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你的CIO还在“管机房”吗?顶级玩家已在“组牌局”
作者:CI0.com&睿观 来源:CIOCDO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点击数:

睿观:从系统运维到生态编排,CIO的权力新范式

各位CEO和业务领袖,我想问一个问题:当你想到公司的CIO(首席信息官)时,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是什么?是“稳定”、“安全”,还是“成本中心”?

制造企业的CIO正被四面夹击:CEO想要新的收入,CMO在为客户流失焦头烂额,CFO则要求提升效率。这位CIO意识到,仅仅“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传统使命,已然让他寸步难行。

最终让CIO破局的,不是采购了某一个牛的系统,而是他成功地“组了一个局”——将云厂商、数据专家、系统集成商等外部伙伴与内部团队拧成一股绳,协同作战,最终解锁了数百万元的新业务。

这,就是“生态编排者”(Ecosystem Orchestrator)。这代表了CIO角色的终极进化。

今天,我将为你深度解读这一权力新范式。读完本文,你将收获:

  • 💡 思维重塑:为什么“编排”而非“运维”,是AI时代CIO的核心价值。

  • 🃏 五步牌经:顶级CIO如何通过“组牌局”创造商业价值的实战手册。

  • 🚀 四个范例:从真实案例看“编排者”如何点石成金。


👇 让我们一起揭开CIO的未来面纱。

1. 👑 为什么“编排”是CIO的权力新核心?


过去,CIO像一个严谨的图书管理员,核心职责是确保每一本书(系统)都安放在正确的位置,不出差错。而今天,一个卓越的CIO,更像一位电影导演

他的工作不再是管理道具,而是要将顶级的演员(云厂商)、编剧(数据专家)、摄影(系统集成商)等各方资源(合作伙伴)整合起来,围绕一个共同的剧本(商业目标),拍出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商业成果)。

这种转变,是由三大不可逆转的力量推动的:

  1. 方案的极度复杂性:今天的解决方案,早已不是单一软件,而是云、AI、数据平台和第三方服务的复杂组合体。

  2. 价值实现的紧迫性:客户要的是“拎包入住”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堆需要自己漫长组装的“零件”。

  3. 商业模式的经济性:与伙伴共同创造、共同推向市场(Go-to-Market),能以远超单打独斗的速度抢占市场。

睿观:在AI时代,那些善于编排这些复杂流程的技术领袖,正在创造出不成比例的巨大价值。


2. 🃏 “编排者”的五步“组局”心法


那么,如何从一个“系统管理者”蜕变为一个“生态编排者”?基于前期开展的研究和提供咨询的项目,我们提炼出这套可复制的五步心法。

🎯 第一步:结果导向,反推生态 (Map the outcome first)

不要先问“我有什么技术”,而要先问“业务需要达成什么结果?” 是要降低流失率,还是开拓新收入?明确商业指标后,再反向推导出需要哪些能力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实现。

🔌 第二步:平台解耦,即插即用 (Design a composable platform)

将你的技术平台想象成一个“乐高”底座。通过开放API、标准化数据治理,让合作伙伴的技术模块能像乐高积木一样,轻松、快速地“插”上来协同工作。

💰 第三步:价值共创,利益捆绑 (Create joint value & pricing)

抛弃简单的“供应商采购、成本叠加”模式。与合作伙伴设计结果导向的定价模式,比如按效果付费、收入分成或消耗量计价。这能确保大家的利益高度一致,力出一孔。

🤝 第四步:交付协同,统一体验 (Operationalize co-delivery)

客户体验是统一的,后端的交付也必须是。建立跨公司的共享服务台、协同工作手册(Runbook),并指定一个主集成商角色,确保在项目启动和运行中,客户面对的是一个“声音”,一个团队。

🚀 第五步:市场联动,共同增长 (Embed GTM muscle)

编排的终点是商业成功。CIO需要主动与CRO(首席增长官)或销售团队合作,设计联合销售策略,制作共享的营销材料,共同拜访客户,让市场力量加倍。

3. 🚀 案例:看顶级CIO如何“点石成金”


这套心法并非纸上谈兵。以下是几个真实案例,看看顶级的CIO是如何实践的。

  • 案例一:将内部数据变为新收入

    一家技术公司拥有海量的产品遥测数据。CIO没有让这些数据沉睡在数据湖里,而是主动牵头,联合IT、法务、产品和外部合作伙伴,将其打包成一个“数据洞察”订阅产品。12个月内,这个项目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持续的收入流。

