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背景
福清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经济圈南翼。辖20镇1街465个村(居),市域总面积2430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几年来,福清充分发挥近台、多侨、山海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锻造农业和外向型经济坚强"两翼",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十强县(市)第三位,县域经济总量居"全国百强"第十四位。
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信息产业部党组和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思路,部署工作。由信息产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召开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对信息产业全面服务“三农”做出了具体部署,中国移动福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结合农信通平台建设推进福清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
(一)项目功能描述
1、项目的功能介绍
通过移动网络结合农信通平台实现福清各区域的网络覆盖,借助该平台以短信、WEB、WAP等方式,农民可以了解到农业科技知识、农贸市场供求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及与农村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法律、村务管理、劳务用工等综合信息服务,真正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解决农村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1)“农信通”WEB平台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强大的农业信息发布、栏目设置管理、用户互动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等功能。农民可通过登录网站了解、定制农信通栏目及查询定制情况。
按用户属性和操作权限,农信通分为业务管理系统和用户自服务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包括栏目、区域、用户、信息发布、互动等管理功能,同时可创建和分配下一级的管理员及权限。用户自服务系统则提供福建各地市农业资讯、农信通栏目的介绍等,用户登陆系统后可实现栏目的定制、退定,暂停或激活已经定制的栏目,并可发布信息及查看、修改已发布信息等。
通过登陆农信通WEB平台,农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全省各地情况,可以查看到涉及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新闻快讯、农业科技、价格行情、市场动态、供求信息、农业气象、劳务信息、农业百科等多方面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收集和了解,从而有效地指导和学习农业知识,降低经营风险。
(2)通过农信通短信服务平台,可实现向农民用户终端发送的功能,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低成本的手机订制多种农业信息,还可以发送短信查询农业产品供求信息、行情价格,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朋友。短信服务包括基础栏木服务和增值栏木服务两部分。内容包括政府公告、供求信息、市场价格行情、涉农新闻、突发疫情、灾害预警等,群发的对象覆盖全县各个乡镇的拥有手机的农民朋友。“农信通“短信服务平台结合各涉农部门专家资源,有效整合各涉农单位的信息资源,针对农情的变化适时帮助农民们分析和指导,及时服务农村用户,传递信息迅速,覆盖范围广,内容更新快捷,为农民们搭建了一个涉农部门与农民点对点的沟通平台。
(3)农村信息机主要满足农村政务管理、信息采集与发布等需求,可实现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短信分组全法、应急广播等功能;目标客户群村委会、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员、涉农企业、种养运销大户等。农村信息机分为两种型号。一种是村务信息机,具备通话、短信群发、职能广播等功能,重点满足农村村务办公需求;另一种型号为信源信息机,具备通话、信息手写输入、信息一键发送至农信通平台的功能,重点解决信源提供方的信息接入手段的问题。普通终端(支持基于OTA的STK卡),通过将程序及菜单预设到STK卡中,利用OTA下载技术,方便用户获得自己需要的业务菜单,使用简单方便,易于农村信息化规模推广,实现业务的低成本快速发展。
2、项目实现流程图
(1) WEB、WAP、短信等信息传递流程
(2)农信通WEB网站
(3) 乡镇农村服务站电脑
(4)乡镇培训基地
(二)项目应用情况
1、项目应用情况
随着农村市场渠道网络覆盖的全面铺开,通过丰富的多实体店面和销售驻点的服务营销网点,使农民们可以更多的接触到信息产品,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对农情、天气预报等关系农业生产的信息需求,借助高质量、广覆盖的移动通信系统、权威的信源发送资讯,为农民提供台风预警、农情提醒等,让广大农村用户能够掌握各项生产、生活、经营等信息,推动信息的普及,有效地指导、控制不确定因素给农民朋友们带来的不良影响,推进了农村信息的传递,让农民能实时掌控社会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目前福清各行政村已配置相应的农信通平台操作权限,并结合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了近29个农信通增值栏目,充分利用该农信通平台实现各项信息的共享及传递,有效提高生产效益。中国移动福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还整合各单位的信源优势,针对农村用户所关注的市场行情等情况,整合福州供销社、福州果品批发市场、福清养鳗协会、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员会、林业局、贸易发展局、供销社、气象局、水利局、海洋渔业局等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扩充农信通平台信息资源,为广大农村用户提供生产经营等信息,有效带动农村信息化水平,指导农村生产经营。并建立农信通网站,发布相关供求信息等,为用户拓展市场渠道,每月都有近千条的供求信息发布在该平台上,为用户提供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2、项目应用效果
结合福清农村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移动通信基础覆盖网,整合涉农部门资源建立农村信息数据库和专家数据库并完善农信通平台,保证农村信息化运行过程中信息的流畅,实现农业信息需求的及时解决和反馈。
通过农信通平台进行相关农情的发布,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发布,有效提高相关信息通知的上传下达,为各级单位、企业、养殖户等信息的传递提供快速通道,并有效到达终端用户手机,缩短信息传递流程,提高各级单位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移动网络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有效缩短信息传递时间,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指导生产生活等,让用户充分感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性。
目前福清各村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种植及养殖大户,作为生产原料的提供商,他们最需要掌握的就是市场即时动态,以便他们在提供生产原料的同时不会因为不了解市场而被遭受损失,最大程度的提高他们劳动成果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农村这个消息最为闭塞的地方想要知道最新的市场消息,难度可想而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获知市场消息,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这些消息的传达要么不是他们所想要的,要么就已经过时;通过网络来获知市场消息,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电脑硬件价格的昂贵,以及计算机对于操作者的要求,使得大部分农民望而兴叹。手机则可以免去农民这方面的后顾之忧。手机作为目前中国相当普及的一种媒介,基本大部分农民都拥有一部,可以方便地帮助农民通过手机来获得最新市场咨询,从而达到了解市场,对自己产品进行合理的安排出售。避免了在瓜果丰收的季节因为不了解市场动态而盲目进行销售,极大地降低了经营风险。
