示:我的目标并不是简单地砍掉服务,而是要提升服务水平——无论是手机通信服务,还是两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两套 ERP 系统。

Klein(克莱因)发现,与财务团队携手,通过对比历史支出,可以迅速发现重复、冗余及利用率低的工具。他的建议是:CIO 必须对数字脱敏要学会读资产负债表

在审查能力时,如果发现多个服务存在功能重叠,就必须深入调查:这些服务究竟在创造价值,还是只是白白烧钱?Klein(克莱因)会逐项审计账户,找出重复订阅的服务,最终把同类需求归并到单一供应商,使 IT 实现端到端可视。他还发现,许多服务其实是由各部门自行开通、绕开 IT 审批的独立账户。

Klein(克莱因)告诉 CIO在我看来,任何未经 IT 批准的支出都算影子 IT’。以此为起点,我们才能建立统一、全局的企业级视角

然而,这项工作远不止看得见。它要求在持续交付功能与运营效率的同时,评估并削减技术冗余。唯有如此,才能赢得组织上下的认同,让 IT 真正成为业务赋能者。

他说要做效率专家、运营专家,而不仅仅是砍成本的专家

2. 建立系统化的评估流程

澳大利亚最大的客户共有银行之一 Beyond Bank 希望实现 IT 基础设施现代化,增强韧性,并提升客户体验。为此,CIO Stevie-Ann Dovico (史蒂维·安·多维科)主导了一项供应商与服务审查流程,以此作为提升组织成熟度与能力的核心举措。

她说我们做了大量简化和自动化工作

Dovico(多维科)遵循一条原则:从一开始就同时引入内部和外部视角,对自己的评估进行交叉验证。这样可以避免在衡量能力与价值时陷入隧道视野。 Dovico(多维科)表示像夯实组织基础、把基本功做扎实这么重要的事情,必须借助外部视角

她也会亲自观察,并建议CIO到现场走走,亲眼看看技术是如何被实际使用的。她会花时间倾听员工解释他们如何使用某些工具,深入了解现状,而不只停留在电子表格上。

Dovico(多维科)这能让你掌握一手事实,从而识别出我们的核心能力:哪些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自己做更高效,哪些环节需要借助外部支持来完成

系统化评估的另一环节,是在评估过程中排除干扰。Energy Solutions 的 CIO David Weisong (大卫·韦松)就学会了在审视技术方案时,远离那种全员大会式的销售宣讲。

他任职三年后,公司业务迅速扩张,从最初 2 个办公室、120 人,发展到如今 40 多个州、个办公室、500 多名员工,并全面转向远程优先模式。 Weisong (韦松)一边扩张带来复杂度,一边又要控制复杂度,因为这意味着需要管理大量不同的供应商

他曾参加过这样的会议:客户经理、总监、技术顾问甚至副总裁齐上阵。如今,他拒绝这种臃肿、忽视重点、浪费时间的销售套路。他说我没空参加这种会议,而且我一旦提个问题,就会被其中某个人带偏话题,根本聊不到我想讨论的内容。

3. 精简整个技术栈的复杂度

每一组失控的供应商关系背后,都是由无数小扩展日积月累而成的复杂纠缠。

为了在审视合作伙伴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Dovico(多维科)对任何供应商纠缠都保持警惕——这些纠缠会让我们在淘汰供应商时寸步难行。她的做法是:先把需要的服务和供应商的能力界定得清清楚楚。她说必须警惕,别让对某家供应商表现或关系的情感,模糊了你对他们的判断。要维持一定的竞争张力,并确保其核心能力正好对准你要解决的问题空间

Klein(克莱因)则偏好让财务和工程团队一起参与,用跨职能的方式找出冗余与蔓延。工程师凭借行业经验交叉比对各家供应商的服务,IT团队再用 Gartner Magic Quadrant 等行业基准进行核对,揪出提供相似服务或工具的不同厂商。无论是在担任 CIO 还是顾问期间,他的这一做法都成功缩减了供应商数量,并带来至少 20% 的成本节省。

供应商蔓延还潜伏在云端服务的盲区:只要绕过 IT,就能直接采购,助长影子采购Klein(克莱因)指出:“SaaS 和云模式遍地开花,现在各部门只需几个电话或在线注册,就能装应用、买服务。

这种影子 IT 生态不仅放大安全风险,也让供应商关系更加纠缠,直接破坏整合成效。要想根治,必须从 IT 治理机制入手。

4. 让合同生命周期与财务周期同步

在任何整合项目中,与新供应商的合同条款都是关键一环。很多厂商会用长期合同、折扣或其他甜头吸引你,但老练的 CIO 知道不必上钩,而可以坚持按自己的节奏和业务需求来定条款。

