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别再“骚扰”你的客户了!麦肯锡揭秘AI如何重塑客户体验
作者:麦肯锡&睿观 来源:CIOCDO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点击数:

收入提升8%,服务成本降低30%,顶级公司已在布局“下一个最佳体验”

嘿,朋友。

我先问你一个场景:你的营销团队,还在给一位刚刚因为账单问题投诉了3次的客户,热情地发送“升级套餐”的促销邮件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公司可能正在无意中把客户推向竞争对手。这背后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痛点:企业内部的营销、销售、客服等部门各自为战,导致客户体验支离破碎。

今天,我将为你深度解读麦肯锡最新发布的战略报告 《下一个最佳体验:AI如何赋能每一次客户互动》。这份报告指出,领先企业正在利用AI和生成式AI,从根本上改变与客户互动的方式。

读完本文,你将收获:

  • 💡 理解到底什么是“下一个最佳体验”(Next Best Experience)。

  • 📈 掌握构建NBX模式的三大核心支柱。

  • 🤖 洞察驱动NBX的四大关键技术组件。

  • 🎯 获得3条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的战略启示。


👇 让我们开始吧。

一、告别“狂轰滥炸”,什么是“下一个最佳体验” (NBX)?

长期以来,许多公司的客户互动模式可以总结为“推送”或“广播”——本质上是在用海量的优惠和促销信息“轰炸”客户。 

而 “下一个最佳体验”(Next Best Experience, NBX),则是一种根本性的思维转变。它是一个由AI驱动的客户体验能力,核心是回答一个问题:“在当下这一刻,这位客户最需要什么?”

它不再是单向的“推送”,而是主动、精准地在最合适的时机、通过最合适的渠道,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互动,无论是解决一个潜在问题,还是提供一个他真正感兴趣的建议。

这不仅仅是理论。麦肯锡对已经大规模实践NBX的企业分析发现,其成果惊人:

客户满意度提升 15% - 20%

收入增加 5% - 8%

服务成本降低 20% - 30%

报告中的一张图清晰地揭示了传统模式与NBX模式的天壤之别:

图表解读:报告中的这张图(原报告第3页)以一位客户的旅程为例。在“传统模式”(Business as usual)下,客户遇到账单错误,反复投诉才得以解决,体验糟糕,客户终身价值(CLTV)一路下滑。而在“AI驱动的体验”下,系统主动识别并解决了账单问题,甚至发送了一张咖啡券作为补偿,客户的满意度和价值持续走高,最终还愉快地接受了产品升级推荐。 

二、🚀 下一个最佳体验(NBX)的三大核心支柱:不止于个性化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理想状态?报告提炼了NBX模式的三个核心支柱。

支柱一:价值驱动,重塑体验 (Value-driven, Reshaping Experience)

NBX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提供有意义的体验来驱动价值。 这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想卖什么”,而是“客户需要什么帮助”。

  • 案例:一家全球支付处理商,为了减少高价值商户的流失,建立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能提前7天预测商户减少交易的可能性,并根据问题的类型(如交易纠纷、资金短缺)自动触发最合适的挽留或支持动作,最终预计每年将商户流失率降低了高达20%。


支柱二:智能排序,优化旅程 (Intelligent Sequencing, Optimizing the Journey)

这或许是NBX最反直觉、也最重要的一点。它强调互动的“顺序”远比“频率”重要。 

  • 案例:欧洲一家电信公司做了一个简单的改变:停止向任何有未解决客诉的客户发送营销信息。这个“先服务、后营销”的策略,效果立竿见影——其客户净推荐值(NPS)提升至与市场领导者同等水平,同时交叉销售率和客户流失率也得到了改善。 


支柱三:AI赋能,规模化个性 (AI-powered, Personalization at Scale)

当体验和顺序都正确了,AI就能帮助我们将个性化服务规模化,覆盖到每一位客户。 

  • 案例:一家美国大型航空公司利用AI来优化航班延误的补偿策略。过去,客服对所有客户的补偿标准都一样。 引入AI后,系统能区分一位在近期遭遇3次延误的常旅客和一位偶尔出行的休闲旅客,并给出差异化的补偿建议。 这一改变,使高价值风险客户的定位精度提升了210%,客户满意度飙升800%,流失倾向降低了59%。

报告中的另一张图(原报告第5页)形象地展示了AI决策引擎的核心地位:

图表解读:这个AI决策引擎就像一个“中央大脑” ,它整合了所有客户数据和预测性洞察,统一协调包括新客户获取、客户升级/挽留、促销活动、主动式服务在内的所有互动,确保了体验的一致性和最优化。 


三、🤖 揭秘NBX引擎:四大组件如何协同工作?

要让NBX从概念落地,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引擎。报告将其拆解为四大关键组件:

  1. 数据工程 (Data Engineering):这是基石。它负责打破内部数据孤岛,将来自CRM、账单、APP、呼叫中心等所有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湖中,并进行清洗和标准化。 

  2. 高级分析 (Advanced Analytics):这是大脑。在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三类核心模型:倾向性模型(预测客户是否会流失或升级)、渠道模型(预测哪种沟通渠道最有效)和价值模型(计算客户的终身价值)。 

  3.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这是声音。利用大语言模型(LLM)为每位客户动态生成高度个性化的沟通内容,甚至可以根据客户偏好调整语气和风格。 

  4. 营销活动交付平台 (Campaign Delivery Platform):这是手脚。负责将AI大脑生成的内容,通过最合适的渠道(如邮件、短信、App推送、人工客服)精准地送达给客户。 

报告第6页的流程图完美地展示了这四者的协作关系:

图表解读:从左到右,整个流程一目了然。数据被整合处理,分析模型做出决策,生成式AI创作个性化信息,最后通过交付平台触达客户,形成一个高效的闭环。 

四、🎯 这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名常年服务中国领先企业的睿信咨询顾问,我认为这份报告对当下的中国市场有着尤为深刻的启示。

1.从“流量思维”到“客户终身价值思维”的转变

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和流量红利后,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企业必须将战略重心从“如何获取更多新客户”,转移到“如何最大化每一个已有客户的终身价值(CLTV)”。NBX正是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核心武器。

2.打破数据孤岛是“一号工程”

中国企业普遍存在部门墙和数据竖井问题。想要落地NBX,第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就是实现核心客户数据的整合与打通。 这需要CEO级别的决心和推动,绝不仅仅是IT部门的任务。

3.组织变革是技术成功的关键

报告特别提到了一个关键点:即使是最精准的模型,如果一线团队不信任、不使用,也毫无价值。 麦肯锡在内部推行AI助手Lilli时,超过50%的精力都投入在变革管理、培训和赋能上。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重新设计跨部门协作的流程,统一客户接触策略,并调整KPI,让营销、销售和服务团队为“提升客户终身价值”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 

五、总结


AI驱动的“下一个最佳体验”不仅仅是营销自动化的升级版,它代表了客户关系管理范式的根本性变革。

它要求我们从过去“企业想说什么”的广播式思维,彻底转变为“客户需要什么”的服务式思维。

在客户期望越来越高的今天,这不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必选项”。

那么,你的企业准备好从“下一个最佳营销”,升级到“下一个最佳体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