  • 案例二:靠伙伴协同降低客户流失

    一位CIO面临营销活动混乱导致的客户流失率攀升。他没有押宝单一工具,而是“组局”——将一家营销自动化厂商、一家云数据平台和一家专业集成商拉到一起,围绕“统一客户视图”这一核心目标协同。结果,客户流失率显著下降。

  • 案例三:用“方案包”加速财务自动化

    一家中端市场硬件公司的月末结算是场噩梦。CIO没有搞大型项目,而是联合一家RPA厂商、一家AI文档处理公司和一家流程咨询公司,组成“突击队”,在几周内就交付了一个自动化试点,彻底改变了财务团队的工作模式。

总结与启示

从“系统运维”到“生态编排”,这对CIO而言,是一次涅槃重生式的自我蜕变【 uncomfortable but powerful(令人不适但极其强大)的角色跃迁】。

成功之路并非坦途,陷阱真实存在:技术锁定、伙伴各自为战、治理不力……成功的CIO们通过坚持开放接口、建立共享的经济模型和设立强有力的治理办公室来规避这些风险。

在数字化和AI时代,企业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衡量CIO成功的标准,不再是系统的在线时间(Uptime),而是他们为公司编排出多少真实的商业成果。

最后,留给所有中国企业家一个思考题:

你的CIO,是你这座“无界之城”的被动看门人,还是主动的设计师和总指挥?


原译文:The CIO as orchestrator: From running systems to building ecosystems

《CIO作为编排者:从运行系统到构建生态系统》

当今最智慧的CIO们不仅仅是运行系统——他们编排合作伙伴,以解锁增长、创新和真实的商业成果。

图片来源:Thinkstock

不久前,我与一位技术客户的首席信息官(CIO)同处一间会议室,他正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首席执行官(CEO)想要新的收入来源,首席营销官(CMO)在与客户流失作斗争,而首席财务官(CFO)则要求提升效率。CIO的传统角色——维持系统运行——已然不足。最终带来改变的,并非某个单一产品或平台,而是这位CIO如何将云服务伙伴、数据专家和系统集成商凝聚成一股协同的力量,从而解锁了数百万的新业务。

这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编排者的真实写照。这无关乎购买更多工具或增加人手,而是关乎利用你作为CIO的职位,围绕那些能够实际驱动收入增长的成果,去协调合作伙伴、商业领袖和交付团队。

一、为什么“编排”在当下至关重要

企业期望他们的技术领袖——CIO、CTO、CDIO——能将技术的承诺转化为真正的价值。这意味着要超越一个支持性职能的角色,转而塑造公司创造价值的方式。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将自己深度融入业务战略,为最终成果承担责任,并让合作伙伴与你的内部团队一同为结果负责。

三股力量使得编排变得势在必行。首先,产品的复杂性:现代解决方案日益融合了云基础设施、AI模型、数据平台和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其次,价值实现时间:购买者需要的是即用型解决方案,而不是通过漫长的采购周期拼凑起来的单点产品。第三,经济性: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并共享市场进入策略 GTM)能让公司以远超单一供应商的速度扩展其可触达的市场。麦肯锡已经强调,在AI时代,能够编排这些流程的技术领导者将创造出不成比例的巨大价值

根据我的经验,那些能够蓬勃发展的CIO,是那些不再将供应商仅仅视为“供应商”,而是开始将他们视为“共同创新者”的人。

二、编排:CIO的新行动手册

当今的企业极少孤立地进行创新,这反过来影响了每一个C级高管的角色。即便是CIO的角色也在转变,公司期望他们能带来增长和价值,而不仅仅是技术。这要求他们成为“编排者”——那些懂得如何将内部人才与外部生态系统融合成一个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整体的领导者。

基于我所领导或提供咨询的项目,这份“编排行动手册”有五个可重复的步骤:

  1. 先描绘成果,再规划生态:从客户期望的业务指标(新收入、流失率降低、上市时间)出发,然后识别出必须组合哪些合作伙伴的能力才能实现它。

  2. 设计一个可组合的平台:开放API、标准化数据治理并创建部署模板,以便合作伙伴能够快速“即插即用”。

  3. 创建联合价值主张和定价:超越简单的“标价叠加”模式:定义可衡量的成果服务水平协议(SLA)、收入分成或按使用量付费的定价,使协作变得易于购买。

  4. 将协同交付运营化:在合作伙伴间统一交付模式——共享的服务台、操作手册(runbooks)和一个主集成商的角色,可以减少项目启动时的摩擦。

  5. 植入市场进入(GTM)的动能:与首席营收官(CRO)或销售团队合作,开展联合销售活动,创建共享的营销材料,并运行联合高管赞助计划,以更快地打开机遇之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那些拥抱这种思维方式的CIO不仅实现了系统现代化,他们改变了自己公司的发展轨迹。他们创造了新的收入流,改善了客户体验,并加速了产品发布。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正是因为他们勇敢地踏入了那个令人不适但极其强大的角色——编排者。

为什么要投资于编排?回报是实实在在的:新的收入渠道、更快的产品发布、更低的客户流失率以及更低的总实施成本。行业研究发现,那些精通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公司能捕获超额的增长——这一事实在咨询研究中得到呼应,并反映在供应商合作伙伴计划的成果中。

三、来自一线的经验教训

以下是一些匿名的客户简例——在这些真实的项目中,CIO们将编排从一个想法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 将产品数据转化为新收入

    一家技术平台公司在其数据湖中收集了大量的产品遥测数据。CIO领导了一项跨职能的努力——联合了IT、法务、产品、分析及服务合作伙伴——将这些遥测数据打包成一个洞察产品。该产品还将提供更深入的客户洞察,并使公司能够向自己的客户群进行向上销售,这是一个完全双赢的局面。这项工作需要API标准化、隐私保护机制和分层定价模型。在12个月内,该计划产生了一个新的订阅收入流,并打开了仅靠产品团队无法进入的市场。这展示了围绕数据货币化作为增长杠杆来构建商业案例的独创性。

  • 通过合作伙伴驱动的营销技术现代化减少客户流失

    一位客户的CIO因营销活动在各区域间支离破碎而面临日益增长的客户流失。这位CIO没有押宝于单一工具,而是汇集了一家营销自动化供应商、一家云数据平台提供商和一家专业的系统集成商。通过围绕一个统一的客户图谱来编排这些参与者,客户流失率得到了显著下降,业务部门也重拾了对其增长引擎的信心。

  • 通过合作伙伴捆绑包加速财务自动化

    在一家中端市场的硬件公司,月末结算流程是一场噩梦。CIO支持了一项小型、快速的实验,汇集了一支由服务和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组成的“突击队”:一家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供应商、一家AI文档处理公司和一家流程再造咨询公司。CIO与财务主管一同作为编排者,推动这个小组在数周内交付了一个可行的试点。其成果是颠覆性的,使得财务团队能够更快地完成结账,将人力重新分配去支持增长项目,而不是在月底忙于“救火”。

  • 通过全球产品/平台工程缩短上市时间

    一家全球软件公司正竞相在一个新垂直领域推出产品,但在客户实施过程中,其集成工作的扩展速度跟不上。CIO达成了一个三方合作关系:一个提供工程规模的全球交付伙伴,一个提供平台信用额度的云服务商,以及一个拥有领域专长的系统集成商。在CIO主导编排下,该产品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上市——并且一个联合的市场进入(GTM)计划已经同步启动。

四、是什么让编排成功

生态系统编排并非易事,其中的陷阱是真实存在的。CIO们常常发现自己被技术锁定所束缚,限制了灵活性;或者与那些更专注于保护自身利润而非驱动共同成果的伙伴合作。此外,还存在治理薄弱的风险,缺乏明确的责任归属会导致问题不受控制地传递给客户,从而使编排的努力迅速瓦解。

成功的CIO们通过以下方式应对这些挑战:坚持采用能保持选项灵活性的开放接口,建立能协调激励机制的共享经济模型,并设立一个规模虽小但被充分授权的治理办公室,负责有纪律地管理风险、时间表和客户问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CIO们再也不能仅凭系统正常运行时间或稳定性来衡量成功。那些能够蓬勃发展的人,是那些能够编排由合作伙伴、商业领袖和交付团队组成的生态系统,将技术转化为切实商业成果的人。通过将编排能力构建为一项核心能力,CIO们不仅加速了创新——他们还创造了新市场、新收入和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时代,CIO的真正力量不在于运行系统,而在于编排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