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科技领导:您是否在平衡人工智能转型与员工需求?
作者:CIO.com 来源:CIOCDO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点击数:

当新闻头条聚焦于人工智能导致的裁员时,一些领先企业却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他们利用这项开创性技术来增强员工队伍,而非取代员工。

图源:Rob Schultz / Shutterstock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将人们从乏味的工作苦差中解放出来,但也可能夺走创造性的任务。它每周能为员工节省数小时的工作时间,结果却是员工被分配了更多工作来填补这些时间,变得比以往更忙碌。它可以降低公司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从而削减收入,但较低的成本也可能增加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提高收入。

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应对这些矛盾是一项挑战。更糟糕的是,即便他们找到了解决之道,技术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变化,战略也会随之过时。

最近,AI智能体的出现有望让人工智能系统变得更强大、更自主、更灵活,甚至能够接管更多人类的工作任务。因此,人工智能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它所消除的工作岗位是否多于创造的岗位。仅在7月,微软就表示将裁员9000多人,英特尔裁员5000多人,IndeedGlassdoor裁员1300人,这些都被宣称是业务重心向人工智能转移的一部分。

根据Layoffs FYI的数据,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8万名科技员工被裁员。

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4月份对1900名企业和IT领导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早期采用人工智能的企业首要目标是节省成本,8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看到了效率的显著提升。今年早些时候,the World Economic Forum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30年,将有9200万个工作岗位因人工智能而消失。

因此,毫不奇怪,BCG6月份对1万多名领导者、经理和员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1%的员工认为他们的工作在未来10年内肯定或很可能会消失。在这种恐惧和担忧的氛围下,CIO(首席信息官)和其他企业领导者如何在组织中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智能体系统,同时又不会引发员工的反抗呢?他们是要营造一种恐惧文化,迫使员工要么适应人工智能,要么被解雇吗?

如今,科技高管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工智能不会抢走你的工作,但懂人工智能的人会。那么,在这场淘汰赛中幸存下来的员工,生活真的会得到改善吗?还是说,即便人工智能夺走了他们最享受的创造性工作内容,他们仍需更努力地工作,产出更多成果呢?

一、不让任何人掉队

Parsons是一家国防和关键基础设施工程公司,该公司已经在部署AI智能体,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一些智能体用于测试环境准备和评估求职者,还有一些用于提升普通员工的工作效率等等。此外,该公司还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产品和服务中。

该公司云计算和数据副总裁Jenn Bergstrom(珍·伯格斯特龙)表示,文化问题复杂且难以应对。但人工智能的主要关注点一直是增强员工能力,而非取代他们。

她说:通过实施人工智能,我们的员工数量增长可能会放缓,但不会减少。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Parsons公司正在投资开展技能提升和培训项目,围绕人工智能举办带有现金奖励的游戏化活动,并为获得相关认证的员工发放奖金。此外,当员工提升技能后,他们就有资格获得晋升和其他职业发展机会。她说,这一切都转化为了员工满意度的提升。

她补充道:我们的员工留存率比过去十多年都要好,部分原因是我们一直明显且明确地为员工提供技能提升的机会。六年前我还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如今我负责公司的云计算战略,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技能提升和培训机会。

她说,如果一个员工团队的效率提高了20%,那么他们就能多完成20%的工作,而不是裁掉五分之一的团队成员。为了确保有更多工作可做,人工智能也被用于拓展业务,从而创造更多收入,为员工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她说:你雇佣员工是有原因的。重视这一点,并帮助他们成长。

二、新闻背后的真相

表面上看,当有这么多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潜在影响的负面新闻时,企业谈论用人工智能提升员工和改善工作似乎有些天真。例如,福特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吉姆·法利)最近预测,人工智能将取代美国一半的白领工作。此外,Fiverr首席执行官Micha Kaufman(米夏·考夫曼)给团队发了一份备忘录,他在其中写道:人工智能要来抢你的工作了。见鬼,它也要来抢我的工作了。这是一个警钟。不管你是程序员、设计师、产品经理、数据科学家、律师、客服代表、销售人员还是财务人员,人工智能都在向你袭来。

谷歌、微软、亚马逊和Salesforce等几家科技公司也一直在谈论他们的工作有多少已经由人工智能完成。当然,科技高管们可能只是在吹嘘他们所销售的技术。但并非所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裁员都真的是由人工智能导致的。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Tepper School of Business(卡内基梅隆大学泰珀商学院)教授Emily DeJeu(艾米丽·德朱)表示:“你不能轻信公司的一面之词。也许这是由于疫情之后领导招聘了太多员工。或者也许业务不景气了,但领导不想承认这一点。”只看新闻头条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裁员往往是大规模进行的,而招聘却是一次一个人,坏消息总是更容易引起关注。

例如,世界经济论坛的那份报告还预测,到2030年,将创造1.7亿个新工作岗位。工作岗位会流失很容易理解,但要想象那些尚未创造出来的工作岗位变为现实就比较困难了。但它们确实会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农民。机器夺走了90%以上的这类工作岗位——这一影响比任何关于人工智能导致岗位流失的预测都要大得多。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这些新工作岗位的出现呢?其实已经在发生了。还记得今年年初以来流失的那8万个科技工作岗位吗?根据CompTIA的数据,仅6月份就创造了9万个新的科技工作岗位,科技行业的失业率降至2.8%

