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福建信息主管(CIO)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会员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资讯 >>
中国企业CIO的“攀岩史”
作者:佚名 来源:163tech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01日 点击数:

从“修电脑的技术人员”到“导入系统的建设者”再到“企业资源的整合者”,中国企业信息主管经历着一场艰辛的“攀岩运动”。

  一、修电脑的技术人员

  电脑普遍地走进中国企业,还是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开始算起。于是,最初的一批专门在企业中维修电脑的技术人员在中国企业里出现了。在企业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救火式地在车间与办公室之间来回奔跑维修设备、更换硬件、升级系统。而在其他职员的眼中,他们往往被认为是自己工作的附属,自然不会想到如何通过他们的工作来改进自己的业务,辅助管理。他们此时没有地位,不属于任何部门,他们被看成是一个“闲人”。

  二、导入系统的建设者

  导致最初的这些技术人员在企业中地位上升的一个直接因素就是类似企业财务软件等一批企业管理系统在中国企业的大范围出现。电脑硬件的数量在迅速扩大,内部网络的出现,尤其是财务软件的使用,让中国企业重新认识企业里的信息部门。重新定位这些技术人员。此时,他们在企业里扮演的其实是“导入系统的建设者”。即如何才能把类似财务软件在自己的企业里用起来,并且用好它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工作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主要维修电脑变成主要帮助企业中使用某些企业管理软件的人员选购系统,并进行安装、调试,尤其是后期的维护等工作。此时的中国企业组织结构图中往往就可以看到多出了一个部门——“电脑部”(或者其它各种不同的称呼)。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企业里的电脑部门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企业的业务领域。中国企业电脑部人员通过财务软件开始看到自己所在公司的业务经营状况。而企业对他们的素质要求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企业希望能够找到那些既懂IT技术,又懂自己企业业务特点和流程的综合型IT人才。此时的企业IT部门人员也看到了公司的这种需求趋势,开始自觉地接触企业里的各个业务部门。并且试探着从IT的角度去解释和影响企业的某些业务流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开始在这里萌芽。这是中国企业信息主管在企业中改变自己地位的重要转折点。他们开始从以前的繁忙的维修电脑的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工作更多地放在与企业其它各个业务部门的交流上面。在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的会议中也开始出现了他们的身影。

  三、企业资源的整合者

  企业级管理软件在中国企业内部受到吹捧是这一时期中国企业信息主管面临的一个IT大环境。ERPCRMSCM是其中的代表。而BPR(业务流程重组)更是深受中国企业高层管理的喜爱。此时的中国企业信息主管已经跳出了单个类似财务部门,开始从企业中多个部门出发去考虑企业的问题。而企业的高层领导也看到了他们的变化。所以开始慢慢地把企业中的更多的资源交给他们去整合。

  他们似乎有了许多的“特权”。此时的IT部门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中不但有了自己清晰的、不可替代的位置,并且还开始稳稳地排在许多的部门之上。当这些原来一直在自己部门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IT部门突然之间爬到了自己的头上,并且开始对自己的事情“指手画脚”之时,企业里的传统业务职能部门才猛然发觉到原来事情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这时候中国企业信息主管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头衔——“CIO”。如果说以ERP为代表的企业级管理软件的出现使得中国企业信息主管能够站在企业的整体角度去思考企业的发展问题,那么这无疑是赐给中国企业信息主管们证明自己在企业中理应具有的地位的最佳时机。CIO在中国一度成为IT界的时髦话题。

  在艰苦的攀岩道路上跋涉多年后,中国企业信息主管们终于开始尝到了“成功的果实”。不过,摆在中国企业信息主管面前的道路还很有挑战性。中国企业信息主管是否能够真正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去规划和影响企业,能否让企业看到他们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一点在中国企业中还是受到普遍的质疑。中国企业信息主管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真正深刻理解自己所在企业的业务特点,并找到合适的IT技术改造现有业务的有效途径,所有这些都是构成对中国企业信息主管们的极大挑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