过去三年,Weisong(韦松)一直在确保这家清洁能源咨询公司运行的是一流解决方案,并把全部 IT 合同统一到同一续签时间线上。

虽然公司规模还拿不到多席位折扣Weisong(韦松)仍坚持按自己设定的时间表续约。他估算目前大约 80% 的合同都在预算季续签。他说我把所有合同都挪到第四季度初,并明确告诉供应商:我们的合同就这么签。这样我就有了合同季,可以提前准备

把续约放在 Q4 初,能把价格上涨对预算的冲击降到最低。如果我遇到涨价或会显著影响预算的情况,最多只剩一两个月就要结束本财年,不会措手不及。”Weisong(韦松)告诉CIO

他还把续约窗口严格限制在 12 个月,以便随时评估技术带来的价值;毕竟技术和商业环境都在快速变化。

他说我们必须用市场上的其他方案来做对比,供应商得靠业务价值赢得续约,而不是靠一纸合同

5. 把外部变化当作整合的催化剂

IT 领导者通常把供应商整合当成内部效率工程。然而,并购、新合规要求、客户需求变化等组织拐点,往往也带来缩减供应商名单的契机。

 Weisong (韦松)来说,业务日益复杂——办公室和员工数量激增、客户群体更加多元、运营软件需求暴增——就是最大的外部推手。不断增多的合规与客户要求,让公司必须采用 SOC2NIST 等安全框架。他说随着公司成熟,客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签 MSA 和任务单时,附带的合规清单越来越长

Weisong(韦松)主导上线了新的 ERP 系统,把软件目录从 120 款砍到约 105 款:视频会议平台由 个并为 个,云平台也集中到一家主供应商。

他只按实际所需席位采购;若供应商无法满足要求,他随时更换;评估标准始终围绕业务价值。这套方法主动、战略,且保持灵活,甚至延伸到与供应商的日常互动——拒绝被动推销。

Weisong(韦松)我要一份合同、一个联系人。除非我需要帮助或出问题,否则别来找我,否则就是让我们再卖点别的服务给您’”

6. 关注技术决策中的人性因素

在供应商整合的技术与财务考量之下,常被忽视却极其关键的力量是任何缩减供应商的项目,都必须直面员工对变化的抗拒,以及他们对某些工具和工作方式的情感依赖。

Klein(克莱因)提醒你必须意识到,人们对工作是有情感投入的,这是整个变革旅程的一部分

阻力可能来自工程师不愿放弃多云架构、团队对 AI 采纳的分歧,或是大家舍不得换掉日常使用的软件。变革管理与充分沟通,是技术转型成功的前提。

Weisong(韦松)我可以轻易拍板说这款软件更好,但真正每天要花几小时操作它的是员工

有时,他会用成本数据来唤醒那些不了解 IT 账本的人。我会告诉大家,我们是一家小公司,年底要发奖金,省下来的每一块钱都会直接变成利润。

Dovico(多维科)的经验是:缺乏透明就难以推进任何改进项目。CIO若回避艰难对话——尤其是与董事会的对话——就无法对现状做出诚实评估,而这是变革的第一步。

她说对董事会说我们做了评估,发现了这些问题,这种对话很难开口,尤其当你刚上任时

作者:Rosalyn Page(罗莎琳·佩奇)


Rosalyn Page(罗莎琳·佩奇)写科技文章的年头久到还记得当年大家唯一担心的只是“千年虫”。自那以后,互联网热潮变成了互联网泡沫,科技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安全”成了万事万物的核心。她对隐私、数据与安全尤为关注,报道范围涵盖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物联网、深度伪造、营销技术、云计算、企业级技术、消费级技术以及数字化转型。副业则是一本名为《Some Notes from a Broad》的文艺博客。当她不再与字节较劲、把它们变成文字时,Rosalyn 喜欢一些低科技含量的爱好:读书、遛她的惠比特犬 Sketch,以及在最爱的咖啡馆里多喝几杯咖啡。

译者:小知

睿观:

面对日益严重的技术蔓延、成本压力和影子IT问题,现代CIO(首席信息官)的供应商整合策略,其目标已不再是单纯地削减成本,而是要战略性地构建一个更可控、更高效、能力更强的技术基础。成功的CIO正采用一套多维度的组合拳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评估流程(结合内外视角、深入现场)来识别冗余;通过精简技术栈统一合同续签周期来降低复杂性与风险;将并购、合规等外部变化作为整合的催化剂;并高度重视变革管理,以应对员工对旧工具的情感依赖等人性因素。因此,卓越的供应商整合,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运营优化。它要求CIO不仅要成为“砍成本的专家”,更要成为“效率和运营专家”,通过强化治理、提升核心能力并关注人性因素,将IT部门从一个分散的采购者,转变为企业价值链中一个高度协同、赋能业务的战略伙伴。

金句:

最高级的供应商整合,不是做一道“减法题”(砍掉几个供应商),而是解一道“方程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