Linux基金会对500多名招聘经理、招聘人员和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因人工智能而扩大员工队伍的组织数量几乎是裁员组织数量的三倍,而且在所有规模的组织、各个行业领域以及不同地理区域都看到了积极影响。具体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岗位,5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招聘人员,而只有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裁员。

三、组织结构已过时

Thomson Reuters汤森路透首席人力官Mary Alice Vuicic(玛丽·爱丽丝·武西奇)表示,人工智能,尤其是智能体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工作的性质,以及公司未来的组织方式。她说:随着智能体人工智能崭露头角,许多公司都推翻了他们的人工智能计划。因为人工智能已经从单纯的助手角色转变为一个协同工作以完成分配任务的团队。

这有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强能力、拓展业务和实现增长的机遇。她说:我们的战略兼顾了这两方面。由于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另一种技术工具,而是对人们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型,汤森路透的人工智能转型战略由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部门共同领导。

她说:“这涉及到转型管理、员工技能提升和技术等多个方面,这是释放生产力和实现能力增强的关键。

该公司已经部署了人工智能来改善决策制定,为销售人员提供更深入的见解,编写更快、质量更高的代码,并通过由智能体框架驱动的聊天机器人更快地解决客户咨询问题。停滞不前不是一个选项。

她说:“我们客户的工作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我们的产品路线图和投资战略也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在内部,我们都需要采用人工智能,并重新思考我们的运营方式。我们以人工智能为先,由人类引领。我们希望到今年年底,每个人都能经常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汤森路透还部署了其Open Arena平台,该平台可让用户访问35多种领先的大语言模型。员工可以进行各种尝试,从总结文档到构建自定义工作流程。它还支持智能体功能,例如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与更广泛的工具生态系统连接起来。该公司表示,目前这个平台每月有超过1.9万名用户。

Vuicic(武西奇)说:“顶尖人才需要知道,他们的公司在投资让他们跟上时代并提升他们的技能。”

四、人人都是创造者

生成式人工智能让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作家、作曲家、平面设计师、电影导演或软件开发人员。对于那些曾经垄断这些技能的人来说,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但现在每个人都有了发挥创造力的机会。这也是企业重新思考在新领域中谁能获得创造机会的契机。

支出管理公司Payhawk的首席执行官Hristo Borisov(赫里斯托·鲍里索夫)亲眼目睹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工作分配方式。例如,该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如今全权负责Payhawk新的绩效管理系统。在一个业务部门主管(而非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公司开发人员通过vibe-coded氛围编码沉浸式编程打造了这个系统,人事和技术总成本约4000美元,取代了每年花费7万美元的商业系统。

Borisov(鲍里索夫)表示:如果人力资源副总裁有了关于新功能或新能力的想法,一天内就能将其变为现实。她仍然会把想法告知工程师,但工程师不用编写代码,他们只负责让人工智能生成代码,仅此而已。

之所以仍然需要工程师,是因为应用程序开发需要对所有不同的功能、视图、角色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有分析性的理解。Borisov(鲍里索夫)说:她不需要了解这些。而且如果人工智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使用它的人需要有足够的技能来纠正,或者更详细地说明需求。不过他补充道,两三年后,她可能就能直接告诉人工智能自己想要什么了。

其他一些应用程序已经由非技术员工构建,但并非关键业务应用。任何重要的工作都需要专家关注。例如,如果一个vibe-coded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内部系统的API,那么IT部门就需要介入,提供API密钥,并进行安全审查和代码保障。

他说:“这不仅仅是编写代码的问题。还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测试、部署,确保安全性,并提供相关文档。”

但编码变得越容易,并不意味着开发者的工作就会减少。正如Payhawk替换绩效管理系统所表明的那样,当编码变得更简单、成本更低时,更多编码项目可以在公司内部完成,并根据公司需求进行定制。

KPMG(毕马威)劳动力创新主管Edwige Sacco(埃德维热·萨科)表示,企业对人工智能抱有积极的愿景非常重要。她说,人工智能可以提高企业运营速度,让客户体验更精彩,并更加注重提高产出而非降低成本的生产力提升。

她说:“没错,当前的一些岗位会被淘汰。但岗位被淘汰并不意味着员工就要离开。我们的职责是想办法提升员工技能,帮助他们转型,以适应新岗位,或者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胜任的新岗位。”

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可以让工作更健康。Sacco(萨科)说:人工智能是重塑人们工作体验、重燃工作热情的关键。它还有助于培养创造力和自主性,同时让员工有团队归属感。

作者Maria Korolov(玛丽亚·科洛洛夫)

Maria Korolov(玛丽亚·科洛洛夫)是一位报道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的获奖科技记者。她还写科幻小说,编辑一本科幻和幻想杂志,并主持一个YouTube节目。

译者:宝蓝


睿观:

尽管新闻充斥着AI裁员的恐慌,但领先企业正采取不同策略,利用AI赋能而非取代员工。他们通过投资技能培训,将AI视为提升效率、拓展业务和创造新机遇的协作工具。数据显示,AI创造的岗位多于其淘汰的岗位。其最终目标是重塑工作体验,激发员工创造力,实现人机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