目前福清各行政村已配置相应的农信通平台操作权限,建立了近29个农信通增值栏目,农民们可以收到福州供销社、福州果品批发市场、福清养鳗协会、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员会、林业局、贸易发展局、供销社、气象局、水利局、海洋渔业局等多方面的信息情报,有效带动农村信息化水平,指导农村生产经营。而福清农信通网站的建立,相关供求信息的及时公布等,为用户拓展市场渠道,每月都有近千条的供求信息发布在该平台上,为用户提供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信息化改变了龙田镇村民的生活。他们通过村农信通平台来发布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村务管理;通过手机短信来了解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丰富文化生活。而更多的海外乡亲,通过网络,了解家乡的变化,支持家乡的建设。信息化让村民获得了与城市同步的信息生活。龙田镇农民依靠信息致富的例子已不新鲜。更重要的是,农民也开始习惯利用信息手段去主动获取市场信息,感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以上介绍的农信通产品完全符合福清当地农民需求,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是个地地道道的以人为本的产品。其后台的强大实力,也为福清农民排除了后顾之忧,在获得了如此及时的信息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指日可待了。
总结如下四个方面应用效果:
1) 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2) 提高信息在农村市场的覆盖面;
3) 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
4) 为农村用户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空间;
三、项目评价
1、项目的社会效益
项目开展至今已有近30万用户使用农信通产品,其中福清用户达到近20万用户,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累计95.5万户农民使用了农村信息化产品。保障了农村信息化网络覆盖,提高农村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让农村用户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各项生产信息,辅导生产工作的开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农信通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地传递,做到了生产信息化,市场最大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项目的经济效益
通过农信通平台实现供求信息的及时发布,以及了解各项生产经营等方面信息,有效提高农村用户的信息水平,指导其生产经营活动,为农村用户提供致富信息,在生产方面,为其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经济收入方面,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及生产风险
在农民了解了生产信息后,就很明白该增产什么,减产什么,这样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为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 农民可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使得劳动成果利润最大化
农民在了解了市场动态后就可以知道什么时候是哪项农产品的利润最大的时候,这样就避免了价太底不甘心卖,价高了又想等到再高一点卖的尴尬。也可以使他们的生产、营销更加果断,因而带来最大的利润。
3) 有利于农民在生产同时发展其他副业,增加其他收入来源
当农民在自己所处行业的经验及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想往其他方向发展,农信通也一样可以给预支持。
4) 在农民获得个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个人的收入提高了,当地的经济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发展,这样可以提高地方的知名度,进而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商机。
5) 为以后的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在以后的农村经济建设中,可以借鉴农信通带来积极发展的经验,也可以吸取其中失败的教训。
6) 为加快海西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党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地方领导的正确的领导下,农信通将会为海西农村发经济的快速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附件:东营村农村信息化建设概况
东营村位于福清市东南部,与东壁岛一海之隔。全村包括4个自然村(后园、南柄、溪乾、北游),共有6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2923户,总人口为12668人。在改革开放好政策的指引下,东营村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06年村民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村民的总体生活已达温饱有余,离实现农村小康生活已将不远了。东营村经济发展靠的是多种经济经营。村民除外出经商、搞工程、办企业、搞房地产、出国务工外,为主的是海水养殖和家蓄养殖。现在在福建、广东、广西、山东等地出现了许多来自东营村的花蛤、海蛏、海蛎、紫菜等海产品种殖专业户,同时还有许多养鸡、养鸭、养猪、养羊等家畜养殖专业户。丰富多样的经济经营模式,促进了东营村经济发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公司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和“政府主导,财政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做好东营村的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村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6年至今在农村信息化示范村的创建活动中,福清移动公司共向我村赠送电脑、农村信息机各一部,并提供宽带网络接入。
以前,东营村的基层干部与村民的信息交流还存在上情不能很好下达和下情不能很好上达的问题。不少村民报怨对中央政策尤其是减负政策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其原因就在于农民没有完善的信息接收渠道。在这方面,东营村通过农村信息机的电子黑板、信息机广播以及短信群发等功能,也尝试做了一些推广,例如我们将国家涉及到农民政策的信息通过农村信息机发送给村里的群众手机上,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农业政策等,防止了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此外,我们还安排村委信息员每周五从农信通网站发布、下载农业农村方面信息(10条/周),通过农村信息机以短信的形式群发给农户。截止目前大约收集农户资料(手机号码、行业)2000多户,农户资料还在不断完善中。目前我们村大概有5000多人开通农信通业务,500多人申请注册农信通高级会员。通过农信通平台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花蛤、海蛏等价格信息、供求信息,促进了农民增收。2007年,通过该平台使东营村人均月收入增加200元。
在村务公开建设方面,通过农信通、农村信息机等信息化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村里的事情,实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得到了群众好评。福清东营村在本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农信通”信息第一时间了解选举情况,引起极大反响,有效的推动了村民参与选举的热情。
2007年,福清农村信息化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在我村建立信息化服务点,我们村委安排专人宣传、推广农业科技和农业信息服务,收集、整理、推广区域性农业科技信息应用经验、反馈各类信息需求等,截止目前,我服务点共服务村民1000多人/次,村通过农信通网上农贸平台平均每月定期更新20多条涉农供求信息。